33歲吉喆因癌症離世,肺癌應該如何預防?30歲後你應每年篩查

2019-12-07   張富全醫生

12月5日,中國籃球發生了一件讓很多球迷悲痛的事件——前北京男籃隊找吉喆因治療無效而去世,享年33年。奪走吉喆生命的正是有人類「頭號殺手」的肺癌。很多網友對些感到十分的惋惜,為什麼這麼年紀輕輕的就會患上如此絕症呢?

近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一直是呈持續上升真的的,其主原因還是因為煙民的低齡化,使得肺癌發病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吸煙仍是目前致使肺癌的主要原因

根據第七界中國肺癌南北高峰論壇上的肺癌預測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肺癌患者交突破80成人,死亡人數近70萬。



根據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連續10年居惡性腫瘤的榜首位置。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加肺癌患者約78.8萬,死亡人數約為63萬人,也就是每天約有1700人死於肺癌。

隨著我國吸煙人口數量逐的增加,吸煙被認為是我國肺癌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根據今年國家癌症中心在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我男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就是吸煙,其中有1/4的男性癌症死亡是因為吸煙。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吸煙有增加的趨勢,所以使得肺癌的發病也呈現出年輕化。據國家衛健委官網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一半以上的吸煙者在20歲以前就開始吸煙。

青少年吸煙,導致肺癌的危害性要在若干年後才能顯示出來。研究表明,發育時期青少年的肺癌組織對致癌物質更敏感,今後發生肺癌的危險性更大。

除了吸煙者自身以外,煙草的霧氣導致室內空氣污染對他人也造成了「二手煙」、「三手煙」的暴露,同樣也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肺癌發生與這些「氣體」有關

從公開資料來看,吉喆的生活習慣很好,平時也不抽煙,所以他患得肺癌讓身邊很多人都覺得很意外。

在眾多肺癌患者,不吸煙患者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除了吸煙,導致肺癌的因素還包括環境、情緒、基因等。

肺癌是被「氣」出來的疾病,人口老齡化加上「五氣」纏身,是導致肺癌高發和重要因素。

除了煙氣之外,空氣污染、廚房油煙污染、室內環境污染及心理污染,均是導致肺癌的原因。

廚房油煙污染被證實與女性肺癌的發生有明顯的關係,常在廚房做飯者比不常做飯者肺癌死亡率高出近一倍。常在廚房做飯者患肺癌的幾率高於不常在廚房做飯的吸煙者。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廚房油煙已成為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

另外,心理污染也非常值得大家關注。很多人的癌症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焦慮、沮喪、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

雖然精神因素並不能直接導致癌症的發生,但它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人體免疫力,以此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肺癌預防——30歲以上每年定期檢查

對於吉喆的不幸,給予我們的提示是對於預防肺癌的重要性。

對於肺癌的預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如控煙、控制大氣污染,控制有害職業暴露和廚房污染等,其中控煙所發揮的作用將特別重要。

有研究表明,肺癌如何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麼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

隨著篩查診斷的技術不斷的進步,大家對於健康的意識也在增強,更多的肺癌患者都能在早期被查出來。

很多人在檢查中發現了肺結節,就認為是肺癌,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在人體發現的肺結節中,大部分是良性。

當發現肺結節時,要進一步的去分析,以判斷其良、惡性。

需要提醒大家的:隨著現在環境的污染,包括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情緒等因素,建議3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應該定期做檢查。再退一步,40歲開始就要每年做檢查了。

目前在我國肺癌篩查推薦手段是低劑量螺旋CT。當通過檢查發現肺部有結節,那麼就要通過更一步的分析,以判斷結節的的性質。

臨床中經常有患者問,什麼時候肺小結節可能會轉變成癌症,這個問題醫生無法回答,有患者在查出肺小結節的8年後確診為肺癌。因此,要早發現肺癌,只能靠每年的篩查。如果疑似肺癌,隨訪時間不能只是一兩年,務必堅持每年隨訪。

從吉喆的事件中,我們得出:即使平時生活習慣好,不吸煙,但是肺癌也是有可能找到你身邊的。

30歲的年齡,對於人生才完成「前言」,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也是黃金時期,因為肺癌而逝去確實可惜。

生命不可能重來,有時身體的一些症狀不可忽視,希望大家重視檢查的重要性,願疾病離我們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