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報復來了,調集30萬大軍包圍加沙城,各位好漢還不出手?

2023-10-13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以色列的報復來了,調集30萬大軍包圍加沙城,各位好漢還不出手?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新一輪巴以衝突已經進入第五天。昨天,以色列總參謀部公布了最近幾天對以軍預備役實施動員的情況,不出咱們之前的預料,以色列總參在衝突爆發第三天就忙不迭宣布,說他們動員了超過30萬人,基本可以和吹牛劃等號。要大伊萬來說,以色列應該只是發送了30萬條簡訊或者郵件,和這30萬人取得聯繫還差不多,但從打電話搖來這麼多人,到把這30萬人武裝好投入戰鬥,這中間的差距差的老鼻子去了,這中間還需要一個過程。

回國參戰的以色列軍人

根據以色列總參謀部公布的、一些戰備物資發放的信息,頭兩天以軍給這些預備役發放的作戰裝備,也就夠武裝4到5萬人,平均一天兩三萬人而已,這和我們之前估計的以色列軍隊實際上的動員能力差的不算多。

受領裝備

同時以色列強力部門還出現了物資短缺、趁亂牟利的問題,比如osint(開源情報)信息就顯示,以色列軍隊正在全球範圍內大量採購諸如作戰服,作戰裝具之類的裝備,一些投入戰鬥的以色列武裝部隊甚至還穿著美軍上世紀八十年代配發的PASGT背心。又如唯恐天下不亂的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部長本格維爾,據說以所謂的「給民防軍發槍」的名義,要求緊急採購4000支步槍,大伊萬看來這就是想趁著目前的情況一片混亂,擴充以色列極右翼民族主義勢力,未來必然會進一步對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大開殺戒。

各國的態度

除了還在繼續中的新一輪巴以衝突,場外勢力也在紛紛表態。

美國和歐盟自不必說了,已經全部都站在了以色列的一方,美軍的「福特」號航母戰鬥群也在緊趕慢趕地趕往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在忙著協調中東國家立場,試圖讓所有中東國家一起對以色列進行聲援,對巴勒斯坦進行譴責。但到目前為止,似乎除了阿聯的態度有些變化,美國的外交努力沒什麼太大的效果,但美軍對以色列的軍事支援則是實打實的。目前已經有大批C-17型運輸機趕到以色列特拉維夫,裡面運輸的毫無疑問都是各種武器裝備,傳言說甚至還有特種部隊。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態度,我們之前提了,現在這些國家的態度,基本上可以按照伊斯蘭教派別分為兩個部分。什葉派的態度普遍非常激烈,最典型的比如伊朗,對於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軍事封鎖和吞併的行為表示了完全支持;遜尼派的態度就比較和緩一些,比如沙特,在譴責了以色列持續侵犯巴勒斯坦人權利的基礎上,同時也要求雙方一定要保持克制,避免事態的進一步升級。當然了,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叫以色列方面保持克制它也克制不下來。

至於其它一些域外國家/地區,觀點自然都不必說了,最搞笑的是車臣的小卡又出來蹭熱度當網紅了。根據俄新社報道,當地時間9日,小卡在社交媒體上發視頻,在表示了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之後,小卡話鋒一轉,說在必要的情況下,車臣國民近衛軍可以隨時介入巴以衝突,作為維和部隊進入加薩走廊維持秩序。

當然,這邊小卡在社交媒體上胡咧咧,那邊克里姆林宮立即出面表態。10月10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外表示,小卡的言論「只能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俄羅斯政府的觀點。至於以色列方面宣稱的「有俄羅斯人被劫為人質」,以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訪問莫斯科的新聞,俄羅斯都打哈哈打了過去。

如何評價各國的態度

對於目前這中東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以及域外國家/地區對巴勒斯坦人民聲援、乃至要直接介入援助巴勒斯坦人民的表態,大伊萬認為吧,小卡之類的表態看看就得。畢竟車臣國民近衛軍的戰鬥力再強,它也是俄羅斯聯邦內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俄羅斯不出面表態的情況下,車臣國民近衛軍敢出去亂動,具體情況可以參考墳頭草已經快二尺高的普里戈任,不聽招呼基本就是這個下場。所以現在小卡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宣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還要派出車臣近衛軍介入巴以局勢,充當維和部隊啥的,一大段話里能看的基本也就第一句話。

小卡的軍隊

而其餘中東國家呢?大伊萬認為目前也沒有誰能真正幫忙和介入,因為我們從目前各國的表態來看,存在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的分裂,僅僅是這樣一個分裂,就決定了阿拉伯國家/伊斯蘭世界依然沒有形成合力。也就是說,伊斯蘭世界依然在犯前幾次中東戰爭的戰略錯誤,內部分歧太大,各有各的打算,還沒開始打就變成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從戰略上就輸了一招,而無論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國家或勢力的表態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保留:

遜尼派國家不用說了,我們之前一直在說,遜尼派以沙特等海灣國家為首,這麼多年其國家利益其實是與石油美元牢牢綁定的,美國以在中東國家的駐軍和兩次海灣戰爭,向這些遜尼派國家秀了肌肉。同時,由於遜尼派國家自身的軍隊戰鬥力很差,基本都是靠花錢買平安或者靠非洲僱傭軍幹活,對以色列本來信心就不足。加上美國近年一直在攛掇遜尼派國家與以色列和解,尤其是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這幾個因素綜合起來,利益綁定較深、自身實力不足,導致遜尼派國家本身對於美國和以色列,態度就非常曖昧,說到底是存在巨大的鬥爭軟弱性的。

這決定了遜尼派國家在此次巴以衝突中,對巴勒斯坦人的支持估計會給一些人道主義支援,而且說不定會給到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手中而不是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手中,對於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國防軍沒有直接的幫助。同時,似乎對於遜尼派國家來說,趁著此次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的大起義,正好提高對以色列的要價才是正經的,相對於下場幫忙,這才是更符合一些國家利益的選項。因此,遜尼派國家能對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民進行軍事援助,或者為了加薩走廊同以色列開打,沒有任何可能性。

那麼什葉派國家和勢力呢?大伊萬認為起碼目前可能性也不大,目前大伊萬看了幾個什葉派國家或者區域勢力的表態,比如伊朗,比如真主黨,比如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葉門胡塞武裝等,這些什葉派國家/勢力的表態算是有前提的。刨掉已經明確否認了和此事有關的伊朗,其餘各什葉派民兵組織都對於自己的行動提出了前提,這些組織介入加薩走廊的前提,基本都是「美國直接干預」。

那麼這個「美國直接軍事干預」就有說頭了,究竟是美國大批量給以色列武器彈藥算「軍事干預」,還是美國特種部隊下場算「直接軍事干預」,亦或是美軍航母戰鬥群轟炸加沙城區算「軍事干預」,這些國家或者勢力根本就沒有說明白。往好了說這叫靈活底線,視事態的發展決定下一步行動方案,往壞了說這和遜尼派國家的表態沒啥區別,往外放一放狠話就完事兒了,畢竟美國已經表態了,不會真的派兵去協同以色列陸軍打加薩走廊嘛不是。

一些反思

所以,現在說到底,大伊萬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其實大伊萬現在也做了反思,我們從這一輪巴以衝突一開始,似乎就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那就是對於一切弱小民族,容易否認它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認為它的一切行動,都是某個區域大國幕後操盤的結果,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某個規模更為宏大的地緣政治目標。這樣,總覺得巴勒斯坦人的行動,似乎是為了下大棋,是為了後續的行動打的一場前哨作戰,自然也就會關注到底有沒有其它國家或者組織會介入這場鬥爭了。說到底,這還是一種「等外援」的思維,而不是一種賦予大小民族、大小國家主體性的思維。

但是,誰能否認巴勒斯坦人民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處境,為了掌握自己的民族命運而確實做出了戰鬥和努力呢?誰能否認巴勒斯坦人民在面對以色列占領軍的情況下,在短短數年時間裡,就爆發出了無窮的、足以撼動整個以色列南部控制區的力量呢?因此,大伊萬的觀點是,如果加薩走廊的人民甘願接受以色列國防軍接下來必然賦予它們一切悲慘的命運,那麼他們必然什麼也得不到,無論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面對現狀,可能最多也就是口頭上喊兩嗓子了事。而如果加薩走廊的人民接下來能夠團結起來,把加沙變成摩加迪沙甚至格羅茲尼,讓以色列國防軍陷進去呢?那麼,誰敢保證這些區域內大國接下來不會有更多的表現,靈活底線不會變成真正的底線呢?

團結的人民永遠不會被擊敗,國際關係從來都是動態的,目前所有的底線也都並非真正的底線,能夠掌握巴勒斯坦人民命運的,現在依然是巴勒斯坦人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2793da2316c0cacbbf65329de1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