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瓶頸通常都在瓶子的頂端」。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展現出比它的最高主管更宏偉的願景和更卓越的績效。簡單一點說:老闆就是企業的天花板,企業能走多遠,是由老闆的能力和心胸決定的。所謂的「格局」就是這個意思。
大多數餐飲老闆缺乏:品牌思維、周密計劃的工作作風、嚴格的流程管理習慣、把工作層層分解到位、不斷督促執行單位落實計劃的秉性。他們猶如過去的土匪:老子天下第一,生於青萍之末,長於江湖之野,衝出山寨掠財,碰壁拐彎,見縫就鑽。
大多數餐飲老闆的企業註定會被淘汰,他們的成功只是碰巧遇到了機會,他們大多是通過「信息不對稱,模仿,山寨,低價」,甚至是鑽制度和政策的漏洞,從而獲得財富。他們大多不知道什麼是品牌,什麼是管理,什麼是戰略。他們自以為是,不學無術,不守規則,急功近利,他們心胸狹獈,眼光短淺,不願意學習,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正在試圖在日益殘酷的競爭中掙扎。正因為他們身上的惡習太多,才令餐廳倒閉。他們大部分都有這七大惡習,分別是:
第一條:自以為是
成語解釋: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形容主觀,不虛心。【近義詞】一意孤行、執迷不悟、夜郎自大、心高氣傲、剛愎自用
今天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是—個知識迅速更新的時代,企業老闆必須努力學習,才不會被淘汰,如果自以為是,不肯改變的習慣不改變,企業倒閉的日子遲早會來。
第二條:不懂尊重
不會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德國]席勒-著名詩人
大多數餐飲老闆不懂得尊重別人,尤其是對員工,缺乏基本的尊重。 這種老闆所不明白:尊重別人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最好方法. 尊重員工才能贏得員工,才能留住員工,員工流失,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得不到尊重。奉勸那些自以為是、成天只會說大話、罵人、說髒話、不懂尊重別人的餐飲老闆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尊重自己。
第三條:不學無術
大多數餐飲老闆不願意學習。不讀書,不看報,不看電視,不上網。在他們看來,學習只是為了裝點門面罷了,認識一些人脈而已。即使花錢讀個什麼BA,也是找幾個發財的機會而已。由於長期沉溺於小圈子,信息封閉,知識結構老化,最終的命運就是被市場淘汰。 絕大多數餐飲老闆說不清楚「我是誰」。老闆是一個企業的最高主管。如果他都不清楚要把企業帶往何方?說不清楚「我是誰」。還能指望員工把自己的未來和幸福寄托在他身上嗎?員工也只會幹一天算一天,一但有更好的去處,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企業。企業始終無法留住優秀人才。更別說企業發展了。
第四條:不守規則
大多數餐飲企業老闆,缺乏最基本的是非黑白判斷標準,不守規則是他們的通病,對內,計劃變幻無窮,今天立,明天改,後天再改,手下無所適從;對外,不守承諾,合作者越來越少,越來越差。 變化多端、變得太快、變得自己都找不著北是他們最熱衷的事。
從不守時開始,到不守承諾,再到企業內部不按流程管理溝通,缺少溝通機制及渠道,沒有正式的會議制度,周例會、月報會、年度工作專題會等決策都是通過老闆私下作出,很少通過正式會議作出。各部門的意見、建議、提案沒有正式的渠道向上傳遞,向老闆傳遞「悄悄話」,打別人的「小報告」,私下做一些小動作就成了工作的主要內容。
他們往往按自己的主觀意願採取行動,認為感覺的東西就是對的,通常表現就是違背客觀事實、不尊重實踐、違反科學、一意孤行蠻幹到底。給企業帶來災難。
第五條: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是大部分餐飲老闆的明顯特徵,諸事都從「現在能掙多少錢」的角度考慮,明天對他們來說是那麼遙遠,種種不確定因素,可變性太多,難以把握,與其把寶押在遙不可及的明天,還不如獲得馬上就能夠得到的利益。在這種思維方式作用下,很多餐飲老闆對於創建品牌不以為然。他們看重的是如何短期內掙到錢,掙到大錢,這種思維決定了他們的行為。他們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第六條:心胸狹獈
在生活中,普通人如果心胸狹獈,勢必嚴重影響其人生的發展成長,企業老闆如果心胸狹獈,勢必難得到他人的支持,更無法形成一個優秀團隊,縱使個人再有能力,企業最終還是難逃倒閉的命運。
第七條:不肯放權
很多餐廳老闆就像—個「救火隊長」—樣,連晚上睡覺都不敢關手機,生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多是因為老闆不肯放權,更不知該如何放權。這些老闆習慣了事無巨細,親自過問,親自決策,長此以往,員工都養成了不敢承擔責任,推卸責任的習慣。結果自己累的半死,員工無法成長。企業無法培育人才,最終結果大家都懂。
-END-
歡迎關注 @羅華山餐飲o2o ,每天分享餐飲創新案例、工具、方法,諮詢專家給你的企業運營把關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