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立即報名
一起成為碳中和賽道的領跑者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你知道現在的企業為了「減碳」有多拼嗎?
在美國,上市公司的碳排放量已經成為投資者們的重要考量指標,甚至很多企業CEO的獎金績效都與「減碳」掛鉤。
2021年, 星巴克CEO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2000萬美元的獎金中,有10%來自「消除塑料吸管」和「減少農場甲烷排放量」; 蘋果也將2021年高管年度獎金額外增加了10%,用來激勵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項目中表現突出的人員。
在中國,上交所也明確提到「十四五」期間要強化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騰訊、螞蟻、華為、伊利等多個行業的頭部企業已率先公布「碳中和」計劃,有的企業甚至承諾在2030年提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雙碳」目標對企業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改變了市場競爭的邏輯。過去企業以利潤和規模增長為王,未來則必須將「減碳」考慮在內。
如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朱共山所說:「企業不再單純以經濟規模和財富指標來進行評價,而是以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所產出的GDP,也就是『碳生產力』論英雄。」
對於企業而言,與其坐等政府和資本用「碳」的標準衡量自身價值,不如提前布局並及時調整方向,避免多走彎路。
因此,各大企業都在「碳」的標準下重新規劃未來業務,並基於此儘快制定「雙碳」行動方案。
為了幫助企業家理解「雙碳」,儘早入局,890新商學企投會聯合「雙碳」實踐及研究領域專家郝傑,推出了首個聚焦「企業家如何參與『雙碳』」的實戰營,首期僅招募100人。
點擊報名按鈕鎖定首期名額
實戰營推出後,我們收到了不少問題,主要集中在「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如何參與」等方面,對此,我們特把答案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Q1
為什麼當前企業家要了解和學習《「雙碳」實戰營》?
從政策角度看,「雙碳」可以說是中國繼改革開放、住宅商品化之後的第三場經濟結構性變革。
碳達峰、碳中和會逐漸衍變為一個新的「度量衡」,政府用「碳」作為新尺子管理企業,資本市場用「碳」作為尺子衡量企業價值,客戶用「碳」作為尺子衡量合作關係。
未來40年,企業要打好「雙碳」這副牌,就要堅定選擇「與國同行」。
從市場角度看,根據多家機構的測算,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資可以達到至少140萬億元,如果考慮到關聯投資,實際投資潛力遠大於這個規模。
此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中發展最成熟的市場。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始上線交易後,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這些事實意味著碳中和的產業規模不可小覷,未來將會釋放大量的產業機遇和投資機會。對於企業家而言,這或許是當下不確定性中最大的確定性。
Q2
政府、資本、甲方、消費者都會用「碳」作為新尺子重新衡量企業,企業家該怎麼應對?
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受到「雙碳」的影響雖有不同,但是受影響的基本模式是相通的,應對起來有幾個關鍵點:
1.弄清楚,並且持續監控自己的「碳家底」;
2.儘早開始做技術改造降低自己的碳排放;
3.儘早參與環境權益市場囤積和自己行業相關的環境權益;
4.有能力的可以嘗試碳中和服務商開闢新業務。
《「雙碳」實戰營》會圍繞這4個關鍵點為大家展開講解。
Q3
參與《「雙碳」實戰營》,我可以獲得什麼?
面對「雙碳」這樣一個全新的命題,大家在實際操作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個性化的難題,有時甚至意識不到自己走了彎路。
作為一個以「實戰」命名的課程,除了22節系統專業課外,我們還將提供一次1V1輕諮詢和定製化碳交易開戶指南服務,手把手帶你入門。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沒有按照背景政策路徑機遇的常規邏輯,而是從企業和企業家的視角出發,分為政策監管、市場需求、品牌建設、降本增效、投資機遇五個模塊——
第一個模塊:如何應對國內外政府的「雙碳」政策
從歐盟關稅的應對方法,到國內「統一碳排放權市場」,再到「碳排放新規」,看明白國內國外政策的背後邏輯,說清楚這些規定的應對方法,讓企業面對層出不窮的碳政策時,不再「盲人摸象」。
第二個模塊:帶你看清碳中和下的新市場需求
政府招標、企業選擇供應商以及消費者挑選品牌時,都會在不同層面考慮碳中和因素。所以無論你的商業模式是面向政府,面向企業,還是面向個人,了解碳需求已經刻不容緩。
第三個模塊:品牌如何應對綠色消費意識覺醒
為什麼從微軟、蘋果到歐萊雅這樣的巨頭都在內卷式地提出「碳中和」目標?綠色品牌戰略會為企業帶來哪些隱性好處?企業如何進行綠色品牌營銷?
第四個模塊:如何應對「雙碳」帶來的降本增效挑戰和機遇
不遠的將來,企業除了傳統的資產外,還有可能擁有碳資產;除了傳統的營收外,還很有可能擁有額外的碳資產收益。而同樣,如果不重視碳資產,就有可能會增加碳成本,影響企業利潤。
第五個模塊:抓住「雙碳」帶來的投資新機遇
2022年是環境權益投資爆發的元年,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正在拋棄原來的高碳行業,將投資轉向與碳中和相關的產業鏈,開始構建「碳中和組合」。作為投資者,我們該如何在這個時間窗口快速掘金呢?本模塊將帶你發現二級市場與環境權益市場的機會。
Q4
《「雙碳」實戰營》可以解決哪些人的問題?
第一類是以「應對」為主需求的人。這些人可以是政府官員、國企央企的負責人和管理者、各個行業的企業家,他們將面臨的正是在「碳」這把新尺子下重新被衡量。
我們給這些朋友提供的價值是,告訴他們如何基於現有業務去「應對」雙碳大趨勢,以及深度了解「雙碳」之下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甚至如何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第二類是以「服務」為主需求的人。這些人希望在「雙碳」大趨勢下找到新的業務,成為「雙碳」的服務商。
簡單來說,第二類以「服務」為主需求的人,服務第一類以「應對」為主需求的人。弄清楚政府、機構、各個行業在碳中和下需要去「應對」什麼,就是兩類人「實戰」的戰略地圖。
具體而言,對於不同行業的參與者,我們都可以提供相應的幫助——
如果你是創業者:資本正在雲集碳中和領域,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投向綠色環保、清潔技術和新能源方向的綠色產業基金超1000隻,這個賽道正在成為資本寵兒;
如果你是製造業企業家:深入了解「雙碳」,可以更好地滿足政府的碳雙控要求,也可以進入技術改造的快車道,降本增效先人一步;
如果你是消費品企業家:制定綠色品牌戰略,將助力你的品牌快速占領年輕一代心智,獲得「綠色溢價」;
如果你是外貿行業企業家:讀懂「雙碳」,儘快落地碳中和方案,可以讓你在海外供應鏈體系中擁有重大優勢;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企業家和管理者:制定「雙碳」戰略,可以鞏固當前行業的龍頭地位,在本行業獲得更多話語權,贏得更多資本市場的青睞;
如果你是投資者:在當前窗口期,可以快速抓住「雙碳」新機遇,搶占「碳市」紅利。
Q5
如果要在企業內部找個職位,除了一把手,誰更應該學習《「雙碳」實戰營》?
財務總監(碳交易)、生產總監(節能降碳)、採購總監(綠色採購)、技術總監(技術科研+雙碳)、政府關係(GR,響應政策號召)以及大型集團可持續發展或社會責任部門管理人員。
碳中和相關領域的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者,如總經理、合伙人、VP及各個部門負責人,主做新業務拓展的,需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行業創新的內部管理人員。
Q6
《「雙碳」實戰營》的導師是誰?
《「雙碳」實戰營》是郝傑老師的專項課程。郝傑老師是目前國內「雙碳」領域少有的能把理論、政策、企業實踐與資本市場融合起來的導師。
Q7
《「雙碳」實戰營》 什麼時候開課? 學習費用是多少?
考慮到郝傑老師團隊能接待諮詢的企業有限,為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體驗,首期僅招收100位同學,預計在2022年6月6日開課。
《「雙碳」實戰營》的學習費用是19800元/人。
點擊報名按鈕鎖定首期名額
合作方徵集
《「雙碳」實戰營》正在徵集碳達峰、碳中和各個領域的合作方:
我們將挑選優質合作方,共同服務參與《「雙碳」實戰營》的學員企業與企業家。
順便和大家預告一下,5月24日(下周二)中午12:30,郝傑老師將再次做客吳曉波頻道直播間,與大家一起聊聊「碳中和目標下企業與個人的投資機會」。
歡迎你一起來聽,也可以在直播間直接向郝傑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