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國簽署禁止核試驗條約,美俄呼籲中國批准,中方早已拒絕並回應

2023-08-30     軍事評論

原標題:186國簽署禁止核試驗條約,美俄呼籲中國批准,中方早已拒絕並回應

據觀察者網29號發布的報道稱,美國國務院主管軍控以及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詹金斯,在出席聯大會議時再次向各國呼籲,所有掌握了核武器的國家都應立即宣布暫停核試驗,而已經宣布暫停核試驗的國家應該繼續信守承諾。詹金斯宣稱,作為第一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國家,美國從1996年9月開始就已經完全暫停核試驗。

在同一場會議上,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格魯霍夫在發言環節繼續呼籲國際社會,儘快簽署並且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作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委會執行秘書,弗洛伊德在聯大會議上也發表了同樣的講話,要求已經掌握核武器的國家,再次清楚且公開地確認不會進行核試驗,沒有簽署的《條約》的國家儘快簽署,沒有批准《條約》的國家儘快批准。弗洛伊德稱,條約自1996年成立以來,共有186個國家簽署,178個國家批准,而尚未批准的國家當中就包括了中國、美國在內的少部分國家。

在明知中國沒有批准《條約》的情況下,仍然催促中國儘快完成所有程序,這是俄羅斯有自己的苦衷,因為近些年美國所展現出來的核擴散動作非常危險。先是將搭載了戰術核武器的飛彈部署在潛艇上,隨後又公然將現役核潛艇出售給澳大利亞,同時堂而皇之的向韓國提供核保護傘。這些動作都在表明,美國的「核鬆綁」正在加速。依照俄羅斯現在的國力,繼續同美國搞核軍備競賽已經不合時宜,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多邊條約來約束美國,因此只能催促少數還沒有批准《條約》的國家抓緊走完最後一步。

而美國的表態其實是在混淆視聽,簽署《條約》和批准《條約》完全是兩回事,在未批准的情況下,《條約》內容不會構成約束力,但美國又不能以「負責任大國」自居。而中國的立場與美俄都有不同。當初在《條約》談判的過程中,我國積極參與其中,為條約的最終達成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令人遺憾的是,《條約》的最終文本並沒有出現我方所期望的內容。

現有的《條約》內容既沒有禁止有核武國家,為保證自身核武器的安全以及可靠性而進行非爆炸性核試驗,又沒有涉及核裁軍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明顯有利於核不擴散工作的內容。相反,《條約》中的主要內容都圍繞著核查,而且存在著非常露骨的不公正和歧視性,這也是我國直到今天都只停留在「簽署」階段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要與「國際主流」對抗,而是該條約並沒有觸及到核擴散的癥結,草率簽署反而會讓我們落入被動局面。

事實上,關於《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爭論從未停止,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在2021年就此事作出了明確表態,中方立場和《條約》並不相悖,核裁軍進程也不能脫離國際安全現實,必須堅持協商一致原則,而《條約》已經違背了上述原則,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相牴觸,因此中方認為,《條約》不反應也不構成習慣國際法,對非締約國不構成約束力,中方不認可也無意批准該條約。

美國及其盟友近些年之所以要強拉我國坐上核裁軍的談判桌,就是為了進一步削弱我國的核安全保障,卻絕口不提美俄現存的核武庫規模遠超其他國家之和。但中國也不必過於擔心美西方會趁機向我方發難,因為在所有已經掌握核武器的國家當中,只有中國承諾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對無核國家或地區使用核武器,美西方若想靠詭辯來逼迫中國讓步,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aa1ac5e7ff7d469b70524174d5c5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