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製造專業新一代先鋒設計師作品展

2023-01-30     UniDesignLab

原標題:UCL製造專業新一代先鋒設計師作品展

Fifteen Show是UCL每年冬季的學生作品展覽。 Design for Manufacture MArch, Design for Performance & Interaction MArch and Situated Practice MA的2021-2022屆畢業生將向業界、學術界和公眾展示他們的作品,展示15個月的學習、開發和實驗。這是疫情開始以來Fifteen Show首次回到校園,展覽將以混合形式進行

即將畢業的 Design for Manufacture專業學生是新一代的先鋒設計師,他們的作品以製造過程為中心,使用了顛覆性的新策略,指導他們的想法從概念到完成,實現了更高層次的設計進化。

與此同時, Design for Performance & Interaction的學生探索了表演與空間設計、藝術與技術、物理與虛擬的交叉點。他們合作的「反學科」項目挑戰了表演的傳統,並將物體、空間、人和系統視為潛在的表演者。

融合了藝術和建築的工作, Situated Practice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地點和情境的批判性理論和概念,以在一系列媒體中產生他們自己的情境實踐。他們接觸了大量的地方和公眾,與倫敦的當地社區合作,並對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和地緣政治話語進行批判性評論。

01

Design for Manufacture

FABRIC-CLAY-TION

/ Calvin Kwan, Minran Xue, Shu Xiao, Ying Zhu /

FABRIC-CLAY-TION探索了粘土和織物模板之間的相互作用。它的目的是創建一種建築工具,以促進可持續設計和粘土鑄造方面的創新。除了傳統的粘土鑄造方法之外,使用織物作為模板是實現簡單又具有成本效益並且適應性強的製造工作流程的機會。與粘土的材料性相結合,其熱性能體現在其潛在的調節溫度能力中。

該項目研究了對表面幾何,以及製造和組裝方法的調查。組件的弧度是由重力促進的,而受甲蟲啟發靈感的表面圖案是通過使用CNC縫紉(計算機數字控制)在織物上的縫合控制點來實現高精度的。織物模具採用壓力鑄造,以提高生產速度,控制質量,並研究彈性極限。玻璃反映了粘土的疏水和親水材料的二分法,以應對當地的天氣條件。粘土收縮的不確定性在3D列印熱塑性接頭的柔性組裝中得以解決。

Native Born and Bred

/ Lijun Qiu, Kai Zou, yuni Zheng /

創新和可持續性是建築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的選擇在減少資源浪費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Earthbag建設是尋求經濟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解決方案之一。儘管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功能價值,土袋施工作為一項值得研究的建築技術卻一直被忽視。

Native Born and Bred目的是通過擴展土包結構的社會和建築價值,利用它們建造更多應用的當地土基結構。該項目以製造互鎖的填土織物元件為中心,以創建穩定的結構,省略了施工順序中通常需要的模板。該項目開發了一個系統的建築策略,使低技能的自行建造者使用這一創造性的建築材料元素來實現快速建造。

Selective Earth Forming

/ Sadek Ahmed, Adam Meyrick, Krit Chatukavanij /

縱觀歷史,土一直被人類用作建築材料。直到最近工業化、標準化的建築實踐的引入,泥土才失去了作為建築材料的可信度。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雖然夯土的創新相對尚未開發,但可以看到土質建築的復興。目前在預製、機械化和幾何變化方面的創新仍然受到動態和傳統模板的限制。

選擇性土方成型(SEF)旨在解決這些限制,在無需一次性模板的情況下實現幾何自由。利用泥土的適應性,可以在其非約束狀態下通過在夯土塊製造過程中選擇性沉積有意的「斷層線」來控制形式,從而實現完全循環和無污染的材料循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應用3D列印原理在夯土結構中實現靈活的實踐,幫助將其從幾何約束中釋放出來,並提供適當增強夯土功能的策略。

TerraCool:Urban Oasis

/ Lachlan James Stephen Fahy, Dilara Temel /

該項目通過兩項重大創新對陶瓷蒸發冷卻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些都是通過優化表面幾何和模塊化製造系統。這些特性提供了增強的冷卻性能和應用的多功能性。

現有的陶瓷蒸發冷卻性能研究已經確定了表面積對冷卻結果的關鍵作用。TerraCool是第一個將優化表面積作為設計原則的系統。這是設計和製造陶瓷元件的第一次嘗試,利用最小表面幾何形狀的潛力來增強蒸發冷卻性能。

蒸發冷卻系統在功能、範圍和目標上差別很大。通過將參數化腳本和模塊化模具系統相結合,TerraCool允許大規模定製和製造陶瓷冷卻系統。滑模鑄造的製造方法使用了廣泛可用的材料,確保了其生產的低門檻。這些特點可能會擴大陶瓷蒸發冷卻的應用範圍和效果。

Terra Morphosis

/ Hitakshi (Honey) Gupta, Seyedehrozhin (Rozhin) Hadavi, Nikhil Raj, Dhruv Sunilkumar Thakker, Vijayalakshmi Vijayappan /

Terra Morphosis的目標是利用當地採購的土質材料開發現場製造工作流程。這是一個材料驅動的項目,使用一系列數字製造方法,如增材製造、3D掃描和機器人雕刻,對土材料的可見性進行了測試。當地採購的材料被加工成離散的坯料,裝入連接UR-10機器人的工具中,使用氣動壓縮機構沉積,隨後機器人雕刻以實現成品表面。通過開發基於掃描儀的反饋系統,克服了在製造過程中觀察到的土材料不可預測的行為,該系統實時生成更準確的刀具路徑。

當地採購的材料被加工成離散的坯料,裝入連接UR-10機器人的工具中,使用氣動壓縮機構沉積,隨後機器人雕刻以實現成品表面。通過開發基於掃描儀的反饋系統,克服了在製造過程中觀察到的土材料不可預測的行為,該系統實時生成更準確的刀具路徑。

Alternative Ceramic Designs

with Helmholtz Resonators

/ Joseph Phillip (Joe) Krcma, Bingze Li, Zijian Wan,

Jiade Wang, Yao Zheng /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人們為了工作、通勤、娛樂或運動,在城市室外環境中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暴露在城市噪音中會對人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城市建築密度和道路交通噪聲的不斷增加,城市聲學已成為一個緊迫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從室內聲學轉向了室外聲學。城市聲學設計正在經歷一個從最初基於數值水平的降噪到重視感知屬性的多感官設計的轉變過程。聲學組專注於通過生產適應當地噪音頻率的中空陶瓷部件來減少城市噪音污染。已經調查的研究問題探索了粘土亥姆霍茲共振器的設計和製造的替代策略,以改變外部空間的聲景。

Robotic Cera-Cutting

/ Harsh Manish Shah /

從設計到生產的Robot Cera-Cutting項目研究了數字製造的構造潛力,用機器人線切割(RWC)作為建築陶瓷的減法製造過程。該系統側重於機器人生產(工具)、幾何(結構)和線切割系統(工藝)之間的相互關係。

給定一塊本地粘土,研究使用線切割工具作為多軸機械臂的末端執行器。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了材料性能、加工精度和幾何定製的極限。通過積累學習,然後定義一個減法運動規劃工作流,以產生優化的立體解剖組件。

數字化製造如何實現優化的施工系統,在低技術經濟體中利用區域工藝資源提供效用?然後,該技術被應用於生產一種立體陶瓷建築系統,用於富含粘土的地震環境中的災後重建。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古吉拉特邦庫奇地震地區的邦加住宅的鄉土建築。

Ceram-Screen

/ Monisha Sridhara /

穿孔磚立面在被動式、低影響的建築中有豐富的遺產。這種外牆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名稱,比如印度本土的Jaali磚和越南的Breeze Block,它們的環境需求不斷增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標準化和工業化往往導致特徵和功能靈活性的顯著喪失,使現有技術無法與本地技術相匹配。

該研究項目探討了引入三維陶瓷沉積技術製造多孔模塊的可行性和挑戰。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問題是: 基於擠壓的增材製造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穿孔磚生產技術所建立的幾何限制? 這種幾何上的自由如何恢復格子立面的功能,進而改善室內照明、通風、隱私和熱舒適? 增材製造的設計原則如何在形成立面的多孔模塊的開發中實現?

NANA

/ Xuanzhi Huang /

NANA是對樂譜架的探索、改造和製作; 一個傳統的項目,通過當代數字工具、方法和工作流程,從新的角度進行審查,了解和豐富。

計算機數控(CNC)製造技術等技術進步導致社會所需物體的複雜性增加。該項目研究了新方法,如CNC製造和數字工具和工藝在非線性曲面物體的設計和生產中的作用。

數字時代的設計師和製造商必須在數字平台的主觀控制和對物理世界的客觀屈服之間取得平衡。該項目展示了一種實現這種平衡的方法,並為那些希望使用數字設計和製造技術優化複雜物體的設計和製造的人提供了建議。

02

Design for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Typo

/ James Camilleri, Aikaterini Evmorfia Kipeni-Thalassinou /

Typo是一個以老式打字機為中心的交互式體驗,它有自己的生命。它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驅動,通過與人類觀眾對話來創作詩歌。

機械打字機是過去時代的過時之物,但它仍然是藝術和文學機械化進步的有力象徵。通過將數字和模擬結合,新的生命被帶入機器,把它變成一個主要的表演者,能夠對周圍的環境做出反應,並自主創造。通過對人工智慧的探索,Typo促使觀眾質疑原創性,並與完全由人類大腦和雙手製作的作品相比,努力思考他們對算法生成的藝術的看法。當詩歌是用戶輸入、軟體和龐大的現有文學數字圖書館的產物時,誰是藝術家?

Typo提供了奇妙和有趣的時刻,觀眾在各種現場表演中與神秘的機器互動,並以有形的方式體驗模糊概念的AI和過度技術的世界。Typo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它與用戶一起扮演著自主的共同創造者的角色。

EMBot

/ Saiyuan Li /

EMBot是一個具有情感傳遞功能的機器眼,它的目的是獲得信任。EMBot通過代碼模仿人眼的情感,並不斷觀察看著它的人。

對觀察者的信任是由觀察者參與EMBot的時間長短、面部表情的變化和肢體語言的變化來判斷的。如果機器眼觀察到表明信任的行為,就會記錄下來。EMBot與一個帶有隱藏攝像頭的螢幕相連,攝像頭位於安裝空間的出口。當螢幕看到一個信任EMBot的人時,就會顯示之前的行為。當觀察者離開該空間時,所有記錄將被刪除。

Have We Met?

/ Adam Ray Braun, Qi Qi /

遇到一個似乎對你很好奇的機器人是什麼感覺? 我們見過嗎? 是一個互動藝術裝置,以Isaac為中心,一個懸浮在太空中的連續體機器人。

由於沒有語言交流的能力,Isaac的世界由它靈活的身體和閃閃發光的燈光塑造,為流體和有機運動而設計。蠕動的動作是向新認識的人表達快樂和痛苦的情感狀態的方式。四個馬達驅動艾薩克的四個自由度,而微控制器印刷電路板位於每個椎體內,體現了觸摸輸入和光輸出沿著Isaac的身體。

Isaac將試圖吸引任何進入其身體空間的人進行觸摸,因為觸摸可以讓Isaac感知到參與者在戳、撫摸和撓機器人表面時的詳細反應。當和Isaac在一起的時候,參與者可以體驗到一種奇怪的親密感,這種親密感在當代人機介面中經常消失。

Ovah

/ Teng Xue, Jiadan Chu /

Ovah是一個物理裝置和虛擬體驗形式的擴展現實系統,它探索了解放和約束之間的關係。該系統位於舞廳領域,地下酷兒亞文化。它探索和重新詮釋了舞廳的核心舞蹈動作和它的五個要素。「Ovah」是舞廳術語中的一個詞,是「over」或「over the top」的變體,通常用於形容舞會上的出色表現。它也代表了在日常社會中「通過」某種性別或性取向的能力。

Ovah是一個系統,也是一個戲劇性的戲劇;戲劇:參與者既是觀眾又是表演者的戲劇; 一個參與者可以同時無意識地感受到物理約束和虛擬解放的過渡和關聯的戲劇; 在劇中,參與者可以通過同理心建立新的親屬關係,超越他們對身份和酷兒的理解。

03

Situated Practice

Her Story

/ Xiaowen Fu /

《她的故事》是一部自傳體作品,講述了一個中國家庭三代人的家務勞動。它提出了廚房的共享經驗,作為抵抗有問題的大男子主義的場所,探索廚房如何從一個壓迫的私人場所轉變為一個討論、拒絕和修復的共享空間。

這部電影24小時覆蓋了三個廚房,打破了從倫敦到文鎮的地理界限,三代中國女性烹飪和談論她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人們對性別家務勞動的認識。在倫敦進行的一系列干預活動邀請公眾進入項目,將這些私人生活和經歷公諸於世,吸引觀眾的五種感官。他們見證了這段視頻與電話交談的片段、相冊中的照片和個人記憶疊加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反思女性在中國家庭、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的空間。

《她的故事》是一部女權主義藝術實踐的作品,它挑戰了父權制度,放大了私人記憶。

FABRIC-CLAY-TION

/ Ning Lee /

該項目旨在重新定位和重建倫敦多元文化、多感官和多民族的馬來人公共空間。這個項目的催化劑是在巴特西發電站腳下建造的馬來西亞廣場,旨在建立一個切實的馬來文化身份和家的感體驗感; 但在現實中,這是一個排斥和控制的空間。

該作品的主要組成部分「馬來遊行」包括一系列的公共表演,參與者穿著五彩繽紛的馬來立面,穿過馬來西亞廣場的空間,並設置了一系列攤位,以體現馬來公共空間的街頭食品攤販的旺盛活力。這兩場演出都被私人保安突然叫停並驅逐出現場,這凸顯了倫敦這些半私人的公共空間背後隱藏的權力關係。

《馬來亞時報》(Malaya Times)是一本以小報形式出版的藝術家書籍,它對這次驅逐事件提供了批判性的評論和背景,並調查了吉隆坡公共空間的性質,在那裡,未經規劃的公共空間的混合允許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進行表演。

Dreaming at the Door

/ Chenwei Wang /

現場干預採取了疊代實驗的形式,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裝置,鼓勵公眾進入這個空間,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發他們的想像力,重新塑造運河旁被忽視的空間。一個黑色的門作為一個門口,引導觀眾上到牆上,環繞空間; 梯子作為空間的監視手段; 一個跳水板邀請觀眾跳入這個富有想像力的空間。

這個作品被置於三部曲的書中,Flip, Probe和Snap,探索了物質想像和閾值圖像的敘事,以及一部電影《尋找世界中心》,記錄了觀眾對裝置的參與,覆蓋了投機小說類型的敘述。這種實踐促使我們改變看待城市平凡事物的方式。

Tier 10

/ Chuyi Wang /

Tier 10位於倫敦的中國東西方代表之間。這個名字來源於建築師威廉·錢伯斯(William Chambers)在邱園大塔上增加的一層,錯誤的翻譯了南京瓷塔,代表了一個充滿東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混合空間。

英國人在歷史上對中國圖案、敘事和風景方面錯誤地翻譯和東方化了中國的意象。Tier 10試圖通過將一系列不真實的圖片以三種形式呈現出來,來審視這些誤譯。影片將維多利亞公園的中國寶塔與英國著名的中國畫「柳紋盤」並列,探討柳紋盤的製作與貿易,以及柳紋盤與公園景觀的關係。「藍塔表演」用布料和彩色煙霧將維多利亞公園的中國寶塔染成藍色,模仿柳紋盤。

更多優秀作品詳見學校官網

圖文來源官網:https://fifteen2022.bartlettarchucl.com/

- END -

2022

2022香港大學景觀優秀畢業展

2022西安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

2022天津大學、大連理工、河北工業、內蒙古工業大學四校聯合畢業展

2022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畢業展

2022長安大學建築學畢業展

2022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畢業展

上海交大2022屆環藝專業本科畢業展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2022屆研究生畢業展

2022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上海交大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

2022青島城市學院建築學畢業展

2022中國美術學院景觀專業畢業展

2022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畢業展

2022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畢業展

合肥工大建藝2022屆 MFA藝術設計專碩畢業展

2022蘇州大學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北京交大建築學畢業展

中央美術學院人居環境系統·藝術研究本科畢業展2022

吉林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2022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畢業展2022

上海交大設計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建築學本科畢業展2022

東北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 2022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學院優秀畢業設計展示 2022

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2022

天津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2022

寒地六校聯合畢設城市設計階段作品展 2022

川旅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 2022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生態建築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吉林師大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 2022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MSA畢業展2022

愛丁堡大學景觀專業畢業展2022

哥倫比亞大學GSAPP畢業展2022

2022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Part2畢業展

2022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建築系畢業展

賓大設計學院畢業展 2022

2022倫敦建築聯盟AA | RIBA PART 2-Diploma unit畢業展

2022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D景觀和城設優秀畢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RCA交互畢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建築MA優秀畢設展

2022雪梨大學畢業展

諾丁漢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墨爾本大學MSD景觀建築畢業展

2022建築聯盟學院AA RIBA PART 2-Diploma unit建築畢業展

2022小眾北歐院校建築/景觀畢業展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羅德島室內建築畢業展

2021

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系本科畢業設計展 2021

天津美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優秀畢設展 2021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建築空間景觀工作室優秀畢業展 2021

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碩士2021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專業2021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21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2021

長安大學建築學 聯合2021

長安大學環境設計本科2021

東北大學建築學2021

東南大學環境與景觀方向碩士2021

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畢業設計2021

哈工大-大連理工-吉建大-內蒙古工業-東北大學-河工大2021

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系本科2021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本科2021

湖北美術學院本科2021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設計2021

清華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本科2021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2021

上海同濟大學2021

四川旅遊學院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2021

四川美術學院城市空間設計2021

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與城鄉規劃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本科2021

西安美院建築環境藝術系本科2021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與工業設計系2021

浙江理工大學景觀2021

浙江大學建築系2021

中國美術學院本科城市空間設計系2021

中國人民大學景觀設計本碩2021

中央美院建築學院碩士2021

中央美院本科2021

中央美院空間展示 設計2021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系畢業展2021

愛丁堡大學景觀系2021

愛丁堡大學建築系 2021

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2021

奧胡斯建築學院2021

北歐頂流院校2021聯合

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2021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專業碩士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學202

哈佛大學GSD2021

劍橋大學建築系2021

康奈爾大學建築本科2021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本科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碩士 2021

倫敦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碩士2 021

羅德島設計學院數媒專業2021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2021

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系碩士2021

墨爾本大學建築學2021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優秀畢業設計2021

普瑞特藝術學院2021

RCA皇家藝術學院交互優秀畢業 設計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碩士2021

UCLBartlett 畢設獲獎作品 2021

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碩士 2021

雪梨設計學院室內設計 2021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 2021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碩士2021

耶魯大學建築學2021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建築學2021

謝菲爾德大學2021景觀畢業展

2020

東北大學建築學本科2020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本科2020

清華美院環藝系2020

清華大學景觀學系碩士2020

同濟大學建築系2020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優秀畢業作品2020

天津大學環境設計專業本科202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2020

哈爾濱工業大學寒地4+2聯合2020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2020

吉建大環境設計與風景園林2020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2020

東南大學環境藝術設計2020

東華大學環境設計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2020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本科2020

浙江大學建築系2020

長安大學建築學院本科2020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2020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2020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2020

景德鎮陶瓷大學環境設計2020

景德鎮陶瓷大學公共藝術設計專業2020

廣西師範大學設計學院2020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本科2020

西部民族地區聯合2020

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2020

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景觀規劃2020

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城市空間設計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城鄉規劃本科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本科生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本科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本科2020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2020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系2020

中國美術學院城市設計系2020

韓國漢陽大學建築學院2020

賓夕法尼亞大學線上畢設作品2020

康奈爾大學APP建築藝術與規劃學院2020

哥倫比亞大學GSAPP建築學院2020

哥倫比亞大學優秀畢業設計作品2020

WUSTL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碩士2020

哈佛大學GSD設計學院2020

康奈爾大學AAP建築學院碩士202 0

康奈爾大學AAP建築學院本科2020

萊斯大學建築學院Thesis Project2020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2020

耶魯大學、萊斯大學2020

AA建築聯盟學院(Diploma部分)2020

ARCSOC劍橋大學2020

巴斯大學建築學院2020

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建築2020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碩士2020

倫敦城市大學建築系2020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0

劍橋大學ARCSOC2020

RCA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系2020

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2020

UCL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2020

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B-Pro 2020

UOE愛丁堡大學2020

TUM慕尼黑工業大學AJA展2020

ARCHIPRIX荷蘭最佳建築2020

CTH查爾莫斯理工2020

謝菲爾德大學建築學院2020

AHO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2020

布萊頓大學建築系2020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建築系2020

多倫多大學建築、景觀、城設2020

多倫多大學建築學院2020

卡爾加里大學2020

曼尼托巴大學建築學2020

雪梨大學建築學院2020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築學院2020

墨爾本大學MSD設計學院2020

墨爾本大學MSD建築和城市規劃202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92609ea42dbeb04a46c11f3936ae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