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一天的勞累之後,32歲的張女士(化姓)躺在空調房裡,一邊敷著從冰箱裡冷藏之後的冰面膜,一邊刷手機,結果迷迷糊糊睡著了,後來被冷醒後才將面膜揭掉。
第二天早上,她突然感覺臉部有些不對勁,左半邊臉麻木僵硬,刷牙的水順著嘴角直接漏出來,嘴巴歪了,眼睛也閉不上。
趕緊請假來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其患上 面癱,是由她 長期熬夜和敷冰面膜面部受寒所致。
這給很多喜歡在夏家把面膜放進冰箱裡冷藏的女性敲響警鐘!
「成都中醫藥大學國醫館教授、主任醫師梁繁榮」說到,長期熬夜,自身抵抗力較弱,然後又長時間對著空調、電風扇直吹頭部或者某個部位,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面癱。
「梁繁榮教授」接診過很多面癱患者,年齡最小的僅為出生幾天的嬰兒,年長者也有七八十歲的老人。 面癱是不分年齡的,從小到成年到老,都有可能。
什麼是面癱呢?
面癱以突發麵部麻木,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誘發因素可為感受風寒、病毒和自主神經功能不穩等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
西醫學稱面癱為:面神經炎或特發性面神經麻痹,造成的原因多種多樣。
面神經炎相當於中醫學的 「口僻」、「口眼歪斜」等,系祖國醫學 「中風症」範疇的中絡證,現代多稱為「面癱」。
面癱主要症狀有哪些?
面癱患者主要症狀有: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發涼、麻木、嘴唇不能閉合,流口水、流淚,不能皺額蹙眉,眼裂不能閉合或者閉合不全。 症狀在24-48小時達到高峰。
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分為 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受到了風寒風邪等,比如吹空調、電風扇、吹冷風受刺激從而形成的面癱。另外一種原因是病毒感染,特別是皰疹病毒,感染之後容易面癱。
中樞性面癱,大多伴有語言障礙、偏癱、偏身感覺障礙等症狀。通俗來講,就是 中風、腦出血、腦梗等。
面癱之後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 面癱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周圍性面癱比較常見,最常見的是受涼導致的患者,病情相對來說也比較輕微,如果 早期治療,一般一個月左右就能夠恢復。病毒感染的面癱稍微嚴重一點。
從事針灸臨床47年的 「梁繁榮教授」表示,針灸是治療面癱的好方法,具有 兩個顯著優勢:第一沒有副作用;第二也可以更好疏通經絡,作用於面神經局部,很快恢復。
如果面癱治療不及時,或者是面神經傷得很厲害,傷的部位也很深,這種就相對比較難,甚至有一小部分可能終生不治,也就是說可能一輩子口眼歪斜,流口水等。
有哪些人容易得面癱呢?
「梁繁榮教授」表示,面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小到出生幾天的嬰兒,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有可能。
尤其是那些長期熬夜,自身抵抗力比較弱的人,稍微受涼,就容易得面癱。
如果是在夏天,長期對著空調或者電風扇吹,而且一直對著頭部或者頭部某個部位,尤其是耳後,就特別容易導致面癱。
那些喜歡在空調下面睡覺的人,也屬於面癱的「危險」人群。
甚至,有時候戶外騎行,吹著湖邊或者江邊的冷風,都有可能出現面癱。
「梁繁榮教授」還接觸了一個特殊的患者,該患者腎功能衰竭,每周需要多次做血透,在近日家人送其血透的路上吹了冷風,加上抵抗力本來就較弱,也得了面癱。
生活中如何有效避免?
「梁繁榮教授」叮囑大家,一定要注意增強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不要太疲勞,不要熬夜。
吹空調或者吹電風扇的時候,千萬不要長時間對著頭部或者某個部位一直吹,特別是不能對著耳後一直吹。
千萬不要晚上直接睡在空調下面。
不要運動後或洗完熱水澡立刻吹風扇。
要注意冷熱變化過快。經常出入冷氣房間,一定要有個溫度過渡,比如先把溫度調高或先關掉空調,然後過段時間再出門。再進門的時候先把汗擦乾,也不要因為貪涼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室內外溫度最好不要超過8度。
「本期科普醫生」
點擊圖片進入「梁繁榮教授針灸科普工作室」,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文/編輯 | 十七 製圖 | 云云
責編 | 王歡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江蘇新聞、123rf等
直播預告
點擊圖片,預約直播
健康科普 看四川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