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類常見精油化學分子 | NAHA芳療師

2020-08-13     聖蒂美國際芳療學校

原標題:15類常見精油化學分子 | NAHA芳療師

神奇的植物精油由多種芳香化學分子組成,薰衣草一般超過100種,快樂鼠尾草超過250種,玫瑰則超過400種,這就好像一個個芳香的音符譜寫出的快樂樂章。

精油所含的成分至今為止被發現的約有三千種以上,從它的化學組成和作用來區分大致可以分為15種。下面賢集網小編為大家介紹15類常見精油化學分子。

根據精油化學「茹絲的蛋圖」

15類常見精油化學分子

單萜烯:

特色:油質清澈、黏度低、非極性分子、最常見的精油分子

代表分子:樟腦萜、單萜、蒎烯、香菜烯、檸檬烯、松油萜、水茴香萜

生理作用:幫助消化、調節黏液分泌、止痛抗風濕、強壯、祛痰、抗發炎、消毒、組織再生、清阻塞、激活腦下垂體—腎上腺機能、也可用於神經受到驚嚇等等

心理作用:強化一個人的精神結構與堅韌不拔的力量,激勵、給與力量、消弭焦慮,增進活力

代表精油:欖香脂、歐白芷根、柑橘類、針葉樹、松樹等

注意:部分具有光敏性

酯:

特色:不易溶於水,較穩定,帶有水果香氣

代表分子:乙酸沉香酯、水楊酸甲酯、乙酸龍腦酯、安息香酯、苯甲酸苯甲酯

生理作用:平衡交感及副交感神經、鎮定抗痙攣、抗病毒、抗粘液過多、強力消炎、助眠、修復疤痕等。

心理作用:鎮靜、放鬆、強化人的精神結構與堅韌不拔的力量,消除焦慮、增進活力。

代表精油:佛手柑、薰衣草、快樂鼠尾草、永久花、丁香、羅馬洋甘菊等

單萜醛:

特色:揮發及作用快、易氧化、單萜醛具檸檬味

代表分子:檸檬醛、橙花醛、牻牛兒醛、香茅醛、乙醛、香桃木醛

生理作用:低劑量可鎮靜中樞神經、抗感染、降血壓、助消化腺分泌、刺激免疫、抗真菌等

心理作用:從困惑迷茫中抽離出來、給與溫暖、目標與方向。

代表精油:香茅、檸檬草、姜等

注意:易刺激皮膚粘膜,要低劑量使用。

氧化物:

特色:易溶於酒精、快板揮發,具有強烈香氣

代表分子:1.8桉油醇、玫瑰氧化物、沒藥醇氧化物

生理作用:活化絨毛、止咳祛痰、激勵循環、助呼吸、消化、抗黏膜炎、抗真菌等

心理作用:增進邏輯思考、促進表達、為精神打氣、消除恐懼

代表精油:白千層、尤加利、德國洋甘菊、羅文莎葉、蒔蘿等

注意:部分具有刺激性,低劑量使用

酚:

特色:親水、中度揮發作用

代表分子:丁香酚、香芹酚、百里香酚

生理作用:殺菌、抗感染效果強、抗病毒、刺激免疫系統、提高血壓及體溫、降低膽固醇、激勵神經、抗微生物

心理作用:激勵、給與溫暖、增加生存的樂趣、對抗冷感

代表精油:丁香、月桂、百里香、肉桂、野馬郁蘭

注意:易刺激粘膜,造成皮膚敏感、避免高劑量使用、易引起肝毒

香豆素:

特色:不易溶於水及酒精、不易氧化、易於室溫下凝結

代表分子:香豆素

生理作用:強力抗痙攣、促進血液循環、鎮定神經系統、退燒、降淋巴水腫、助眠、內服較佳

心理作用:鬆弛緊繃的神經、讓人平靜而愉悅

代表精油:佛手柑、中國肉桂、龍艾、香蜂草等

注意:呋喃香豆素及佛手柑腦,具光敏性

醚:

特色:不溶於水、但溶於酒精、精油中少見的分子、常僅以微量出現、但作用強勁

代表分子:大茴香腦、肉豆蔻醚、雌激素腦、甲基醚丁香酚

生理作用:強效抗痙攣、鎮定、止痛、抗發炎、抗微生物、激勵免疫系統、有麻醉效果、神經性失眠、腸胃痙攣、刺激免疫系統、殺菌消毒

心理作用:抗沮喪、平衡神經

代表精油:羅勒、茴香、洋茴香、龍艾

注意:高劑量使用,具有神經毒性

單萜醇:

特色:極性分子較親水、也溶於酒精、不安定、易起化學反應、安全、不易造成皮膚敏感、適合老人及小孩長期使用

代表分子:沉香醇、薄荷腦、香茅醇、沒藥醇、松油醇、橙花醇、牻牛兒醇

生理作用:抗感染、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佳、放鬆、止痛、利神經、調整免疫系統及內分泌、適用於對抗慢性病、抗微生物

心理作用:親切溫暖、給予歡愉、強化心靈、提振情緒

代表精油:花梨木、天竺葵、玫瑰草、馬郁蘭、依蘭、檸檬、佛手柑、杜松等

倍半萜醇:

特色:因長鍵結構不溶於水、親油、揮發慢

代表分子:檀香醇、金合歡醇、廣藿香醇、橙花醇、藍繆醇等

生理作用:平衡免疫功能、平衡內分泌腺體、促進皮膚再生、抗收縮、抗病毒、抗腫瘤、強肝、類似雌激素

心理作用:舒緩壓力、讓情緒平衡、平衡荷爾蒙、對抗靈媒體質的困擾

代表精油:檀香、茉莉、玫瑰、廣藿香、姜等

倍半萜烯:

特色:大部分木質類精油、都含有較多的倍半萜烯、不溶於水及酒精

代表分子:天藍烴、沒藥烴、杜松油烴、香柏烴、母菊天藍烴、ß-金合歡烯

生理作用:消炎、止癢、抗組織胺、安撫皮膚、抗腫瘤、殺菌、鎮靜

心理作用:與自我連接、肯定自我、彰顯與放射自我、提高自我安全感、給與內在的力量、保護神經

代表精油:大部分的木製精油(但花梨木除外)、沒藥、香柏、德國洋甘菊、廣藿香、姜

酮:

特色:稍溶於水、中度揮發作用、易產生結晶狀(如樟腦)、結構較穩定、在肝臟不易代謝、可分單萜酮及倍半萜酮

代表分子:薄荷腦酮、樟腦、茴香酮、茉莉酮、馬鞭草酮、側柏酮

生理作用:促進皮膚再生、傷口癒合、預防疤痕組織、分解粘液、祛痰、分解脂肪、促進血管及靜脈曲張、改善痔瘡、抗病毒如帶狀皰疹、抗血腫、強壯肝臟、修復疤痕

心理作用:對抗心靈上的缺憾與傷疤、增進感應能力及精神的清澈度、使靈魂越來越乾淨

代表精油:大西洋雪松、永久花、鼠尾草、牛膝草、西洋蓍草、松紅梅等

注意:單萜酮潛在神經毒性、長期或高劑量使用可能傷害中樞神經、或引起肝毒

酸:

特色:在精油中含量極低

代表分子:月桂酸、岩蘭草酸、肉桂酸、香葉酸、迷迭香酸

生理作用:消炎、抗痙攣

心理作用:讓心靈減壓

代表精油:樹脂

苯基酯:

生理作用:抗沮喪、護肝膽護胃

心理作用:使人享受生活、柔情似水、滿足感官

代表精油:茉莉、依蘭、安息香、秘魯香脂

除了以上各類主要的芳香分子外,還有芳香醛、內酯類、酚醚類等。

大自然奏響的芳香樂章

精油的化學成分,都是植物為了自身的生長茁壯,使自己繁茂所製造出來的物質。大自然充滿了奧妙與智慧,而植物們花了數百年的時間不斷進化,並且利用它們體內生產的化學物質與彼此及整個世界溝通。有的化學物質能保護它們免受攝食者的侵害,有的會警告它們有關氣候及土質的變化,而其他則是能發出訊息,以吸引傳遞花粉和種子的潛在媒介。

這些化學分子以各式各樣的組合存在,這也就是它們發揮最佳效益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協同作用」。好比交響樂團一樣,一把小提琴的獨奏雖然也很優美,但貝多芬的樂章卻是需要不同的樂器相互配合,才能表現出雄渾和悠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ryi5nMBURTf-Dn5NO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