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A庫存管理一直是亞馬遜運營中的核心之一,它影響著整個物流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更好地進行庫存管理,是開啟大賣之路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運營都會經歷這兩個問題:斷貨、滯銷。
產品銷量太好,沒有及時補貨導致斷貨,Listing排名下降,被同行反超,即使後面補上貨,排名也難上來。
產品銷售不動,導致庫存積壓,如不及時清理庫存,將會產生長期倉儲費,增加成本支出。
因此,怎麼備貨成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店鋪利潤。
所以,今天小G為大家詳細講解穩定期產品、新品期,如何做到精細化庫存管理,進階亞馬遜跨境物流技能,穩定連結銷量,提高資金的流轉率,儘可能避免庫存風險。
穩定期備貨
對於FBA賣家來說,其FBA庫存是主要的銷量來源,一旦你的連結面臨斷貨,對於銷量和排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其次,在選擇FBA補貨方式上,頭程和貨件入庫的時間會受到影響。根據以上的因素,我們可以採取一個有安全庫存的定量採購策略。
產品穩定期的備貨量一般以月銷量作為標準,數量約控制在月銷量的1.2倍至1.5倍。這個階段需要理性看待,大肆的備貨會造成庫存積壓。同時,賣家也需要保證倉庫的安全庫存,讓庫存同樣處於可控的穩定階段。
假設固定採購數量為X,以下可得:
安全庫存 = (預計最大消耗量 - 30天日均銷售量) x 採購提前期
訂貨點 = 30天日均銷售數量 x (採購提前期 + FBA頭程天數) + 安全庫存
舉例:假設賣家A的FBA日均銷量為25,預計最大銷量為40,採購提前提前期為5天,FBA頭程數為12天,現有庫存268件,可得:
安全庫存 = (40-25) × 5 = 75件
訂貨點 = 25 × (5+12) + 75 = 500件
雖然現有庫存高於安全庫存,但是已經遠低於訂貨點。此時就需要及時備貨,以此類推。
提問:產品數量多,針對不同產品,要如何精準算出不同階段的備貨量?
現實中,賣家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很多,比如:最近3天、7天,14天的日均銷量、現有庫存情況、產品採購時間、快遞到公司的時間、倉庫打包時間、FBA頭程時間、亞馬遜倉庫人員接收的時間等......
當賣家知道了這些數據之後,會發現科學備貨將成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繁瑣耗時的數據統計分析過程,讓很多賣家最終都無法堅持下去。
小G推薦一個實用技巧,利用積加ERP智能補貨功能,賣家可以根據自身供應鏈各個不同參數和產品實際銷售情況,計算出理想庫存量,從而來優化庫存成本,提高供應鏈的協同效率,規避斷貨、冗餘風險。
產品交期、目標庫存天數、銷售情況、物流方式、目標庫存量、日均銷售、周轉情況、現有庫存量、庫齡情況、移庫情況、日均退貨等數據一清二楚。賣家僅需根據店鋪實際情況設置好必要的參數,積加ERP系統就能根據參數以及產品銷售情況計算出理想的庫存量。
新產品備貨
對於新產品的連結,本身就具備不穩定性,所以傳統的備貨方式並不是適合。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判斷該連結未來的銷量情況。如果是爆款連結,則可以採用定量採購方式備貨。
設存在固定採購周期Y,則可以計算:
採購數量 = (Y + 入庫天數) x 30天日均銷售量 – 採購未入庫 - 庫存數量
舉例:假設賣家B的新產品日均銷量為50,固定採購周期為10天,入庫天數為15天(生產周期+FBA頭程數),採購未入庫數量為500件,現有庫存數量為250件,可得:
採購數量 = (10 + 15) x 50 – 500 - 250 = 500件
以此類推!如果覺得計算很麻煩,那麼可以用上面說到的積加ERP的智能補貨功能,科學補貨備貨。
總之,對於亞馬遜賣家而言,庫存管理也是關乎利潤率的重要環節。通過數據化的方式合理控制庫存,是走向大賣過程中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