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居然不是東湖?曾經的沙湖究竟多大

2023-03-16     蘇丹卿

原標題: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居然不是東湖?曾經的沙湖究竟多大

進入正題之前,想給大家拋出這麼一個問題——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是哪個公園?

這個問題,對於沒有來過武漢或生活、工作在武漢的人而言,可能會忍不住上網搜索一番。但對於武漢人而言,答案一定是脫口而出。

將這個問題進行拆分,即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能同時對應的這個公園,似乎只有一個——東湖(也許也有人認為是湯遜湖)。

1)是東湖還是沙湖?

東湖,是武漢上百個湖泊中的典範,有「世界明湖、人民樂園」的美譽。它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集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為一體。在武漢人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其他湖泊難以媲美的。

但如果,你去過位於武昌的沙湖公園,也曾留意過該公園的整體簡述,你會發現「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並非是東湖,而是沙湖公園

這段簡要的開頭介紹,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我對東湖大小之印象。雖說有人認為湯遜湖才是武漢最大的城中湖(並非湖泊那麼單一),東湖其次。但在絕大多數武漢人心裡,最大的城中湖指的是東湖,也只屬於東湖。

那麼,這個沙湖又是怎麼回事呢?

打開武漢市沙湖公園官方網站,其介紹則變成了——是武漢市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同時,也介紹了它是武漢市區內環線內唯一的湖泊。

也許,我們需要從「總控面積」著手。

根據沙湖公園整體介紹的第二句進行分析——總控面積377公頃(含水域),其中陸地面積約90公頃(含島嶼)。

377公頃等於3.77 平方公里,而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

如此一來,公園內的介紹應缺了「之一」二字——沙湖公園是武漢市最大的城中湖濕地公園之一。只是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的介紹依舊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或許是以曾經的沙湖做比較吧。

2)沙湖究竟有多大?

關於武漢城中湖的第一大和第二大,我只留意過湯遜湖和東湖。至於沙湖,不免有些遺憾。今天的沙湖看起來依舊不小,但在多年前,沙湖之大只有武漢人才清楚。再遠一些,唯有史料記載。

很多武漢網友稱,曾經的沙湖很大,但城市發展之需求,它被填了大半。有網友稱:20年前的整個徐東大街全是沙湖水域。那麼,曾經沙湖究竟有多大?也許,比網友所知道的還要大。

據記載,100多年前的東湖屬沙湖水系,任桐在《沙湖志》中將沙湖與東湖並稱為大小沙湖。沙湖面積曾近萬畝,湖上船帆點點,碧波浩渺,沙鷗翔集,還設有船埠頭,深得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所青睞。

晚清時期張之洞為減輕水患,修建武豐閘、武泰閘、萬年閘等閘壩,湖泊面積有所縮小,但仍達7000餘畝。清末修築的粵漢鐵路穿湖而過,路西為小沙湖,又名內沙湖,現已近乎湮沒;路東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現在的沙湖。

據官方介紹,內沙湖現實有面積0.134平方公里,外沙湖現實有面積3.197平方公里 。

有網友稱,論水域面積之大小,沙湖還不及漢陽的墨水湖(約3.4平方公里)。那麼,官方介紹的僅次於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有待商榷。

3)古今沙湖的人與自然

歷史上的沙湖,是一個風光旖旎的湖泊,深得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所青睞。其中,能追溯到的名人就有明代楚王朱幀和清末湖北道員任桐。

朱幀是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六子,就藩武昌長達五十多年。其中,沙湖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沙湖邊的蘆葦常被他製成音質優美的蘆笛,故沙湖又曾名「歌笛湖」。

清末湖北道員任桐極愛沙湖之美,自封「沙湖居士」,別號琴父。還在沙湖邊仿《紅樓夢》中大觀園修建了一座「琴園」,為當時聚居武漢的各路文人雅士必游之地。

康有為還曾為之作聯:「琴譜茶經,輪換風雅;園花池月,悟徹禪機。」遺憾的是,抗戰時期,琴園被毀。

隨著時代發展,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不可避免的自然影響隨之而來。沙湖面積越來越小,湖周邊高聳起學校、辦公樓、住宅樓等,似乎是變成了一個被現代文明建設所包圍的自然區。

好在建設城市的同時,也不忘沙湖生態環境的及時治理。城中濕地生態系統給附近居民帶來了鬧中取靜的自然享受。

園內造景頗有江南園林典範,有亭台水榭、竹林花木扶疏。春日賞梅、賞桃李芬芳成為遊玩沙湖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說沙湖並不像東湖那般在近幾年的旅遊發展中,被外地人所熟知。但它也絕非默默無聞,於武昌人的心底是有著一份地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9f364de9d5dcb7c2a280a9f6bbf8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