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村葡萄總產量3360噸,總產值達2750萬元,葡萄種植收入達10萬元以上的農戶38戶,5萬元至7萬元的農戶多達162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850元……
這是安寧市祿脿街道艾家營村開出的成績單,也是祿脿街道持續深化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生動反映。
2023年,祿脿街道緊緊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組織、文化、生態、產業多點發力,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紮實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雙融互促。
黨建引領
賡續民族團結「主根脈」
2023年12月,安寧市祿脿街道、易門縣六街街道、祿豐市土官鎮簽訂《祿脿街道、六街街道、土官鎮「三地」跨區域黨建聯建共建框架協議》,並以祿脿街道「三地」黨建聯建共建為核心,聯結祿豐市土官鎮、易門縣六街街道各行業領域黨組織形成「籽籽親」民族團結進步聯盟,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有效整合三地黨建資源,推動跨界治理、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建共享。
這是祿脿街道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
2023年
祿脿街道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鮮明主線,逐步形成「古驛紅帆,紅心鑄祿」的黨建思路,將民族宗教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擘畫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結合「十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納入一報告」制度,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街道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主題黨日」等重要內容,開展各類宣講學習30場次,並創新開展「鄰睦亭大家談」「石榴紅微分享」6場次,不斷增進廣大黨員幹部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文化交融
繁盛民族團結「連理枝」
「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與魂。」
2023年
祿脿街道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依託「我們的節日」活動平台,先後組織開展文藝匯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音樂思政課、紅石榴讀書會等各類主題交流活動13場次,舉辦「春節踩街」、葡萄文化旅遊節、花山節、火把節等特色活動,常態化開展升旗儀式、奏唱國歌活動,有力促進了各族群眾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增強了各族群眾對於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同時,街道組建海灣女子舞龍、大哨花燈、密馬龍蘆笙等各類文藝隊伍,開展「戲曲進鄉村」「文化大篷車」等活動,推動各民族文化互鑒交融、創新發展。
街道還以「IP+民族團結」打造宣傳教育新載體,立足轄區主要支柱葡萄產業,挖掘提煉「葡葡」「萄萄」IP形象,將共同體理念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宣傳形象,融入線上線下各種場景廣泛宣傳;在轄區顯著位置設置永久性宣傳標語、宣傳欄100餘塊,設置主題景觀小品25座,打造民族文化交流亭、連心橋等場點16個,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小廣場1個。
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各族群眾的生活中,引導轄區群眾「沉浸式」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共治共享
培育民族團結「同心樹」
大莊村是艾家營村委會轄區內的一個自然村,走進村內,水泥道路寬闊平整,家家戶戶窗明几淨,房前屋後鮮花開放,大莊水庫倒映著亭台古樹。一派水村山郭,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充滿詩情畫意,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祿脿街道各村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村莊整治規劃的真實寫照。
2023年
街道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支撐,依託「智慧祿脿」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將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發揮「民族團結+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多重功效,成立華雲村網格化多元共治驛站,履行政策宣傳、信息採集、隱患排查、糾紛調處、為民服務等職能職責。
通過集鎮建設以點帶面,聚焦設施配套、環境提升、基層治理,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綠化美化主次幹道600平方米,平整改造場地1500平方米,建設「口袋公園」3個,讓居民休閒娛樂有去處、健身散步有場地。
同時健全包村聯繫領導、小組幹部、保潔員三級網格管理,黨員幹部帶頭實行門前「三包」、清除房前屋後「五堆」、進村入戶開展文明行為宣傳勸導,廣泛發動村民開展轄區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宜居鄉村環境。
產業振興
澆灌民族團結「石榴花」
每年萬壽菊盛花期,走進祿脿街道密馬龍村,成片的萬壽菊為田野鋪滿了「橙裝」,微風襲來,身姿搖曳,與青山、藍天相映成趣;村民們穿梭在花海間採摘、打包、裝車、稱重……
一幅詩畫田園般的鄉村振興新「錢景」圖徐徐鋪展。
2023年
祿脿街道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將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以「一村一品」為主線,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支持密馬龍村發展「花海經濟」,推廣種植萬壽菊,萬壽菊種植面積達到了260餘畝,建設面積約100立方米的萬壽菊發酵池,以40元/噸的承租價格租給企業用於萬壽菊初加工發酵,形成「村級黨組織+公司+基地+黨員+農戶」產業鏈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創收約70萬元。
街道積極實施「旅遊+民族團結」文旅融合項目
組織舉辦葡萄文化旅遊節活動,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累計葡萄銷售額近400萬元,帶動轄區農家樂、餐飲業和土特產品銷售等營業額近250萬元。
支持艾家營村委會發展葡萄產業,實施集「保鮮+冷儲」為一體的冷庫項目,打造艾家營鄉街子,實現葡萄長途冷鏈運輸和錯季、錯峰銷售。
扶持阿箐沖彝族村實施特色鄉村旅遊、蘆竹養殖等多個產業項目。
祿脿街道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推動轄區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真正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成為現實。
全媒記者:楊宗艷(文)
圖片為資料圖
美編:魏圓 審核:白海 李艷梅
發布:安寧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