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賣了43.1億,連續三年雙位數增長,蒙牛冰淇淋是怎麼做到的?

2023-09-03     快消

原標題:上半年賣了43.1億,連續三年雙位數增長,蒙牛冰淇淋是怎麼做到的?

文丨快消君

在剛剛過去的夏天,冰淇淋依然是一個「顯眼包」般的存在,遠不止消費者愛吃,還成為各大企業競相跨界的品類對象。而無論是在大眾消費市場,還是茅台、北京環球度假區等品牌跨界的背後,蒙牛冰淇淋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經過連續三年的雙位數增長,冰淇淋在蒙牛的業務版圖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公司管理層多次在公開場合點贊冰淇淋業務,並給予了更高的期許和規劃。

在近期披露的2023年中報中,蒙牛冰淇淋業務再度實現雙位數增長,成為各業務板塊中增速最快的那一個。上半年,在這份43.1億元的成績單中,蒙牛冰淇淋業務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亮點?

雙位數增長冰淇淋業務表現亮眼

8月30日,蒙牛乳業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逆勢增長7.1%,為人民幣511.2億元,經營利潤為32.7億元,同比增29.9%,經營利潤率持續提升至6.4%,擴張1.1個百分點,實現全面高質量增長。其中,冰淇淋板塊實現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10.4%,亮眼的成績引發業內熱議。

梳理蒙牛的半年報,以及公司管理層在業績報告會上的發言,快消君注意到了蒙牛冰淇淋業務上半年幾個值得關注的亮點,這些也正是促成該板塊上半年增長的原因。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的冰淇淋業務今年在海外市場表現強勁,上半年實現營收9.68億元。其中,艾雪表現最為亮眼,在東南亞實現雙位數增長,占據印尼市占率第一、菲律賓市場第二的位置。

在國內消費市場內卷白熱化的當下,東南亞市場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出海的第一站,但目前真正在當地做出規模的品牌並不多。相較而言,艾雪的布局時間更早,且東南亞基因更強。

公開資料顯示,艾雪2015年創立於新加坡,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蒙牛。成立初期,這支團隊憑藉鮮明的蒙牛基因與狼性文化,成功開拓出了印尼市場,也為蒙牛出海東南亞正式埋下伏筆。2021年,艾雪集團正式被蒙牛收購,開啟了更快的發展節奏,在2022年以34%的市場占有率,成為印尼冰淇淋市場份額第一。目前艾雪在印尼已建成了三家工廠,在建的菲律賓工廠也於2023年正式亮相投產。不僅如此,艾雪的市場已覆蓋至印尼、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寮國、東帝汶等東南亞國家,已成為蒙牛在海外的一支重要力量。

除了艾雪表現強勁,今年上半年蒙牛還根據國內消費環境、冰淇淋消費趨勢的變化對隨變、綠色心情、蒂蘭聖雪、冰+等旗下子品牌做了進一步的差異化定位,並在口味、場景、食用方式等方面繼續新創升級,拓展冰淇淋產品的創新空間和消費場景。

譬如,走親民路線的隨變,今年夏天推出了草莓軟芯脆皮口味和脆皮奶酪口味,前者打破以往灌注形式,採用果醬鑲嵌結構,解決同類產品食用前後段口感不一的問題,提升消費體驗;後者將更具營養價值的奶酪融合進了冰淇淋,充分滿足消費者對冰淇淋健康化、營養化的升級需求。

而主打高端化的蒂蘭聖雪上半年表現也頗為亮眼,除了與茅台聯名合作引領行業潮流外,蒂蘭聖雪今年還將「天然健康產品的開發」提到了重要的戰略位置,並首次提出「簡單配方」的產品概念,精選優質原料、一概使用生牛乳,且上產過程中不添加一滴水。據蒙牛方面介紹,目前三款蒂蘭聖雪杯類產品均已經成功實現碳中和,並獲得了專業機構出具的碳足跡報告、證書及碳抵消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總裁盧敏放在中期業績會上,專門提到高端冰淇淋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是優於整個冰淇淋版塊的,「消費者看重的其實是價值而不是價格,你做不好你不能怪市場和消費者,就是你自己沒有把價值呈現出來」。

多措並舉跨界創新頻頻圈粉Z世代

每年夏天,雪糕、冰淇淋無疑都會成為熱點話題之一,尤其是去年夏天,整個行業圍繞著「高溫」、「雪糕刺客」等話題熱點不斷,也帶動了整個冰品消費的增長。但今年夏天,客觀來看,整個大環境並不利好冰淇淋的消費。

首當其衝的是天氣原因,儘管七八月份進入三伏天之後,多地高溫天氣帶動了一波動銷,但事實上在4-6月的旺季期,由於全國多地持續暴雨、氣溫沒能升上去,冰淇淋旺季開局不利,部分品牌銷量下滑、創造成了庫存積壓。

另外,隨著國內冰淇淋市場規模的逐年加大(2021年已突破1600億),入局者蜂擁而上。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現存冰淇淋相關企業已超市4.6萬家,其中2022年新增註冊企業4000餘家。市場壯大的同時,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種傳統勢力、新勢力在市場上短兵相接,一片膠著。

事實上,面對越來越殘酷的市場競爭,部分前兩年廣受關注的新消費品牌今年夏天已經沒了聲量。蒙牛作為傳統勢力代表,冰淇淋業務能實現逆勢增長,並非「躺贏」,根源在於團隊能緊扣Z世代關注熱點,對冰淇淋市場的消費趨勢、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趨勢做出了精準研判,並適時在產品研發、營銷、渠道等方面做出調整反饋,給消費者呈現出最佳消費體驗。

除了上文提到的對各子品牌做進一步的差異化定位和產品升級,今年上半年,蒙牛冰淇還在跨界營銷和渠道精耕上做了不少工作。

跨界聯名現在已經屢見不鮮,難點在於如何做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在冰淇淋市場,蒙牛與茅台的聯名可以說是行業標杆,兩品牌聯動形成強大勢能,助力業績提升的同時,強化了品牌年輕、潮流的形象定位。

自去年聯名引爆行業之後,蒙牛今年上半年繼續加強與茅台的合作,在茅台冰淇淋的基礎上,又創新性推出了杯型經典版的茅台酸奶冰淇淋、茅台抹茶冰淇淋、茅台藍莓果汁雪泥等三款新品,再度掀起消費熱潮,在年輕消費群體中頻頻出圈。

不僅如此,作為北京環球度假區的官方合作夥伴,蒙牛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極具場景個性化的新品「沒牙仔冰淇淋」,成為繼小黃人冰淇淋後又一經典力作,深受遊客喜愛。而國民雪糕「綠色心情」對明星單品「綠莎莎」進行概念升級,以綠莎莎+萬物理念,與茶飲賽道巧妙結合,創新打造「萬物皆可DIY」全新茶飲杯系列產品。

除此之外,蒙牛趣仔冰淇淋與超級飛俠進行聯名合作;隨變與三代頂流IP奧特曼聯名,冠名頂級流量媒體平台愛奇藝的王牌綜藝《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聯名NBA、以「冰+」品牌為抓手,將產品匹配體育場景......

一系列聯名創新布局下來,蒙牛的冰淇淋矩陣解鎖了更多食用場景,消費人群得到進一步覆蓋,也進一步夯實了年輕、快樂、活力、潮流的品牌形象。

事實上,經過前三年居家消費場景的培育,以及冰淇淋甜品化的趨勢發展,冰品正在突破傳統銷售季節的局限。行業內兩個有意思的現象值得關注,一個是疫情之後,中國居民家裡的冰箱變大了,這當然緣於特殊時期消費者囤貨習慣的養成,而與此相對應的,最近幾年的雙十一電商大促,冰淇淋都會成為熱賣品類之一。

兩個新現象之間,並非毫無關聯。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65%白領群體表示會在冬天吃雪糕。在相關企業的冰淇淋營收結構中,秋冬季節貢獻的收入占比也在提升。這一方面得益於居家消費場景的培育,更重要的在於蒙牛等龍頭企業在食用場景、時令消費上做的探索和突破。對標歐美、日韓等冰淇淋產業發達的市場相比,我國冬季場景下的冰淇淋市場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當然,除了場景創新,今年上半年,蒙牛冰淇淋在渠道精耕上做了不少突破工作。線下,強化重點城市強掌控、加速縣鄉鎮市場下沉,在社區、批發、校園、商場等戶外渠道開展多種形式銷售推廣活動;線上,強化電商渠道建設,聯動美團、餓了麼等本地生活平台進行營銷推廣,實現品銷聯動。

不過在蒙牛看來,冰淇淋業務在傳統渠道還沒有完全釋放,盧敏放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我們還不滿意,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是在傳統渠道上,這部分我們要補上去。」

不管滿意與否,上半年已然結束。下半年幾近過半,期待對自己有著高要求的蒙牛冰淇淋在市場上創造更多新故事、新看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e3cc22ebf6b880d4cc2fead120a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