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首腦訪華後,美財長商務部長等高層尋求訪華,中方不給台階下

2023-03-09   軍事評論

原標題:多國首腦訪華後,美財長商務部長等高層尋求訪華,中方不給台階下

據環球網報道,2023年以來菲律賓、伊朗、白俄羅斯等多國首腦先後訪華,見證中國外交新的發展篇章,多國首腦訪華後,美國財長、商務部長等美政府高層同樣尋求訪華。美國財長耶倫上月8日聲稱,同華進行經濟、金融交流事關重大,具體的訪華日程尚未確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日則稱,可能在今年對華展開訪問。對雷蒙多的言論,中方不給台階下。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中方已關注到相關消息,但還未收到美方發出的商務部長訪華提議,中美雙方進行商務高層對話意義顯著,對雷蒙多部長的訪華中方願敞開大門,中方會持續基於對話處理中美關切問題,促進中美合作的務實展開。

美國國務卿、商務部長、財政部長都已透露過尋求訪華的消息,目前均未成行,美國防長則透露稱,中方拒接電話,讓人遺憾。中美高層對話的暫時不順暢,是美方不知收斂的對華敵視動作所致,如氣球事件中,美方不顧全球探空氣球的基本技術屬性、飛行屬性,執意大肆炒作濫用武力抹黑中國,致使中美外交關係、軍事關係受損。商務領域,美國肆意揮動制裁大棒,僅近期便無端制裁浪潮信息等28家中國科技企業,中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不容美方侵害,中方將讓美方承擔相對等後果。而財政領域,美國一方面要求中國接盤美債,一方面在多個場合威脅沒收中國在美資產,美國的肆意妄為也在創傷中美金融互信,美國的種種做法,使得中美雙方各領域對話難以有效展開,由此帶來的中方對美方不予配合、強力反制後果,純屬美方自作自受。

同時在台海這一中國核心利益區域,美國派遣偵察機穿航台海、推動新6.19億美元軍售、美國國務卿公開渲染干涉台海等動作,在使中美關係進入新的下行周期,中國外長秦剛日前警告美方,台海局勢處置失當,中美關係要地動山搖,任何外部勢力都不要妄想阻斷兩岸統一進程,中國憲法、反國家分裂法已對此明確規定。中方的正告,美方應該看得懂,中美兩國經貿去年達到7500億美元,中國手中尚持有約8700億美債,中美在氣變等全球事項上有著大量合作空間,兩國關係互利共贏發展的屬性仍存,但美方如一意要在台海生事,中美關係便只能陷入一輪又一輪的惡化中,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均由美方承擔。

2023年是中國外交持續取得碩果的一年,菲律賓總統年初訪華與華達成14項新合作內容,並為中菲南海分歧的管控建立外交部直連機制,中菲兩國這一行動,增加了南海穩定局面的「厚度」,為南海局勢在曲折中達成更大穩態奠定基礎。而伊朗總統訪華後,中伊4000億美元投資合作協定被有效充實,中伊兩國的持續走近,在改寫歐亞整體安全局勢的樣貌,同時為中國企業出海打開新空間、為中國能源安全增添新保障。白俄羅斯總統訪華則使中白全天候關係實至名歸,中白兩國在以中國技術助推白工業升級、強化安全合作等方面達成一致,伊朗、白俄羅斯兩國也均在實施加入上合的法律程序。

中國的發展成果在對全球各國形成普惠效應,中國的朋友遍天下,多邊主義時代勢必到來。這一過程中,美方如仍抱持霸權偏見,操弄「讓別國無路可走」的老路,勢必陷入越加的孤立之中。零和博弈與冷戰思維,早該被拋進歷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