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25萬到1.2億,退伍老兵帶動全村收入翻30倍,自己卻分文不取

2020-03-30     鋤禾園

軍人一直是我國最受尊敬的職業之一,他們日復一日的接受軍事訓練和嚴格的管理,與外界的燈紅酒綠隔絕,甚至連自己的家人都要很久才能見一次面。

每年都有很多轉業或者退伍的軍人,對他們來說,適應外面的社會不比在軍隊里的訓練來得輕鬆,他們把別人用來奮鬥努力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國家,自己卻沒有積累下什麼經驗。

白山市靖宇縣大北山村的第一書記高世龍,就是一個在部隊乾了13年的轉業老兵。他在2014年轉業到了吉林電視台,2016年被派到這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靖宇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大北山村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危房、交通、貧困等問題嚴重困擾著這個山地上的村落。

但高世龍面對的第一個難關不是這些,而是鄉親們的不信任。他在部隊乾了13年,電視台乾了2年,村民們都覺得"省城來的小年輕,哪裡懂我們農民地里的事情。"

剛來這裡的幾天裡,村民們對他愛搭不理。高世龍卻毫不氣餒,頭三個月的時間他什麼都沒做,就在村裡挨家挨戶的走,跟他們聊家長里短,把村裡的大概的情況都摸了個透。

走訪期間他發現村民首先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環境,幾個特困戶還住著危房,甚至一個村民由於家庭條件太差,生了重病都沒錢治!

於是高世龍拿出自己的積蓄,又到處找親戚、托戰友給他們捐款募資,把村民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去干,給這些村民切實解決了眼前困境,這才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

解決了大家眼前的難關後,高世龍開始推動村民們改變原本的種植結構,讓村民們從玉米、大豆、雜糧這些傳統作物,開始轉向人參、天麻、木耳等經濟作物。

通過整合大北山村和靖宇縣的農業資源,他們逐漸打響了自己的品牌——"老農夫"。尤其是在接觸了線上銷售之後,"老農夫"在拼多多平台上已經成了名列前茅的農貨品牌。

"我們一方面在拼多多賣自己村子裡的產品,另一方面也整合全縣甚至更多的優質農貨進行銷售。"高世龍的目標是將"老農夫"這個品牌,推廣到全國各地去。

現在的大北山村已不可同日而語,村民們人均增收了幾千元,活動廣場建起來了,路修起來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回來了。

銷售數據顯示,去年全村的經濟產值預計將會達到1.2億元,比2015年的425萬元增長近30倍!

而高世龍卻沒有從中賺一分錢,他的工資還是從省電視台那領,對這個退伍老兵來說,大北山村早已成了他的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NATXEBfwtFQPkdUQ_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