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說|李忠東:用腳丈量祖國大地,用心守護壯美河山

2024-09-26     紅星新聞

9月25日晚,「青春大講堂·我和我的祖國」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成都錦江區嘉祥外國語學校正式開講。在第一篇章「何以中國」的《我們的山河》演講中,四川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副所長、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李忠東,與在場青少年們分享了祖國的山河之美和壯美山河背後動人的守護故事。

李忠東

「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遠看像流浪的,近看像落難的。一問,原來是搞地質的。」李忠東與在場的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用腳丈量祖國山河的工作經歷,用有趣的故事刷新了大家對地質工作的傳統認知。

他提到,地質工作並非簡單的遊歷山川湖海,更多的是對地球的深入探索和認識。

演講中,李所長帶領同學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了峨眉山,「換一個角度,我們發現它的山頂是平的,四面懸崖絕壁,像一張飄浮在空中的桌子。」

他繼續為同學們科普道,因為峨眉山山頂覆蓋著一層噴發於2.6億年前的火山岩,非常堅硬,就像給峨眉山戴了一頂鋼盔,讓峨眉山能抵禦風雨的侵襲。峨眉山周邊還發現了瓦屋山和大瓦山,由此定義了中國桌狀山,用這個例子生動展示了旅遊地質的魅力。

因為常年的野外工作,李忠東談到自己在川西、崑崙山、重慶豐都、新疆吐魯番等地的地質工作經歷,感嘆祖國的壯麗山河給他帶來的震撼和感動。他特別提到了亞丁保護站的保護員們,並分享了兩張照片作對比。一張是1928年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拍攝的央邁勇雪山,另一張是李忠東在2000年拍攝的央邁勇雪山。

他選取同一位置、同一個角度拍下的央邁勇雪山,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這裡的生態環境仍然保持得非常完整,是這些保護員們的守護讓亞丁這片凈土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可能有同學會問,一點點的環境破壞算什麼嘛,有必要這麼去守護嗎?我想告訴大家,有必要!因為我們今天的每一寸山河,都是無數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隨後,李忠東分享了抗戰時期與和平年代的守護故事,講述了川軍出川抗日、海空衛士王偉、開山島王繼才夫妻等不同時代、不同方式守護山河的動人事跡,引導同學們思考「何以中國」。他強調,大美中國,壯麗山河,每一片土地都來之不易,值得我們用生命去捍衛和守護。

「我想通過展示祖國的這些大好河山,讓同學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山河,激勵他們去主動地守護我們的祖國山河。」李忠東對記者說道。

演講現場,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李老師的分享,他們對祖國的山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被他所傳遞的愛國情懷所感動,他們會將這份感情融入自己的愛國報國行動中,用實際行動守護祖國山河。

文 王亞玲

編輯 於曼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d48d0a455dd562db595d3c5b19987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