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20分鐘就醒的寶寶,要不要接覺?先別急,看看寶寶的狀態再判斷

2022-02-07   護芽媽媽

原標題:睡20分鐘就醒的寶寶,要不要接覺?先別急,看看寶寶的狀態再判斷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寶媽來說,什麼時候是最輕鬆的,那絕對是寶寶睡著之後的時間,這個時間寶媽不用時時刻刻地守在寶寶的身邊,可以空閒出來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但是寶寶似乎也沒有那麼容易讓媽媽閒下來,想要讓寶寶睡一個大長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小寶寶們總是睡上10分鐘或者20分鐘便會醒過來,這便會讓媽媽感到十分苦惱。

寶寶經常睡「短覺」,媽媽直呼受不了

這幾天接到一個媽媽的諮詢,是關於寶寶睡覺的,這位媽媽表示:自家寶寶總是睡「短覺」,而睡醒之後,媽媽更是不確定究竟要不要繼續哄睡。

我給這位媽媽的建議是要看寶寶睡醒之後的狀態,但這位媽媽為了更好地掌握接覺的方法,幾乎每天給我直播寶寶睡覺狀態,一旦寶寶有了動靜,便分分鐘線上問我這種情況要不要接覺呢?

這位媽媽的焦慮,真的是隔著螢幕都能傳遞給我了。其實對於寶寶睡覺這件事,確實有很多讓新手媽媽感到困惑的地方。像護芽媽媽剛成為媽媽的時候,也會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睡著之後的寶寶究竟要不要接覺的問題。

想必這種「超短覺」的階段,每個媽媽都會經歷過,那麼寶寶在睡醒之後,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哄睡讓寶寶接覺呢?怎麼能把寶寶的睡眠更好地接上呢?

接覺,顧名思義,就是接著讓寶寶睡覺,而不是徹底醒來,那麼寶寶為什麼要接覺呢?

為什麼強調「接覺」的重要性?

這是因為小月齡的寶寶,是很難自主入睡的,經常是睡睡醒醒,迷瞪二十分鐘就醒了,往往這樣的睡眠時長都是不夠睡的。

睡眠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開始入睡、淺睡眠、熟睡期、熟睡期過去、易醒狀態。

而小月齡寶寶,正是處於10-20分鐘的淺睡眠階段,他們往往睡得較輕,呼吸不均勻,甚至小眼睛還會偷偷地觀察,稍有動靜,就會從睡眠中驚醒。

1歲之前的寶寶,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睡眠時間來保證身體發育,尤其越是小月齡的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長,因此接覺就顯得很重要了。

想要判斷孩子睡醒後是否還需要接覺,主要看寶寶醒來後的狀態

在寶寶短睡眠後,父母又不知道如何處理,不妨觀察下寶寶的狀態,再決定下一步是繼續讓寶寶接覺。

  • 如果寶寶醒過來後是迷迷糊糊的,而且眼睛也沒有完全睜開,這個時候可以繼續觀察;
  • 如果寶寶醒來後還能自主睡過去,那麼父母也沒必要上前哄;
  • 如果寶寶已經徹底清醒過來,甚至開始哭鬧,那麼父母就需要上前哄睡覺了;
  • 當然如果寶寶已經徹底醒過來了,而且精神飽滿,也沒有哭鬧,說明寶寶這一覺睡得很好,家長便沒有必要再讓孩子繼續睡了;

當然,這些情況指的都是在白天,如果是在晚上,寶寶睡覺之後醒過來,那麼父母肯定是要安撫寶寶繼續睡覺的,無論寶寶狀態如何,都要保證寶寶夜晚的睡眠時長。

因為夜間就是用來休息的,如果寶寶晚上睡不好,勢必白天會有大量的時間來補覺,叫都叫不醒,長期下去會形成惡性循環,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正確接覺能幫助寶寶增長睡眠周期,而錯誤的接覺則會引發睡眠問題

1)提前干預

當你看到寶寶身體開始有動作的時候,就輕拍寶寶,哼唱歌曲,或者是抱起來走一走,這個時候寶寶還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這種有安全的舒適感,往往更容易接覺成功。

2)敢於放棄

如果反覆哄睡失敗,或者是哄睡30分鐘以上都還沒有成功,那麼不妨就佛系一點吧,放棄這個周期的接覺,過半個小時左右重新進入一個睡眠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錯誤的接覺方式可能會埋下睡眠問題的隱患,像過於提前哄抱,有可能真的會把寶寶弄醒,頻繁接覺讓寶寶學不會自己入睡,過度接覺會讓寶寶白天睡得過多,夜間不睡或者頻繁夜醒的問題。

護芽媽媽想說:

睡覺是把「雙刃劍」,用好能幫助寶寶提高睡眠,但是用錯了,則會造成新的睡眠問題,家長要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