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割肉」?G20峰會,美提改革世界銀行和IMF,理由與中方有關

2023-09-07     軍事評論

原標題:主動「割肉」?G20峰會,美提改革世界銀行和IMF,理由與中方有關

近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上,美國關注的主要議題是重塑和擴大多邊開發銀行,尤其是對世界銀行的改革。

這一論調其實在8月底就已經提出。美國總統拜登就表示,下個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中,美國將推動IMF和世界銀行的改革,推動這兩個經濟組織更好地滿足發展中國的需求。目前,白宮方面已經要求國會通過一份新的法案,要求額外提供33億美元的資金,用以擴大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規模。

在這場改革中,美國計劃將IMF和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能力提升到2000億美元,以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貸款需求。

拜登

至於美國為何要著手主動推動改革世界銀行和IMF,沙利文就說得很明白,他表示世界銀行和IMF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可以提高貸款的透明性和有效性,因為中國在基於「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的方式具有「脅迫性」和「不可持續性」。

總結起來,就是美國希望通過加強IMF和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能力,應對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經濟和政治以及影響力的擴大。所謂的「脅迫」「不可持續」不過都是美國老一套的「貸款陷阱」的說辭,想以此抹黑中國形象罷了。

眾所周知,IMF和世界銀行同為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下的產物,是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金融體系建立的基礎。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1年全面走向崩潰,但在「石油美元」體系建立的過程中,IMF和世界銀行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IMF

而現階段下,IMF和世界銀行依舊是以維護美西方核心利益為主的經濟組織,可以說美國在這兩大國際組織中,就是無冕之王。畢竟在現代國際關係下,美西方在「師出無名」的情況下,已經很難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他國國門,從而進行巧取豪奪。

所以只能通過所建立的金融體系充當「白手套」,在提供貸款的同時附帶大量政治條件,以達到自身政治目的。也就是說美國和西方國家現在依舊是IMF和世界銀行體系下的最大受益者,受益者主動推動改革,而且改革傾向是倒向發展中國家,這無異於「自毀城牆」,從收益角度上而言根本說不通。

所以美國主動提出要對IMF和世界銀行進行改革,自然是受到了外部力量的衝擊,而這種衝擊迫使美國不得不犧牲部分自身利益來妥協,以維持既得利益。而這個衝擊就是中國所主導的另一套金融體系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導致美國對發展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和政治影響力開始大幅衰弱,為了保住美元體系和美國主導的世界金融格局,美國必然要作出反應。

「一帶一路」倡議

當然美國針對的也不僅僅只是中國。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2015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立,為亞洲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投資,這極大削弱了世界銀行和IMF在亞洲的地位和重要性,不過這也不是美國不惜犧牲自身利益,推動世界銀行和IMF改革的根本原因,因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覆蓋的範圍目前還僅僅只是亞洲,提供的貸款也只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撼動世界銀行和IMF在全球範圍內的龐大影響力。

根據時間線來看,金磚國家峰會才可能是美國推動世界銀行和IMF改革的根本原因。8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峰會在南非舉行,而美國首次提出要推動世界銀行和IMF改革是在8月23日,兩者發生的時間點剛好重合。

金磚國家

在金磚國家峰會上,有2個至關重要的議題,一個是金磚國家的擴容,6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將會在明年1月1日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大家庭。另一個則是是否推出金磚國家貨幣,推動本幣互換、以及金磚國家銀行以統一的貨幣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比如在非洲的貸款統一為南非蘭特。

這意味著如果金磚國家銀行開始向全球發展中國家提供融資服務,將大大削弱IMF和世界銀行在全球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也會削弱美元在全球的強勢地位,因為這是一套完全脫離於美元體系的金融系統,甚至要比歐元的獨立性更強。再加上金磚國家峰會本身就是「南南合作」的代表,這將會加快發展中國家和美元的脫鉤速度,衝擊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所以,無論如何美國都要阻止金磚國家金融體系的擴張,以儘可能地與金磚國家爭奪對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畢竟占據世界大多數的還是發展中國家或者不已開發國家,所以在這點上,對於金磚國家來說要更有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144372d88a0f8c3d38ea8e6e9911b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