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最早巨頭,總裁蒙冤入獄7年,出獄後2年壕擲百億收購來布局

2022-07-07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新零售最早巨頭,總裁蒙冤入獄7年,出獄後2年壕擲百億收購來布局

現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已經讓我們絕大部分的商品交易都到了線上,唯獨海鮮果蔬等鮮品消費98%都發生在線下,挖掘鮮品這類日常生活消費品的市場,將他們的支付轉移到線上就是新零售要達成的第一階段目標。

第一個旗幟鮮明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人是馬雲,時間在2016年。而在這時間附近,馬雲花224億收購了大潤發超市36.16%的股權,並布局線下門店開設阿里系的新品牌「盒馬鮮生」成為中國新零售業的先行者。

但其實早在2006年,《財富》雜誌當中就這樣寫過,「如果你想看一下零售業的未來,建議閣下省去造訪沃爾瑪的時間,為您自己買一張前往北京的機票,去看看物美」。

最早的創新型零售商

那個時候,正處在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途中,人們手裡的錢漸漸多了起來,看準了這點。物美迅速擴張,在鬧市街道和車站附近廣布商超和便利店。不僅如此,物美的營業理念也非常超前。

2002年1月,物美就與天天百貨公司簽署了一份7年外包物流合同,在減少庫存壓力的同時,讓全店面的銷售品整體流動起來,這是全國第一張超市與第三方物流簽訂的外包合同。

積極嘗試新模式為物美擴張起到了巨大作用,賣場一直致力於提供最新鮮舒適的服務給消費者。創始人張文中當時也說:「物美是一家高科技公司」。2002年底,物美集團的年銷售額已達45億元,成為北京規模最大的線下零售商;03年,物美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04年,成為北方地區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

如果就這麼走下去,迎接網際網路紅利,也許它就會成為全國第一個最大的新零售商超。可是,在前進中一直積極修正方向的物美突然停止了進化。

百折不撓的企業家

06年,張文中蒙冤入獄,物美的生意和融資都遭受了巨大的衝擊。06年,淘寶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每天登陸客戶就有900萬人。而京東在這年正經歷著飛速發展,京東商城的雛形京東多媒體網每月訂單量都在穩步增長。

物美的零售與網際網路在那年擦肩而過。張文中自己也說,06年物美想領導中國零售產業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可惜掌握著物美信息化核心的張文中在關鍵時刻被帶走,技術的發展也無從進行了。

這段空白持續了7年,2006年,物美銷售規模231.2億元,7年後,張文中出獄,物美的銷售規模只剩144.5億元,但終究是堅持下來了。靈魂歸來,信息大腦開始運轉,張文中提出物美即刻進行全面數字化轉型。面對大變樣的市場,張文中沒有膽怯,反而更加心潮澎湃的再度布局。

新零售彎道反超

為了更方便併購,物美首先摘牌私有化,從香港股市退出。然後馬不停蹄地展開自身的零售變革,15年以張文中為核心打造線上線下零售平台,同類的盒馬鮮生到17年才上線。

18年,物美斥資14.6億收購21家樂天瑪特超市,同時還接收了160多家便利店。19年,繼續花70.75億入股重慶百貨,增持新華百貨21萬股,還以119億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麥德龍中國80%的股權於今年4月23日已完成。

可以看出物美兩年花了140多億收購標的都是大型百貨以及各地的街邊門店,加上現代物流,線上線下平台可供服務的點一下子就鋪散開來了。將線下的服務和線上的銷售有機結合,這不就是馬雲所說新零售要乾的事情嗎?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可是,畢竟空白時間太長,市面上的電商流量都被淘寶、京東以及後起之秀拼多多所占據。在流量為王的網際網路平台,物美的劣勢太明顯。但張文中說:「人生是一場奮鬥,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企業家存在的價值就是奮鬥。」

所以物美拼盡全力,在2019年2月物美集團更名「物美科技集團」,同時也在拚命擴張。旗下生鮮平台多點,在2019年12月,註冊用戶達到8000萬,月活躍用戶1600萬。在生鮮交易平台上已經超越盒馬鮮生,成為國內最大的鮮品線上銷售平台。

2020年,物美生鮮平台多點,月活繼續第一,盒馬鮮生第二。張文中的奮鬥還沒有停止,現在的成績不足以成為新零售的引領者。有消息稱,物美將攜自身800億的資產瞄準2次登陸港股市場,他的新零售版圖也將帶領他的事業走向第二次高峰。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4ffd9f581206adc00d7decbd89e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