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醫學科研寫作的特點和要求

2020-04-03   達晉醫學

正確地認識、全面了解醫學科研寫作的特點和要求,是醫學科工作者熟練掌握醫學科研寫作技巧、提高醫學科研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下面,達晉編譯通過綜合分析和比較,認為醫學科研寫作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規範性的特點,並在語言表述方式上,應符合準確無誤、簡潔明了、嚴謹樸實的基本要求。

一、醫學科研寫作的特點。醫學科研寫作的各類文體儘管在寫作的目的、內容、格式上各有不同,但都必須要客觀地、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其基本特點是一致的,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規範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衡量醫學科研寫作水平和價值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科學性,醫學科研寫作也就失去了價值。其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真實性。也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有半點虛假。取材要確鑿可靠,客觀真實;科研設計要嚴密、合理;實驗方法要先進正確;設必要的對照組;實驗的結果或臨床觀察結果要忠於事實和原始資料;數據要精確無誤;論點、論據、論證要有客觀性說服力,不能主觀臆測;結論或評價應恰如其分。既不隨意誇張,也不任意縮小。

二是準確性。也就是要準確、客觀地反映醫學研究和臨床觀察結果的真實情況。在醫學科研寫作中,無論是哪一類文體的寫作,其內容、數據、引文、用詞、結論必須客觀準確,只能實事求是,絲毫不能誇張和渲染。

三是邏輯性。也就是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將由實驗或臨床觀察等收集到的感性材料經過分析、綜合、概括和推理,來論證和闡明現象的本質。分析、推理和判斷不僅要有事實根據,而且要合乎邏輯。

2.創新性。醫學科研寫作中的創新性特點,是指作者要有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所反映的內容應在理論上有新的發展,方法上有新的改進,技術上有新的提高。也就是要力求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具體來說,醫學科研寫作的創新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挖掘在醫學領域中沒有被他人發現、尚未涉及的新問題;二是在綜合他人對醫學科研已有的成果和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新的角度闡述新的題。

3.實用性。實用性是指醫學科研寫作應具有實用價值。各類醫學科研寫作的內容應能直接用於指導醫學科研的實踐,為推動醫學科技不斷發展和促進人類健康服務;要根據不同的讀者,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的問題。比如,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既是醫學研究成果的真實記錄,又是醫學科研或醫學實踐的經驗總結,這樣的論文發表出來,可作為同行學習和借鑑的材料。

4.規範性。規範性是指醫學科研寫作要按照一定規範格式撰寫。醫學科研寫作與其它學科的科研寫作的格式既有許多共同之處,又有因醫學自身特點所決定的不同之處。醫學科研寫作的規範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體結構的格式化,即許多醫學科研寫作的文體,如醫學科研論文、臨床病例報告等,已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二是表達方式的規範化,即對圖、表的製作、數字、計量單位、符號和專業術語的使用都有統一的規範要求。

二、醫學科研寫作的要求。醫學是直接以人為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的一門科學,事關人的健康和生命問題。因此,醫學科研寫作,不僅在寫作文體和格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且在語言表達方式上也有其獨特的要求。作者在撰寫時應堅持嚴肅的態度、嚴謹的學風、嚴密的方法,必須符合以下幾項基本要求:

1.準確無誤。準確無誤是科研寫作的共同點之一,就是語言要準確無誤,而醫學科研寫作則更應準確無誤。因為它關係到人的健康和生命這樣重大的問題。醫學科研寫作的語言不能模稜兩可、含糊其詞,表述應準確、沒有歧意,所使用的概念或作出的判斷應明確、可靠,所描述的客觀事物要確切地表達其本質特性。醫學科研寫作中所使用的數字、計量單位、圖表、公式、代號、外文縮寫等,都要規範、統一,必須準確無誤。

2.簡潔明了。醫學科研寫作的語言要精鍊,儘可能用較少的文字,表達較多的內容和信息,力求簡潔明了,使人一目了然。因此,現在時應使用醫學科技的書面語言,不用口頭語言或俗語。對醫學專業名詞和術語簡稱的使用要慎重,不能隨意簡化和縮略,只能使用規範化、被公認的統一醫學專業名詞和術語簡稱,而不能濫用簡稱。

3.嚴謹樸實。醫學科研寫作的語言只需平鋪直敘,而不要加以文字修飾,注重嚴謹樸實,切不可言過其實。要知道,醫學科研寫作不是以生動的形象和誇張的詞語來吸引讀者的,而是以其內容的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等來吸引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