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因為不通人情世故,才選擇獨來獨往嗎?原因你想像不到

2022-06-14     老夏分析師

原標題:有些人是因為不通人情世故,才選擇獨來獨往嗎?原因你想像不到

做人不必刻意討好別人,也不必得罪別人。

會做人、會做事的人,從來不會委屈自己。

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可以善良,但不必無私。不要懼怕敵人,更不要輕視對手。

群處時守口,獨處時守心, 教父說「真正要做的事,對神明都不要講」,說話不說滿,做事要做足。

導讀:「很多人,因為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一直獨來獨往」你怎麼看?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因為人與人之間個體的差異,面對事情勢必會有自己不同的考量和選擇。

但我們不應該帶著偏見和「有色眼鏡」去區別對待他人,就像有些人他們不喜歡繁雜,一切都以簡單為主,歷經千帆更懂得平淡寧靜的快樂。

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和自己相處,而非融入喧囂的外在世界。

可能在你看來他們是孤傲的,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一直獨來獨往,殊不知這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

真實的情況是他們遵循自己的內心在踏實快樂地生活,獨來獨往是為了擺脫世俗的煩擾,過上清靜的生活。

左右他人的想法總是很難的,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劣勢,然後做好本分的事情,盡力而為,其他的便交給上天。

唯有擁有這份「清醒」,我們才能無悔於人生,活得精彩。

可能你在與某人打交道的時候,覺得他怎麼不懂人情世故啥的,對於這點你無需懊惱,常言道「一粒米養百種人」,我們能把握的只有自己而已。

只有不把個人偏見和想法凌駕於他人之上,我們才能看到生活的真相,然後洒脫地笑對生活,笑對人生。

在人世間修行,越經歷得多便越懂「赤子之心」的珍貴。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忙於生活,被工作纏繞,日子裡堆積了太多瑣碎繁雜的事物,這讓我們麻痹了心靈和擱淺了精神的追求。

更有甚者,忘記了生活的意義。

其實這些都是很不值得的,畢竟人生就僅有這麼一次,最重要的是「活得痛快」。

常想,知曉那麼多的人情世故就能更幸福嗎?

其實不然,人情世故雖是我們生活中與人打交道的通行證,但人情世故背後的真誠、善良、正直才更加珍貴,更能給予我們長久不熄的力量與堅韌。

可這並不是鼓吹我們擺脫「人情世故」而生存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而是讓我們學會放下偏見、成見去生活,這偏見也當然包括對深諳人情世故是「老滑頭」的偏見。

只有以端正的心態去看待人情世故,我們才有可能過上美好的人生。

以心換心,擺脫自傲和自卑

說到底,我們都生活在這個俗世中,既然是俗世,那就難免有很多人情世故和利益牽扯。

基本的一些人情世故我們是一定要學習和了解的,例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禮儀和受人恩惠要學會感恩還禮等。

如果他人幫助了你,你卻視而不見,一句「謝謝」都沒有,往後他人需要你給予幫助時,你擺擺手不管不顧,那著實說不過去,自然別人也覺得你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做人。

因此,只有了解和學習了一些必要的人情世故,我們才能走得更踏實和更遠。

以心換心,是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不要「不近人情」,一點「人情味」都沒有。

一味地獨來獨往,其實是違背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的,畢竟社會是合作型的,如今隨著各種分工的越加精細化,就更加講究「合作共贏」和合作型關係的建立。

多換位思考,通達人情,找到人與人之間的共性,我們的工作效率才會越高,才能更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事事無小事,用一顆善於觀察的心去生活

生活中,很多事由於我們的不重視,馬虎對待,導致事情的走向難以把握,最後把事情搞砸。

其實這些情況,我們都是可以盡力去避免的,要做到並不難,關鍵是要從生活的點滴中培養起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不懂人情世故,看似更洒脫地生活,其實不然,換個角度來看,可能是較為自私和懶惰。

對這個世界的人和事懶於觀察,也懶于思考,長此以往,是很容易陷入到與社會脫節,只存活在自己狹隘的個人世界裡的怪圈,這樣於我們人際圈子的建立和理想的實現毫無幫助。

人情世故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它就像一位在前面引路的老師,領著我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如果你只管獨來獨往,而不懂半點人情世故,那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你都極容易碰壁,到時候你就會感嘆生活怎麼這麼艱難,仿佛一切都在與你作對。

關於這些情況,但凡你在生活中用心觀察一點,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都說「得道者多助」,命運確實是青睞用心生活的人的,你要學會運用好自己的優勢,從而造就不凡的人生。

要培養正確的「俗世觀」,認清生活真相

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童話世界」,殘酷的生存法則時刻在提醒著我們不能任性,只有努力再努力,才可能把最美的夢實現。

既然是俗世,我們就不能活得太「自主」,即脫離世界的法則,枉顧實際行動情況而去「遺世獨立」。

這樣公然與世界對抗,與所有人為敵,最後受苦受累的只有自己,到時候把生活過得一團糟,可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聰明的人,早該看透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並以此來調整自己,使自己更加適應社會,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但變得聰明起來,這也不是叫我們變得勢利和處處和生活妥協,失去心中的那團「火」與熱忱。

而是告誡我們不要活得太「自我」,什麼都我行我素,這和目中無人也無甚大區別。對於這個世界,你當然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選擇的活法,但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不是壞事。

我們沒必要處處把懂得人情世故貼上「狗腿」的標籤,這樣最終禁錮的只有我們自己,連同陪葬的還有身邊那些關愛我們的人和本該擁有的幸福和追逐的夢想。

總之,人情世故這些東西本身沒有錯,選擇懂或不懂,那也是你的選擇。

但成年人做選擇就要擔起責任,不要太自私而枉顧身邊愛你人的感受。

當你思考完這些影響因素後,再去做出選擇,相信會更具有智慧和張力,也會讓你過得更踏實而無憾。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19d1839c4408c2b96ddbeb52aacf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