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現實化作小人國的「移軸攝影」

2022-06-28     SIZE潮流生活

原標題:將現實化作小人國的「移軸攝影」

從《格列佛遊記》中的小人國,到宮崎駿筆下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再到樂高各系列中所搭建出的微觀場景,「微型世界」 仿佛有著某種魔力吸引我們沉迷其中。誠然,現實中並沒有哆啦A夢的縮小燈,但是我們仍舊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到微型世界之中,「移軸攝影(Tilt-Shift photography)」便是連接我們與小人國世界的橋樑之一。

移軸攝影的概念或許對很多朋友來 說比較陌生,但是其在某些領域用途極為廣泛,攝影師和影視創作者們都喜愛用該手法來達到普通鏡頭所不能實現的效果。而與這些場景類似的攝影效果,想必大家也在一些作品中看到過。作者正是通過移軸攝影的方式,將現實場景以猶如小人國一般的形式呈現於我們面前,並營造出身臨其境般的視覺感受。

移軸鏡頭(Tilt-Shift Lens)

移軸攝影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無疑是移軸鏡頭(Tilt-Shift Lens),也被稱作透視控制鏡頭。顧名思 義,「移軸鏡頭」簡單來說即為操作者可以控制焦平面的鏡頭,使得它們可以向上或向下傾斜以及左右進行小範圍的移位,從而以類似於微距攝影的形式,使用淺景深將觀看者的眼睛吸引到主體部分提供透視效果。

這種看似新奇的攝影手法,其實早在 1800 年代後期就已經誕生,那時候如今的「移軸鏡頭」還未生產。彼時,諸如日本的Horseman(4x5或8x10的膠片)一類的大畫幅相機,可以使用特定的技術來實現選擇性景深、糾正透視失真、強調某些特點對象的效果等等,甚至在當時能夠做到如今的移軸鏡頭都無法實現的更為極端的運動效果。

然而伴隨著更為簡單的小型相機、傻瓜相機的出現,上述這類相機過於複雜和昂貴的缺點開始 暴露,繼而變得不再受到歡迎,因此部分相機廠商也逐漸減少對於此類相機或是移軸鏡頭的生產與升級。

傾斜與移位(Tilt & Shift)

直到半個世紀前,當建築師和攝影師開始發現此類攝影手法的好處時,如今的「移軸 攝影」則再次回歸到大眾的視野當中,並且通常用於拍攝建築和風景。於是在1962年,Nikon公司製造出第一款專門為單眼相機設計,且具備移位功能的35mm鏡頭。隨後的1973年,Canon公司也加入到此行列之中,製作出一款同時具備傾斜和移位功能的鏡頭。繼而推動了「移軸鏡頭」的發展,更多的廠商也逐漸涉獵該領域。

此處提到的「傾斜」和「移位」,則是移軸鏡頭所具備的兩種特性,它的英文名稱Tilt- Shift Lens也是由這兩個詞語所組成。因此,每個移軸鏡頭上均配備有兩組旋鈕,分別控制傾斜與移位,也正是通過這兩種運動方式,移軸鏡頭實現了其他鏡頭無法實現的拍攝效果。

「傾斜(Tilt)」

當使用普通鏡頭時,如果我們想以大光圈去拍攝,一般只能選擇前景或背景進行對焦,但是移軸鏡頭 的傾斜旋鈕,可以讓鏡頭在垂直或水平方向進行移動,通過傾斜鏡頭與傳感器的關係來改變焦點平面。這意味著焦平面(即對焦的區域),並不平行於相機的傳感器,而是向某個方向傾斜。

向上傾斜可以減少景深,同時擴大焦平面,此方法通常用於在建築物或人物等主體周圍創造焦點,而 不模糊其周圍環境。向下傾斜則會增加景深,同時縮小焦點的範圍,使拍攝者可以模糊畫面中的其他物體,如場景背後的樹木或汽車等,進而取得虛化的效果。

綜上所述,當傾斜焦平面以後,攝影師就可以選擇性地聚焦,以來擴大或縮小景深。攝影師可以用大 量的虛化來創造一個非常淺的景深,也可以把所有的景物都變成清晰的焦點。比如,我們可以在兩個不同的距離去拍攝兩個主體,從而讓兩個主體都處於對焦狀態。我們所看到的「小人國」,便是通過「傾斜」功能所實現的拍攝效果之一。

「移位(Shift)」

「傾斜」改變了圖像的焦平面,「移位」則是改變了拍攝取景的視角。通過轉動 旋鈕,攝影師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使鏡頭進行平移移動。隨著鏡頭的移動,便可獲得不同高度的拍攝視角,傳感器則會記錄整個圖像的不同區域。可以把其想像成我們在拍攝全景照片,只不過不需要實際移動相機,攝影師只需使用移軸旋鈕,將相機鏡頭對準希望圖像開始的地方,然後扭動旋鈕,將鏡頭向任何方向移動,便可獲得想要的構圖。即使是拍攝視頻,我們也可以藉此獲得更高的解析度。

因此,無論拍攝者的位置與被拍攝物體的關係如何,利用移軸鏡頭幾乎都可以獲得正視的效果。這方面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建築攝影,當我們處於低位拍攝時,過高的建築在拍攝時會顯得向後傾斜,有一種仰視的效果,但是在移位功能的加持下,我們便可以獲得完全平行的建築線條。

移軸攝影的應用場景

因此,在「傾斜」與「移位」的加持下,移軸鏡頭往往被用於以下三種拍攝的場景之中:

「微縮場景」

首先是最為出名的拍攝效果——「微縮場景」。拍攝時一般選用14mm至40mm的移軸鏡頭更為方便。

如果想要拍攝此種效果,我們通常需要找到一個處於高點的拍攝位置,然後使用鏡頭的傾斜功能,縮小對拍攝物體的對焦區域。當獲得這種帶有虛化的背景或前景後,淺景深所帶來的最終拍攝效果,會使得被拍攝主體(如建築、汽車、樹木、人等)看起來像「小人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往常所拍攝出的 現實中的風景或城市場景。

「建築及風光攝影」

在建築攝影中的應用,用到的更多是移軸鏡頭的「移位」功能。

如上所述,在拍攝建築時,移位功能可以幫助拍攝者保持正確的視角。通常情況下,拍攝時如果想要把整個建築納入畫面,攝影師需要將相機向上傾斜。如果各位朋友曾經嘗試過這樣拍攝,不難發現那些看似正常的建築物會變得向後傾斜與扭曲。

這種角度上的傾斜是由於相機的傳感器平面相對於建築物的偏移而造成的。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相機的傳感器垂直於地面,並指向正前方的被拍攝物體。所以當使用移軸鏡頭時,我們可以 "移動"鏡頭。由於相機保持不動,只有鏡頭在物理上移動,所以被拍攝的建築物在最終成像中將會保證主體的正確角度。並且,此方法在我們在拍攝屋頂較高的室內場景時也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在風光攝影中,拍攝者可以利用移軸鏡頭,將主要拍攝對象其餘的景色處於虛化效果內,繼而可以呈現出更加直觀的拍攝效果。

「人像攝影」

移軸鏡頭在拍攝人像時往往能夠更加富有創意。 在原本的拍攝基礎上,攝影師通過移軸鏡頭能夠捕捉到兩個人物(或更多)的焦點,即使他們在畫面中處於不同位置,或是距離鏡頭有著不同的距離。這樣我們就可以對焦到更多的角色,並使其以外的場景進行虛化。

另一方面,則是當我們拍攝移動人物時,由於跟焦 速度不夠快,往往會丟失焦點。但在移軸鏡頭的幫助下,我們在拍攝時就可以將焦平面擴展到拍攝對象的前方和後方,這樣即使他們處於畫面中的不同位置也能夠保持焦點的清晰。

入門建議

「你真的需要用它來拍攝,並犯很多錯誤,這是學習的最好方法。」——Andrew Pielage

雖然移軸攝影可以為我們創造出諸多有趣的拍攝效果,但是在拍攝難度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簡 單。在Adobe的官網介紹移軸攝影的文章中,建築攝影師Andrew Pielage曾說道:「我第一次使用移軸鏡頭時,頭一兩個月感到非常沮喪。我花了很多時間進行試驗,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你真的需要用它來拍攝,並犯很多錯誤,這是學習的最好方法。」可見,對於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來說,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熟悉如何使用移軸鏡頭。因此,在這裡也為大家提供一些更好使用移軸鏡頭的建議。

總歸來說,由於過高的學習成本,以及價格因素和品牌的限制等原因,移軸鏡頭對於普通的攝影愛好 者來說,不具備很好的性價比。動輒大幾千、上萬的價格,在拿到手之後還需要花費不短的一段時間去學習,想必會勸退很多朋友入坑移軸攝影。所以,如果對移軸鏡頭倍感興趣,各位朋友可以嘗試去租借幾款進行嘗試,當確認自己對移軸鏡頭有所需求,再進行購買也不遲。當然,如果真的對攝影十分感興趣,預算方面又十分充足,那麼移軸鏡頭一定會為你的作品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和很大的驚喜。

此外便是如上文所述,因為在拍攝時需要操作負責傾斜和移位的兩個旋鈕,所以一個穩固的三腳架是我們拍 攝時最好具備的產品。當然,某些情況下也可以用雲台來代替。比如我們想要獲取上述所說的「拼接照片或視頻」,那麼相機的穩定性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條件。在三腳架或雲台的加持下,我們可以避免調整旋鈕時所造成的偏移或抖動,這幾乎是手持設備完全無法避免的問題。

最後,正如Andrew Pielage所說的那樣,不要指望能夠不付出學習成本就將移軸鏡頭拿起來就用。因此, 多加練習,多找問題是促進我們熟悉移軸鏡頭最好的方法。當第一次嘗試使用移軸鏡頭時,儘量避免將傾斜和移位功能相結合使用。也就是說要分開進行學習和使用,以便更好地熟悉它們的工作原理。此外,由於移軸鏡頭都是手動對焦,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調整構圖等等。所以,在使用移軸鏡頭前,多加練習手動對焦也會讓我們移軸攝影之路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平心態,多加練習。還是那句話,移軸攝影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 單易上手,但是它所帶來的成片效果,一定會讓拍攝者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如果不想使用移軸鏡頭,其實我們通過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體,又或是達文西等視頻處理軟體,也可以大致實現移軸攝影所拍攝的效果。

所以,如果有朋友十分想獲得「小人國」的效果,不妨可以嘗試一下這些軟體,網絡上有著諸多詳細的 教程。當然,移軸攝影的魅力仍舊有著獨到的地方,如果對於攝影感興趣的朋友,十分推薦打開一下這座新世界的大門。

類極簡主義下的不同「選擇」——殊途同歸的Prada與Objects IV Life

透過舞蹈看「Issey Miyake隨身隨性」的觸覺享受

「瘋狂618」— 編輯部「理性」消費全分享

Howie Lee :: SIZING UP (點擊原文連結收聽)

青山周平 :: SIZING UP

劉雯 :: SIZING U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290e1799a3a2d6aed121a46b179f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