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熱,只有更熱!2024年要有準備了,地球1.5度臨界點或突破

2023-12-31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沒有最熱,只有更熱!2024年要有準備了,地球1.5度臨界點或突破

2023年全球迎來了「最暖」的一年,結果這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因為更熱還在後面。

所以,這也讓很多人想到了,地球的狀態已經達到了極端性的狀態,地球在不斷觸發「警報」,人類真的應該加速移民火星嗎?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沒有別的選項,這的確是令人擔憂的一幕,那2024年又會怎麼樣,下面就詳細給大家來看看吧。

2023年成最暖一年,這沒有什麼爭議

的確,地球的氣候變化極端化是顯而易見的事情,2023年全球都遭遇了極端性的氣候影響,什麼40度,50度的高溫都在世界各地出現,你要是還說地球的氣候沒有改變的話,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地球氣候演變之下,人類看到的極端性氣候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當然,這不是「亂說」,而是有實際性的數據說明。

比如:2023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991年至2020年同月份的平均氣溫高出了0.5攝氏度,也大大超過了2019年6月的平均氣溫高點。

7月,全球氣溫比NASA記錄的其他7月平均溫度高0.24℃,比1951—1980年的7月平均溫度高1.18℃等等,這些都是創造了最熱的月份。

而且在2023年11月,世界氣象組也發布了數據,截止2023年10月底的數據顯示,今年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基線高出約1.4℃。

看到沒?差點就突破了1.5度氣候升溫的「臨界點」了。

所以,這2023年成為最暖的一年,這完全是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單獨從我國的夏季氣候變化來看, 也是創造了歷史。

2023年夏季(6-8月),全球陸地平均氣溫15.2℃,較同期氣候平均(14.7℃)偏高0.6℃,為1961年以來氣溫第3高的夏季。

6-8月,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平均氣溫為22.0℃,較常年同期(22.3℃)偏高0.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僅次於2022年夏季(22.3 ℃)。

所以,全球最暖已經是沒有爭論的,還有人說不熱的話,那真的需要看下「數據說話」,而不是根據自己短期,體感上的溫度變化,似乎沒有那麼熱一樣來說明,這完全是兩碼事情,這就是2023年的情況。

2024年或更熱!1.5度臨界點或突破

沒錯,看到2023年的地球變化,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的變暖的發展沒有任何的爭議。

全球變暖的持續發展,也會觸發更熱的氣候。而且在2023年之中,還有大家說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這種氣候現象的影響也在推動之後。

根據新監測數據顯示,在2023年9月到11月,厄爾尼諾的ONI 異常平均指數已經達到了1.8度,其中11月還達到了2度的狀態。

而令人擔憂的是,更多的數據顯示,它會在 2.0 °C 或以上的溫度下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以達到「歷史上最強」的狀態,也就是說厄爾尼諾可能會再次達到一個巔峰,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會進一步推動氣候的轉變,而從歷史性的數據來看,只出現過4次這樣的情況。

分別為1972–73 年(2.1 °C) )、1982–83 (2.2 °C)、1997–98 (2.4 °C) 和 2015–16 (2.6 °C)。

所以,這意味著有可能會出現在冬季發展出新一輪的極端值。

不過,這是NOAA給出的數據,而我國依然保持它發展在2024年春季狀態,到底還會不會有更大的改變,需要進一步觀察。

但是,從厄爾尼諾本身的效應來講,通常在後面一年影響會更加明顯,所以2023年不算熱,2024年可能更熱,也就是2024年厄爾尼諾效應會更強,這也是為什麼說2024年可能會成為最熱一年的原因。

厄爾尼諾+全球變暖「雙重效應」,那真的就是「熱上熱」「更火熱」的模式。甚至有機率突破1.5度——人類建立之下的臨界點。

這回頭來看,世界氣象組織說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機率達到98%,這看來2024年就有可能被突破,這也說明了,未來將會轉變為「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人類沒有辦法了,只能加速火星移民?

的確,對於地球的變化來說,科學界也在瞄準「火星」,說將火星打造成為第二球,也是建立在了部分的「地球氣候問題」上,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辦法,只能加速火星移民嗎?

對於火星來說,的確未來可能成為「第二地球」,但是,火星要想居住下來,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可能是需要「數百年」的時間。

因為火星沒有辦法進行居住,需要進行改造之後才可以居住,那麼在這數百年之中,人類要想讓地球不出現更加極端化的狀態,那唯一的選擇只有是——保護地球。

所以,人類沒得其他選擇,就算是未來要加速前往火星,但依照地球的變化角度來講,可能在火星還沒有改造回來前,地球就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

所以,加速前往火星,還不如從地球保護起,至少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講,是不太現實的。

首先人類還沒有辦法抵達火星,到了火星要建立火星城市才行,然後人可以居住下來,才有辦法進行改造,這一系列的事情要想完美地做到,這怕是數百年的時間都難以讓火星變成一個穩定,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

所以,保護地球,維護地球的生態系統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人類真的應該加速了。

在氣候變化之下,如果地球的氣候臨界點也被快速突破,那真的就更加難逆轉了。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也再次發出了說明,5個地球氣候臨界點在顯示出傾斜的跡象——主要包含分別為:

格陵蘭島冰蓋的消亡、南極洲冰架的全面崩塌、永久凍土層的大範圍融化、溫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以及北大西洋大氣環流的崩潰。

同時,科學家西娜·洛里亞尼警告稱,還有3個可能就會快速加入——分別為紅樹林、海草草甸以及北方高緯度地區森林的大規模消亡。

所以,一旦這8個氣候臨界點被徹底突破之後,人類氣候將會變得更加極端化。

從趨勢來看,2024年就有可能突破這些部分界限,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人類沒得選項,保護地球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世界應該共同來保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3e8f3514b0c5a0f000ea95e16c561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