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改造

2022-08-24     UniDesignLab

原標題:「樹下」,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改造

「樹下」,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改造

北京大學協作式學習中心位於第二教學樓內,毗鄰食堂與數學科學學院,如何將原有樓梯底下和旁邊的邊角位空間改造成融合北大元素,讓學生都能有心理認同感的多元、交互、無界空間是本項目的重點。

北京大學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我們希望在項目的改造設計中體現「守正和創新」的北大精神,並使之成為北大的人文景觀新地標。這個空間是多元教育空間的試點,為自主式學習提供新場景。

項目區位 扉建築

第二教學樓首層平面圖 扉建築

第二教學樓三層平面圖 扉建築

北區學習中心位於第二教學樓的首層,選址於此主要是考慮到方便課間短時間的自修,同時靠近與社會外界聯繫最密切的東南門,在功能上可以作為一個交匯點,方便校內校外人士於此交流會面。但由於有個大樓梯的存在,導致原有空間低矮零碎,沒有人氣。

為了引導人流,我們設計了一個朝向主入口大門的折形吊頂裝置,並把原有低矮的樓梯底空間包了起來,木色材質也讓人有了親切感,將閒置空間變成了社交空間。大堂中間的柱子也被三面展板包了起來,成為了活動展演信息的傳播牆。

北區學習中心改造前平面 扉建築

北區學習中心改造後平面 扉建築

北區學習中心改造前 扉建築

北區學習中心改造後 扉建築

北區學習中心改造後 扉建築

南區學習中心位於第二教學樓三層的最南側,址於此主要是考慮到能匯聚三個方向的人流,且靠近校園主幹道,方便往來教學樓建築群和飯堂的學生人群抵達使用,但由於 從立面到天花都是玻璃幕牆,夏天陽光直射,又悶又曬。於是我們在三個方向人流的匯聚處圍繞其中一根柱子設計了一顆「大樹」,「樹下」可以成為學習交流的空間,同時樹頂飄蕩著的團團星雲又起到遮陽防曬的作用。

人流動線分析 扉建築

南區學習中心改造前平面 扉建築

南區學習中心改造後平面 扉建築

利用現場的柱子作為「樹」,設計「樹下」學習空間 扉建築

南區學習中心 扉建築

「樹」旁邊還有兩個別致的「樹屋」——「德先生」和「賽先生」,身處其中,黑色的主色調讓人沉靜,注意力集中;而半封閉的空間設計,既不會干擾他人,又不使人完全孤立。

「人們聚集在村口的大樹下,彼此交談,相互協作,旁邊還有兩間小房子。這就是樹下空間在自然界的映射,一種極強的歸屬感。」

—— 米笑(扉建築創始人)

「樹」旁的「賽先生」樹屋 扉建築

在「樹屋」中學習 扉建築

設計師在空間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功能需求。中央的自由式舞台採用流線型的設計,讓空間多了靈動感。台子不高,既可在平時隨意就坐,也可在有分享活動時用作舞台。同時為了儘可能呈現空間的多樣性和層次感,在每個區域都布置有螢幕可供討論分享。

流線型的中央舞台 扉建築

隨處可見的螢幕 扉建築

學習空間改造前有一處兩層通高的口袋空間,由於過於空曠而令人無法安定。這個空間旁邊正好是樓梯,於是我們決定拆除欄杆,把台階延伸至這個通高空間形成階梯式的多功能座席。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習空間的座位數,也讓空間尺度更加宜人。

黑紅相間的「梯田」與書櫃牆搭配,台階的錯落讓空間更加立體,為討論式的學習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有演講演出的時候,這些稍微遠離舞台的座席往往更受歡迎,它可以在參與與自修之間自由切換。

改造前的兩層通高空間 扉建築

改造後成為黑紅相間的「梯田」空間 扉建築

我們在改造的過程中利用PVC管設計了一件名為「智慧」的藝術裝置,既是遮陽的措施,又是晚上照明的燈具,還是一件原創藝術品。藝術與設計的融合,營造了美與無界的體驗。

原創藝術品:「智慧」燈 扉建築

藝術與設計的融合 扉建築

通過組織「北大紅」藝術工作坊,在工作坊中被師生們選出來的心中的「北大紅」被運用於設計當中。主題牆和書屋黑板的設計繪製也都由師生共同完成。「參與式設計」的方式讓師生們從一開始就參與項目形象的構建,傳達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體現了北大的自由精神與多元文化。

被師生選出來的「北大紅」運用於設計當中 扉建築

隨處可見的「北大紅」 扉建築

由師生共同繪製的黑板牆 扉建築

項目名稱:北京大學協作式學習中心

項目地點:北京大學

面積:423平方米

主創建築師:米笑

設計團隊:黃毅、卓錦萬

業主:北京大學

Project Name: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o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GFA:423 m²

Chief Architect:Michelle Yip

Project Team:Erin Huang、Zhuo Jinwan

Clients:Peking Universit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3bac4781294e79337b47d0da9cdd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