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柔性治理為社區治理提供創新路徑

2023-07-13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關注 | 柔性治理為社區治理提供創新路徑

關注 | 柔性治理為社區治理提供創新路徑

關注

面對基層治理中層出不窮的複雜問題,傳統的治理方式回應無力,而「以人為本」的柔性治理卻能夠通過撬動情感因素實現衝突的巧妙化解,在社區衝突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文 :柔性治理為社區治理提供創新路徑

作者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李宇環 劉曉霞

圖片 |網絡

和諧社區是我國基層治理現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標,但訴求複雜多元、矛盾糾紛頻發是常見的城市社區實踐樣態,家庭矛盾、物業糾紛等問題屢見不鮮,成為社區矛盾調處的重要內容。 實踐證明,剛性理念下行政化的制度方法或強制性治理工具無法靈活適應各類糾紛情境。面對基層治理中層出不窮的複雜問題,傳統的治理方式回應無力,而「以人為本」的柔性治理卻能夠通過撬動情感因素實現衝突的巧妙化解,在社區衝突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柔性治理以「情感」為治理接口,通過情感溝通疏解負面情緒,在社區共同行動中積累社會資本,凝聚價值共識,藉助社區關鍵群體的聯結互動消弭隔閡,形成「柔性治理基礎—柔性治理工具—柔性驅動主體」的治理路徑,實現「以情治情」。

社區柔性治理的邏輯轉化柔性治理是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題中之義。柔性治理回應了民眾情感需求,讓民眾在「拉家常」「送愛心」等交往互動中感受溫情,在「圓桌會議」「居民大會」等協商平台上表達訴求,在「社區文化節」「社區文藝匯演」等活動中密切聯繫、增強向心力,一則能夠拉近治理主體與治理客體的心理距離,二則能夠提升民眾對公共權威的信任度,激發社區主體的主動創造性,實現多元有效治理。

柔性治理是增強社區情感凝聚力的粘合劑。隨著單位制的消解,傳統民居格局從單位大院逐步演變為商品房小區,公民人格由「單位人」轉換為「社會人」,「人情紐帶」的斷裂使鄰里關係從昔日的「遠親不如近鄰」變化為「鄰里相見不相識」,人情冷漠的鄰里關係極易催生棘手的矛盾糾紛。在此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柔性治理能夠通過心理疏導、思想教育、情緒疏導等靈活而富有溫度的溝通方式增強居民的認同度與歸屬感,通過民情直通車、群眾評議、節日活動等新型參與機制凝聚社區居民,有利於塑造公共理性,增強社區向心力。

柔性治理是應對複雜治理環境的創新工具。城市基層治理中充斥著大量複雜交織、訴求模糊的「疑難雜症」。面對棘手的問題情境,柔性治理是基於剛性治理框架下的策略調適。作為剛性治理的補充,柔性治理能夠及時回應傳統治理工具難以奏效的問題,在矛盾調處過程中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情理結合、關係升溫,實現人際關係的解凍。因此,柔性治理是化解矛盾的優勢之道。

社區柔性治理的實踐路徑社會資本是柔性治理的情感基礎,基層治理的第一要義便是培育社區社會資本、創造居民情感歸屬。社會資本的積累主要通過社會網絡、信任與互惠性規範三個維度實現情感累加。其中,網絡建構通常是以非正式溝通機制實現的,不論是同一屋檐下鄰裡間的相互問候或是社區集體活動中的溝通交流,各類交往形式都有助於破除社區居民的隔閡,凝聚居民合力,提升居民的熟識度。伴隨著熟識度的提升,信任關係的建立對於矛盾調處至關重要,信任通過聯結社區歸屬感與認同感,為矛盾雙方提供了開誠布公的機會。

有效的信息溝通在克服緊張情緒、糾正認知偏差以及改變衝突走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柔性治理秉持平等開放的理念,通過信息傳遞的開放、及時、準確以及溝通的雙向性有效促使矛盾化解。傳統的通過公告欄、居民大會等正式溝通方式進行的信息傳遞具有很強的傳達作用,但是受眾面容易受限。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治理打破了這種局限,通過技術賦能簡化了信息查詢流程,暢通了民意反映渠道,提高了多元治理主體間的溝通效率。

關鍵群體是柔性治理的情感驅動主體。關鍵群體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調動社區社會資本,一方面,他們在社區居民間具有較大影響力與動員力,可以聚合社區利益,動員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引領社區集體行動;另一方面,關鍵群體往往承擔著「調和人」的重要角色,在社區治理中出現矛盾糾紛時發揮重要作用。依託非正式權威,關鍵群體能夠積極運用情感動員、心理慰藉等柔性策略實現社區多元主體的包容與理解,直達強制性工具或外部權威無法直接作用的問題領域。

柔性治理將情感作為治理工具嵌入至社區治理實踐中,通過積極培育社區情感資源,引導情感價值的回歸。基層治理現代化需要治理工具的不斷創新,從「講理」到「講情」的治理邏輯轉化是對複雜現實的彈性回應。構建以情感歸屬、情感驅動與情感凝聚等治理機制為基礎的社區柔性治理體系是實現社區有效治理的優化路徑。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1862期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宋獻琪

拓展閱讀

關注 | 建設人本社區,共創人民城市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引領城鄉社區治理現代化 | 社會科學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5c2d85af78b0974923915bf87dc6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