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千錘方得一鍋好湯,蕃茄湯鍋如何在成都逆襲?

2019-12-09     餐飲創業首選

百鍊千錘方得一鍋好湯

每一位餐飲創業者,也許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創業路上,不但要做正確的事,還要正確地做事。

挫折,也算是一種財富,吸取經驗教訓,修正前進方向,才能讓結果變得越來越好。

「蕃茄述」的創始人之一肖治鏞,就是一位歷經坎坷的餐飲人,從他的創業經歷當中,大家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發。

投身餐飲屢敗屢戰

肖治鏞讀書時一直是學霸,高考成績全班第一,大學本科畢業後,又攻讀了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德仁堂做行政,後轉入旗下的餐飲公司管理門店。

那是他首次接觸餐飲, 初入社會,空降而去的他缺少管理經驗,服不了眾,剛開始那半年可以說是四處碰壁,苦不堪言。

他不恥下問,在前輩的幫助引導下,把平時所學知識用到了餐飲管理當中, 業績終於做了起來。

雖然肖治鏞工作出色,但不太懂人情世故和靈活變通,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在一次人事變動中, 他「 下課」了。

離開德仁堂後,他進了一家經營高爾夫、馬術等高端運動的外企任高管。一段時間後,他又對朝九晚五的工作產生了厭倦,他發現自己還是對餐飲感興趣,於是辭職創業。

那幾年,肖治鏞開過火鍋店、串串香、中餐館,結果都以失敗告終,最後負債纍纍。

屢敗屢戰,肖治鏞對餐飲還是沒有絕望。2016年,他結識了成都的幾位餐飲大佬,幾個人一起合作開創了一個新品牌:留香記,他負責管理。

他們分析:雖然麻辣火鍋在成都餐飲市場占有絕對優勢,但像連鍋湯、骨頭湯鍋、蹺腳牛肉、菌湯等口味清淡的湯鍋,也有一席之地。火鍋行業競爭激烈,與其在紅海中搏擊,不如在藍海里遨遊。

因此,他們決定另闢蹊徑,走清鮮路線,而留香記是當時成都首家以番茄湯鍋為主打的店。

「從骨頭湯到菌湯,清鮮湯鍋作為麻辣火鍋的補充,一直有市場,我們堅信番茄湯鍋能夠站穩腳跟。」肖治鏞對這種「卡位」的藍海市場定位充滿信心,加之背後還有經驗豐富的餐飲大佬支持,因此他對這次創業信心滿滿。

不過,現實又給了他當頭一棒。從2016 年8 月7 日到2016 年9 月26日,僅試營業的這40 多天就虧了30萬,全體股東增資了兩次,他懵了,因為這次開店的錢全是借來的。

是市場不接受,還是自身經營有問題?肖治鏞開始反省,最後總結出三點原因,一是過於浮躁和自信,開業就想掙錢;二是菜品不穩定,一直在調整改進;三是沒做任何營銷,專業賣番茄湯這一信息沒傳遞出去。

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股東們迅速調動資源,開展了各種營銷活動,正式開業後,留香記一炮而紅。「進入十月份後,吃湯鍋的人多起來,當時的營銷宣傳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讓我們扭轉了劣勢。

不過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我們內部的團結,沒有相互埋怨,大家齊心協力,各自發揮優勢。」肖治鏞如此總結。

再接再厲再創新店

因為市政規劃,留香記所在的區域被列入拆遷計劃,剛培養起來的番茄湯鍋品牌不能就此中斷。

於是從2017年初,肖治鏞就開始另尋新址開店。最後他在江漢路找到了一個鋪面,可請同行參考時,全都異口同聲地說那地方是「死口岸」,不適合做餐飲—— 處於新華大道江漢路段的路口,車輛都是快速駛過, 不容易停下來;獨門獨戶,周邊沒有餐飲氛圍,因此大家勸他放棄。

肖治鏞說:「當時投資這家新店,擔了非常大的風險,為了籌集資金,我把房子賣了。另一個合伙人是廚師長,也把給兒子買房的錢拿來投資,大家都是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成功可不是單靠一股拼勁,肖治鏞還是經過了詳實的分析:一是房東同意參與入股,同時還給出了三個月的免租期;二是留香記的扭虧為盈,讓他們對番茄湯鍋這個項目充滿了信心;三是兩店(在西安北路同時選址開店) 同開,能提高品牌勢能,相互補充。

新品牌取名蕃茄述,是為了突出番茄主題,述,是好吃的番茄湯鍋會說話之意。「不吃火鍋就喝番茄湯,喝番茄湯就到蕃茄述,蕃茄述,好湯自然來。」這是他們梳理出的新定位——不斷突出番茄湯鍋主題,強化自己的品牌屬性。

番茄湯熬制過程

1.雲南石頭番

2.切塊

3.炒制

4.熬湯

2017 年8 月,蕃茄述正式開業,生意超出所有人的意料,僅十個月,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資,還陸續開了多家分店。

對於蕃茄述的成功,肖治鏞也總結了兩點原因,第一是有留香記的鋪墊,番茄湯鍋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培養出一批固定的消費群體。第二還是在於股東團結,「一天不盈利,一天不拿工資,奉獻精神對創業團隊來說,太重要了」。

番茄海鮮鍋

雖然現在生意穩定,但肖治鏞一刻也不敢鬆懈。「壓力大呀,每天一睜眼,就有一百多號人要吃飯,不努力不行,開店創業,不能只想著自己掙錢,還要想到整個團隊,這樣的企業才有活力和闖勁……

在開新店時,我們會分一些股份給主要管理人員,只有成為合伙人,利益捆綁在一起,大家的幹勁才會高漲。」

合理搭配不斷調整

蕃茄述在留香記的基礎上,更突出了番茄湯鍋的主題。店門口擺著幾筐紅艷艷的番茄, 店堂里還有一棵「番茄樹」。

他們選用雲南的石頭番茄,番茄湯都是每天現熬。早上,後廚往一個大桶里放入雞骨架、棒子骨等熬制底湯。番茄先用開水燙後去皮,剁成塊,再入鍋與薑片、蒜瓣一起炒至翻沙,然後才和底湯一起熬成濃郁的番茄湯,平均每鍋湯要用掉近5斤番茄。

番茄湯底熬好後,可跟煮熟的牛腩、牛尾、排骨、海鮮等主料組合成不同鍋底。鍋底里除了主料外,還加有肉丸、麵筋等配料。上桌燒開後,客人邊吃鍋里的原料,還可以點烏魚片、肥牛片、山藥片、藕片、銀針菇等葷素料燙食。

蕃茄述的廚房團隊來自成都的銀杏和廊橋,涼菜與熱菜的搭配獨具匠心,像脆皮烤雞、炭烤肉、泡鳳爪、涼拌花甲等菜,在器皿和裝盤上都花了很多心思,肖治鏞說現在菜不光要好吃,還要有傳播點。

「所以像烤雞要罩一個鳥籠,花甲要放點乾冰……這些在私房菜館或中高檔酒樓常見的噱頭,出現在我們這類家庭消費的小店裡,客人往往更願意拍照傳播。」

不管是留香記,還是蕃茄述,最初都定義為湯鍋館,鼓勵客人用番茄鍋底來燙菜,為數不多的冷熱菜僅僅是配角。

現在,他們的經營思路有所改變:弱化湯鍋館主題,變為以湯鍋為主打的中餐館。番茄湯鍋只是一道必點的湯菜,提示客人多喝湯,少燙菜,多點菜。

多點菜倒不是為了提高人均消費,而是為了豐富口味。畢竟對四川人來說,番茄湯鍋偏清淡,客人的消費頻次不會太高。

因此,後廚開發了竹籤烤魚、香辣耗兒魚、一桶麻鴨、農家酸菜燒鵝、油燜田螺等口味偏重的菜肴。

「我們的菜單更新快,除了幾道主打菜,其他的都實行末尾淘汰制。番茄湯鍋把人吸引進來, 但搭配冷熱菜,又形成了口味上的反差,久吃不厭……至少從目前來看,這種策略是成功的。」肖治鏞比較滿意這種調整。

部分特色菜品

竹籤烤魚

製法:

1.把藕片和土豆粉放入開水鍋里汆一水,撈出瀝水後,放缽里墊底。

2.把凈魚肉片成厚片,加鹽、料酒、姜蔥汁、生粉等腌入味後,用竹籤穿起來,再放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金黃酥脆,撈出來瀝油後,放缽里待用。

3.鍋里放泡椒油燒熱,依次投入干辣椒節、干紅花椒、蒜瓣、薑片和泡紅尖椒節炒香出味後,摻少許鮮湯,加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起鍋澆在缽中魚片上面,最後撒入蔥花即成。

火爆脆腸

製法:

1.把脆腸治凈,切深約3/4的一字花刀,然後入熱油鍋滑熟待用。

2.鍋里放泡椒油燒熱,下薑片、蒜片、野山椒、鮮青花椒和子彈頭泡椒炒香出味後,下脆腸一起翻炒,其間加鹽、雞精、胡椒粉,起鍋前放入黃瓜條,裝盤後以香菜點綴即成。

農家酸菜燒鵝

製法:

1.鵝肉斬成塊,沖洗凈後瀝水。鍋里放油燒熱,下薑片、蒜片、酸菜、郫縣豆瓣和少許香料炒香,然後下鵝肉塊和料酒一起煸出味,摻水後,用小火燒至軟熟待用。另把高原帶皮小土豆放進高壓鍋,壓至軟熟待用。

2.鍋里放油燒熱,分別投入干辣椒節、干紅花椒、泡薑片、酸菜片、蔥節和蒜瓣炒香,再下燒好的鵝肉、壓好的小土豆一起翻炒勻,加少許壓鵝肉的原湯稍微燒一下,加鹽、雞精、胡椒粉等,撒入蔥花即可出鍋裝盤。

香辣耗兒魚

製法:

1.鍋里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腌好味的小耗兒魚炸至表面金黃酥脆內里熟透後,撈出來瀝油待用。另下入土豆條,也炸至金黃酥脆。

2.鍋里放香料油燒熱,下干辣椒節、干紅花椒和蔥節熗香後,下炸好的耗兒魚和土豆條一起翻炒,其間加少許鹽和雞精,等撒入蔥花炒勻後,裝盤撒上熟芝麻即成。

脆皮烤雞

作者:九吃

來源:四川烹飪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3QT-G4BMH2_cNUghY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