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按這麼理解也不是不行(圖/小羅)
作為粉絲,我對「最終幻想7」系列和它的衍生作品一直保持著關注。一方面是確實喜歡裡面許多角色,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一種習慣:一個系列能維持這麼多年的生命力和熱度,實屬不易,所以一旦出了新作,只要不是質量差得太離譜,有條件的還是要去玩一下。
上個月底,手游《最終幻想7:永恆危機》(FI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發布了新預告片,除了一些目前還看不出故事發展方向的鏡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年輕版薩菲羅斯的亮相了——熟悉的皮衣、熟悉的銀髮、熟悉的長刀正宗,只是長相變得青澀稚嫩。不論新老粉絲,仍能一眼認出他就是我們喜歡的那個角色。
我的第一反應是:「能看出是薩菲羅斯,但就是感覺怪怪的……」
不過,坦白地說,作為薩菲羅斯粉絲,我的心情是有些複雜的。至少從播片里看,造型尚可,建模也還行(但換句話說,要是連播片里的造型和建模都不行,那遊戲也就不太能要了),甚至比《最終幻想7:重製版》里的一些即時演算動畫看著順眼,所以我也不太想像九斤老太一樣把「一代不如一代」之類的詞兒掛在嘴邊上。不過,我也擔心以Square Enix現在的編劇和設計水平,到底能不能把年輕薩菲羅斯,或者說,《永恆危機》的故事做好——做得好,皆大歡喜,賺更多錢、吸更多粉之類的事兒也不在話下;做得不好,說崩盤可能嚴重了點,但給角色多加幾段黑歷史是免不了的。當然,在「最終幻想7」各種衍生作品裡,薩菲羅斯(以及其他角色)的黑歷史也不少了,再加一段也算不了什麼……
這大概也是許多「常青樹」IP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在作品中塑造了優秀的角色,獲得了玩家、觀眾們深深的喜愛和支持,這當然是每個創作團隊夢寐以求的好事。但在續作中,這些角色身上每一個惹人喜愛的點都可能成為創作者踩上的雷——玩家到底喜歡角色什麼?如果是主角,喜歡的是他們身上堅韌不拔的精神,還是毒舌的小細節?如果是Boss,喜歡的是他們「狂霸酷拽」,還是偶爾出現的人性、「救貓咪」的片段?角色要是沒有成長,玩家想必不會滿意;但如果成長得太多、變化太大,玩家可能又適應不了。
坦白地說,在我玩過的遊戲里,只有為數不多的製作人能在續作中達成較為理想的平衡。其餘大多數,聰明的製作團隊會用加強長板、適度煽情來強化玩家在某一方面的體驗,從而弱化故事和角色塑造短板給玩家造成的影響。用「最終幻想7」衍生作品舉例,從發售以來評價一直保持得不錯的《核心危機》就是個例子,它對扎克斯、愛麗絲感情的塑造和可以無縫接入遊戲本體的結局都十分優秀,玩家光顧著在主題曲《Why》里感動流淚,也就不太有餘力吐槽後期漏洞頻出的劇情和猶如燒烤店大特價一樣批發的翅膀——就算反應過來想要吐槽,遊戲早已通關,好評也已經給完,思來想去,說句瑕不掩瑜,也算是紀念自己流過的眼淚了。
很多年以後,我還是會在他倆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回到《永恆危機》吧,由於目前公開的資料不太多,又是手游,所以我對它未來的表現還是持觀望態度。只要期待不拉得太高,也不至於太失望。不過,即使它最終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至少也是一個讓新粉絲(假如他們只玩過手游)接觸「最終幻想7」的契機:以IP本身的知名度,他們總有一天會玩到真正的《最終幻想7》,而那些經典的角色,也會以適合的形式出現在他們面前。
何偉在《江城》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96年,他在涪陵師專的課堂上給學生們講了莎士比亞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詩,內容關於一位美麗的女子:
能不能讓我來把你比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溫和,更加可愛;
狂風吹落五月里開的好花兒,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結束得太快;
有時候蒼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熱,
他那金彩的臉色也會被遮暗;
每一樣美呀,總會離開美而凋落,
被時機或者自然的代謝所摧殘;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決不會凋枯,
你永遠不會失去你美的儀態;
死神夸不著你在他影子裡的躑躅,
你將在不朽的詩中與時間同在;
只要人類在呼吸,眼睛看得見,
我這詩就活著,使你的生命綿延。
能不能讓我來把你比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溫和,更加可愛;
狂風吹落五月里開的好花兒,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結束得太快;
有時候蒼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熱,
他那金彩的臉色也會被遮暗;
每一樣美呀,總會離開美而凋落,
被時機或者自然的代謝所摧殘;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決不會凋枯,
你永遠不會失去你美的儀態;
死神夸不著你在他影子裡的躑躅,
你將在不朽的詩中與時間同在;
只要人類在呼吸,眼睛看得見,
我這詩就活著,使你的生命綿延。
當所有學生都讀懂了這首詩之後,何偉問他們:莎士比亞成功了嗎?那位女子會永遠活著嗎?
學生們一度陷入了迷茫,但很快,他們就明白了老師提問的用意——有些打動人心的內容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而存在的:「四個世紀前,莎士比亞愛上了一位女子,並為她寫了一首詩。他說要讓她的美貌永存——這是他的承諾。現在是1996年,我們在中國、四川,就在長江邊上。莎士比亞從沒有來過涪陵。你們沒人去過英國,也沒人見過莎士比亞四百多年前愛過的那名女子。可就在這一刻,你們每一個人都在想著她。」
電子遊戲發展至今只有幾十年,我們很難想像未來是否能夠出現延續四百年而仍能打動玩家的遊戲——如果讓我提名,我一時還真的想不起來哪部作品真正能夠擔起這樣的重任。不過,我也相信,假如有一個2023年才接觸到《最終幻想7》的玩家,她在看到薩菲羅斯火中轉身鏡頭時的心情,大概和26年前看到這一幕的我一模一樣。二十幾年過去,支撐遊戲發展的技術突飛猛進,薩菲羅斯的臉也從小方塊變得光可鑑人,而相同的是,一直有人會想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