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表面的白霜是什麼?要洗掉嗎?它好處你可能不知道

2023-08-27     四川名醫

原標題:水果表面的白霜是什麼?要洗掉嗎?它好處你可能不知道

有些果蔬表面會有一層「白霜」,很多人懷疑是不是農藥的殘留,擔心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今天小康妹兒就跟大家嘮一嘮這事兒。

果皮表面的「白霜」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覺得水果上的白霜是農藥殘留,所以在清洗時一定要把所有的白霜都洗乾淨。實際上,這些白霜對人體有益無害,不用格外擔心。

葡萄的白霜就是果粉,葡萄上果粉越均勻越能說明葡萄上沒有噴過農藥,吃起來也會更安全,而且葡萄的白霜中含有奇敦果酸,對保護肝臟有一定益處,沒必要洗掉。

藍莓表面有「白霜」,往往說明藍莓比較新鮮,因為放久了的藍莓這層白霜就會逐漸消失,不太看得見了。

除了藍莓,葡萄、李子、西梅等水果表面也有類似的「白霜」,它們也都是一樣的,可以放心食用,吃的時候用清水簡單沖洗就可以,完全沒有必要把白霜都擦洗掉。

蘋果打蠟了吃了會致癌?

錯,蘋果表皮的蠟對人體無害。

蘋果,作為大眾水果,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很多朋友買蘋果時發現表皮光滑鮮艷,摸起來也黏黏的,用指甲在表皮上輕輕颳了幾下,有白色的粉末脫落。於是懷疑蘋果會不會打蠟了?

實際上,蘋果在生長過程中,它的表皮自身就會分泌一層果蠟。這種果蠟是一種酯類成分,表皮蠟是防止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第一道保護屏障,可以防止外界微生物、農藥等入侵果肉,這種物質是刮不出的,但是對人體是無害的。

除去蘋果自身份泌的果蠟之外,還有一種人工果蠟。不過這也是被允許的。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可以將嗎啉脂肪酸鹽(又名果蠟)、巴西棕櫚蠟等作為被膜劑用於新鮮水果表面,也就是俗稱的打蠟。

正規的給蘋果打蠟是有好處的。打蠟主要是用來保鮮,防止蘋果腐爛變質、防止水分流失,解決表皮皺縮的問題,還能防止害蟲的侵蝕,延長蘋果的保存時間。

打蠟的蘋果表皮的果蠟塗層是防水的,因此清洗的時候要多費些功夫。蘋果淋水浸濕後,在表皮放一點鹽,然後雙手握著蘋果來回輕輕地搓,表面的髒東西很快就能搓乾淨,然後再用水沖乾淨,就可以放心吃了。

柿餅上的「白霜」越多越好嗎?

傳統的柿餅是「晾」出來的:在通風向陽處搭好架子,挑選顏色已經變黃但果實尚硬朗的柿子,挨個兒削掉皮(這樣會讓果肉的水分蒸發更快),平鋪碼放好晾曬。

在晴朗的秋季,日曬加手捏,經過七天左右的時間,就能讓柿餅成型、單寧氧化脫澀。不過有些地區的柿餅是掛著晾的。喜歡吃柿餅的人知道,柿餅外面有一層「白霜」,又叫柿霜。

其實,柿餅的「白霜」是柿子晾曬過程中隨著水分蒸發,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是葡萄糖跟水分結合的一個凝結物,主要成分其實就是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有些人說,「白霜」越多的柿子越好,很多人也喜歡挑選柿霜多的買。

其實,柿餅的優劣並不能用「白霜」的多少來評價。「白霜」的主要成分是糖。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葡萄糖,占50%以上,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只有13%左右,而蔗糖就更可憐了,還不到1%。

而且,這層「白霜」很容易作假。由於消費者的偏好,現在有些不法商人還會以此做手腳,比如在表面沾一層澱粉或滑石粉,一方面避免糖霜吸潮,一方面可以讓柿餅更白、更漂亮。

在買柿餅的時候,如果「白霜」特別多,而且一抖就掉,用手拿過之後手上很多白粉的,基本就是做了手腳的,大家在買的時候多留心。

編輯 | 慢慢

來源 | 部分綜合健康時報、科普中國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211dc2b6458a668d63f41a1a4b82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