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請不要強X我的審美

2024-07-11   影探

解開我,最神秘的等待~

伴隨著一曲《美麗的神話》,《神話》續集《傳說》,在19年後終於定檔了。

上映前,片方打出最大噱頭——

「爆改成龍」「AI換臉,修復還原27歲成龍」

可萬萬沒想到,僅僅是點映口碑,「AI換臉的成龍」就一整個大翻車。

相對於官方給出的標籤,觀眾給出的標籤直接定性了這次翻車的嚴重程度:

「AI龍」「殭屍龍」「面癱龍」,甚至「成龍變雷龍」。

預告中藏著掖著,正片天雷滾滾

上映前,媒體預測本片票房在2-4.5億之間。

待到正式上映,媒體預測票房直接縮水到1-3億,又一「點映死」的新案例誕生了。

目前,本片口碑已出:

無外乎是,狗尾續貂,爛片坐實了。

@燈塔專業版

《傳說》製作班底還是延用《神話》老班底,導演/編劇唐季禮。

業界勞模龍叔,老當益壯,古稀之年還在打。

新角色:

紅顏靚女,古力娜扎,飾演異域風情俠女,一身戎裝舞風雪。

行走的流量收割機,張藝興,一身鎧甲,金甲羽箭勇沙場。

乍一看,其實還挺有《神話》當年英雄美人、忠義情貞的浪漫情懷。

片子質量到底如何?咱們嘮嘮——

「傳說」

A Legend

2024.7.10

01

《神話》續篇詐騙電影

故事發生在漢武帝時期。

當《美麗的神話》旋律一經奏起,便將人帶回了那熟悉的場景——

遼闊的原野與蒼茫的雪山。

在這似曾相識的音符下,似乎又能見到往昔的影子在飄動。

這些都在提示這部片子,就是《神話》的續篇。

可問題是嗎?

對此,導演唐季禮做出了回應:

「《傳說》不是《神話》的續集,只是因為自己喜歡穿越的題材,所以有了《傳說》。」

總結:

《神話》的BGM,《神話》的製作班底,《神話》的主演,《神話》的套路……但我們從沒有說過這是《神話》續集。

總之一句話:

我們賣的就是「雷碧」,不是「雪碧」,是觀眾自己想多了。

@小星湖愛電影

《傳說》的故事並不複雜。

結構上,還是延續了《神話》里古代與現代故事交叉進行。

現代的故事是

房教授(成龍 飾)在一次考古探險中意外發現了一塊神秘的薩滿古玉。

隨後便帶領助手王靖(張藝興 飾)等人去查找薩滿古玉的來龍去脈。

後來,經人介紹,他們認識了研究薩滿教的赫伯爾教授(李治廷 飾),可讓房教授等人沒想到的是,這位赫伯爾教授,其實對古玉有自己的私心,這讓整個事情變得更複雜了。

現代:房教授和助手王靖

在影片中,古玉、金鐲等精美的古代遺物,起到了意識穿梭的作用,通過「夢境」將古今跨越千年的故事連接起來。

在古代的故事中

房教授和王靖分別化身為勇猛的漢軍將領趙戰和華峻。

在遼闊的河西草原上,他們帶領騎兵部隊抵禦匈奴的侵襲,保衛著他們的家園,而赫伯爾教授則變成了心狠手辣的匈奴大王呼毒那。

古代:趙戰(房教授)、華峻(王靖)

除了打仗,趙戰(房教授)和匈奴公主夢雲(古力娜扎 飾)之間,也展開了一段悲壯而浪漫的戀情。

這其中,最令人心疼的是華峻(王靖)。

在現代,他是被同事欣然熱烈追求卻呆若木雞、不解風情的工作狂。

可到了古代,他則成了暖男備胎+純愛戰士。

02

請不要強X我的審美

*以下高能劇透*

早在《傳說》預告片一發布,就能看出,整部影片由內而外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山寨塑料感網大電影。

看完原片後,事實也誠然如此。

如果是抱著期待看《神話》續集的心情去看本片,完全可以省下一筆錢。

整體而言。

故事上扁平,套路過時,還是19年前《神話》的故事模版,文物、穿越、古代愛情、戰爭,現代戲和古裝戲太割裂了,各演各的,互不打擾。

人物塑造毫無弧光,每個角色的戲份都很平均,一時間都看不出誰是主角。

至於演技......

你敢信演的最好的竟然是馬?

配合度極高,讓跪就跪,讓蹬腿就蹬腿,讓摔絕對不站著,看見主人有難,一個健步就把同類撞殘。

特效更是一言難盡,一眼綠幕不說,還有點魂穿千禧年初的低劣古偶仙俠劇。

唯一亮點就是動作戲和戰爭大場面,實景拍攝,真實感爆棚。

總結:

一具華麗的外殼,一部風景極佳的爛片。

鑒於本片的故事線是現代和古代,咱們就按照這兩條線梳理一下各自的優缺點。

先來說說,現代戲的優點。

只有一個。

龍叔的敬業精神。

在冰窖里和李治廷對打,一大把年紀還在拼,這種敬業精神值得每個打工仔學習。

打戲特點,還是典型的成龍式功夫喜劇——

毫秒之間,‌上躥下跳、閃轉騰挪間邊打邊逃,見招拆招。

但這場戲也就幾分鐘而已。

至於,現代戲的缺點,可就太多了。

劇情稀碎,文本簡單,對劇情推進和發展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作用,更像是為了拍現代戲而拍現代戲。

欣然苦追王靖的戲份,就占了一半。

片子的笑料,也基本集中在兩人身上,可是效果賊尬。

比如,房教授貼心地給王靖一件棉服,意圖讓他有機會和坐在車頂的欣然單獨相處。

欣然說覺得冷,然後可憐巴巴地看了一眼王靖手裡的棉服。

誰知。

王靖說「房教授說的對,還真挺冷的。」

然後自己把棉服穿上了。

好吧,是有點搞笑,但這早已是上個世紀的直男段子了。

高情商:張藝興的天然呆氣質演的好好哦。

低情商:我不理解???

唯一覺得喜劇效果還做的不錯的是

房教授(趙戰)前世今生都傷在了肩上。

雷振(李晨 飾)的前世今生都傷在了腿。

PS:前世(古代),雷振是華峻(王靖)的愛駒。

這前世今生的宿命感哦。

還有,賈冰最後客串亮相,看著冰窟窿眼裡的成龍,來了一句:

「老弟,你是怎麼進去的呢?」

「你要游向哪裡?」

嗯,賈冰確實自帶喜感。

但誰能給我解釋解釋,幾代人都找不到的聖地,賈冰怎麼就輕易的找到,還在這冰天雪地里野釣???

剩下的一半,就是講古玉的故事,然後做夢。

單拎出來現代戲就是這些,你敢相信,投資3.48億的大製作(數據來源《好萊塢報道者》),故事還能這么兒戲?

哎,它還真就這么兒戲。

有網友給現代戲配了一個「高逼格」的名字

「一出現代輕喜劇」。

相比於現代戲的拉垮,古裝戲多少還能強一丟丟。

既然是漢武帝時期對抗匈奴,戰爭大場面自然少不了。

一句「鐵甲閃光,戰馬長嘶,斬盡敵軍,‌揮灑豪情」來形容《傳說》的戰爭場面,毫不為過。

眾所周知,在當下的電影產業中,大規模戰爭場景通常依賴於高級的數字製作技術,觀眾們也已經逐漸習慣了這種通過計算機生成的大軍。

但是,《傳說》打破了常態,製片團隊選擇了一種傳統且富有挑戰性的方法——

直接動員了1200名騎兵和近萬匹精心挑選的優秀戰馬,親自上陣拍攝漢軍與匈奴的戰鬥場面。

實景實馬,在廣闊的野外地帶展開,戰馬如同潮水般翻滾,馬蹄激起的塵埃和風聲,視覺效果極佳。

但,雖有真實感,卻並沒有營造出戰場氣勢恢宏的氛圍感和畫質上的歷史感。

真實感爆棚的的戰鬥場面,自然也少不了雄偉壯麗的大好河山加持。

全片採用實景拍攝,絕大多數鏡頭都在新疆昭蘇取景,那裡的自然風光堪稱世外桃源——

從蒼涼的戈壁到雄偉的山川,從金色的落日到晶瑩的雪景,每一幀都美得令人窒息。

尤其是天馬浴河,成群的駿馬在水中奔騰,濺起層層水花,生動的自然力量,也帶有一抹幻想般的美麗。

但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觀眾想看的是精彩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如果真想看壯闊的景象,為什麼不去隔壁點播一集《動物世界》?

所以,無論是大場面還是大好河山,單獨看,一個字,絕~

但要是放在片子裡,並沒有拉高整部影片的質量。

至於動作戲。

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動作乾淨利落,但要說程度非常精彩,倒真不至於。

畢竟片子整體太劣質了,矬子裡拔將軍,只有場面、動作和場景還看得過去。

單拎出來古裝部分,在劇情結構上相較於現代戲更為完整,講述了大戰匈奴以及勝利後,夢雲和華峻為救中毒的趙戰,先後尋求解藥,慷慨赴死的故事。

但其中的邏輯,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比如,為什麼讓已經受傷的一人一馬去尋找解藥?

換成個四肢健全的組合去不行嗎?

本來就是一級傷員,天氣還惡劣,萬一人和馬死在路上了,怎麼辦?

哦,為了古代人捨生忘死的家國情懷,必須把主角全寫死才行是吧?

「我踏媽謝謝您嘞,我還想多活幾天。」

強行煽情,越煽情越尬,觀眾根本get不到情的感染力。

尤其是「AI龍」抱著華峻遺體哭時。

嗯......我瞎了。

在愛情線的處理上,過於陳詞濫調,一見鍾情的戲碼,外搭個吃苦受累的純愛戰士。

壓根也沒幾場戲表現愛情,還硬是強行投喂給觀眾。

況且,古力娜扎和「27歲AI成龍」一點CP感都沒有。

如果將現代和古代兩條線相結合,故事整個就一負分。

尤其是影片前半部分,經常性的打斷故事,老是將現代戲和古裝戲來回穿插,導致敘事節奏混亂,到了後半部分,主要聚焦於古代戲,稍微好點,至少沒那麼稀碎和跳躍。

而且,兩個時空的故事線聯繫過於薄弱,沒有有效延續,這點,與《神話》在敘事上的巧妙構建相比明顯遜色。

審美降級。

從預告片就能看出本片在審美上,追求的是千禧年初低劣古偶仙俠劇的色彩風格——

一種過時且製作粗糙的五顏六色「blingbling」山寨最炫民族風。

特別是在劇終的一幕:

趙戰抱著死去的夢雲,騎馬飛奔的場景。

馬跑過的地方,布滿了「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大色塊,五顏六色,土裡土氣,搭配上美聲飆高音的bgm,瞬間讓電影院變成了卡拉OK現場。

我的審美瞬間被強姦了,誰懂這種痛?

五顏六色的燈光VS五顏六色的電影配色

這個海報,就是其中一幕場景,可自行將上下兩張圖腦補

當然,古裝部分最大的槽(噱)點(頭),必須也只能是

成龍AI換臉,滿滿的表情包即視感,從頭到尾都是微笑唇。

最後,咱們就本片「AI換臉」引起的巨大爭議,好好聊聊。

03

雷龍?

《傳說》最開始宣發噱頭就是「AI換臉」。

開場白就是,用AI技術讓成龍回到青春時代,讓他能重現年輕時的英姿。

名頭有多大,摔得就有多狠。

其實,用AI換臉,在很多電影里都使用過,比如:

《愛爾蘭人》里的德尼羅

《流浪地球》的劉德華

都是技術加持下的青春再現,且並不影響整體的觀影感受。

反觀《傳說》,宣傳時沒少吹噓AI的威力,結果給觀眾的感覺卻是一股子濃濃的「假大空」。

我們必須承認,電影採用AI技術對演員臉部進行替換,這一嘗試的確前衛。

但問題也很多。

對觀眾而言,在視覺協調性上就很失真。

通過AI修飾的臉,看著就是一種奇妙的違和感。

儘管換上了成龍的臉,但演員的身體語言和表情卻完全是另一回事,這就使得整體感覺十分突兀。

如果影片中的」AI成龍」只是短暫出現,觀眾或許還能接受這種技術實驗性的嘗試。

可讓AI當主角,觀眾就很容易出戲,甚至有被「雷」到的感覺。

這個時候就不光是電影技術的問題,純粹是在考驗觀眾的忍耐力。

最重要的是,這難道不是詐騙,不尊重觀眾嗎?

對觀眾來說,明白電影里「什麼是真的」,至關重要。

人們買票是想看什麼是動人的表演和自己喜歡的演員,不是去看某個高級的電腦程式在那兒瞎忙活。

這點,還是劉德華說到在理:

「不光是你要換一個臉像不像,還有表演,因為它不是外形,也不是動作,它是態度。」

對於AI技術的使用,本片的AI技術在捕捉和再現面部細節及表情上的不足,這也導致了角色的表情看起來模糊且極其不自然。

遠景看時,沒什麼大問題,一旦到了近景,眼睛不聚焦,鼻子對上了嘴巴,角色既像假人又不完全像,整個一幅「鬼打牆」。

尤其是片中被全網詬病的哭戲。

嗯......怎麼形容呢?

眼睛不知道在瞅哪裡,嘴角上揚,謎之微笑。

就單拎出來,絕對可以入圍年度最雷喜劇片段。

對於演員而言,使用AI技術處理他們的形象,也引發了嚴重的形象權和職業道德問題。(演員本身親力親為表演除外)

當演員的臉面可以授權給技術使用,而真實的身體和表演則由他人完成時,這種做法毫無疑問,減損了演員個人的藝術價值和尊嚴,削弱了演員與角色之間的真實連接。

試想,如此技術日後要是普及和潛在濫用,對影視作品影響多大?

可能會徹底改變影視作品的本質,將其從人類情感的真實表達轉變為技術驅動的視覺產品。

這種變化對於觀眾的接受程度和行業的未來發展,無疑是一大挑戰。

各位,你們能接受嗎?(歡迎評論區走一波)

總的來說。

《傳說》所謂的「AI換臉」,全程科技與狠活,人情味徹底喪失。

雖然標榜自己是《神話》的續集,但在劇情連接上與前作根本沒關係,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電影存在。

試圖通過引入《神話》中的女主金喜善作短暫客串,再次播放《美麗的神話》來喚起觀眾的情感記憶,但這種做法只會令人厭惡,強行割一波韭菜。

如果真的想要打動粉絲,製作團隊應該投入更多心力去打造一個內容上更緊密連接《神話》的續集,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聯繫。

即便《傳說》的視覺效果和動作設計讓人難以簡單地將其歸類為爛片,但劇情的稀薄、AI換臉的嚴重缺陷以及對前作情懷的粗糙利用,又讓人難以完全認可。

這樣的作品,給人一種既不想完全否定其努力,又難以完全接受其成果的矛盾感受。

只能說。

《傳說》,成也爛,敗也爛。



2024/07/11

監製:探長

Supervisor: Tan Zhang

編輯:小探

Editor: Xiao Tan

豆瓣:影探

Douban

微博:影探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