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降價保命

2023-12-06     My車軲轆

在燃油車時代,寶馬、奧迪、奔馳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常年霸占豪車排行榜。但在新能源賽道,BBA似乎不斷失勢,甚至經常被國內新勢力「吊打」。前有蔚來李斌說「月銷量超過寶馬3系」,後有理想CEO李想說「有信心2024年總銷量超過BBA」。看完這些言論,一度讓人覺得BBA已經日薄西山。

那麼,豪華品牌所生產的電車真的不行嗎?

在很多人都在嘲笑豪華品牌所生產的電車是雜牌的時候,作為傳統豪華品牌代表的寶馬還是頂住了質疑,甚至可以說是悶聲發起了大財。截至目前,寶馬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中已累計銷售30萬輛。這樣的銷量表現讓人眼前一亮,成為當下新能源市場中的佼佼者,未來可期。

以價換量,BBA電車降價潮已經來了

在傳統車廠中,新能源車的銷量表現,逐步成為衡量一個品牌轉型速度的關鍵指標。跟比亞迪的600萬輛新能源車相比,寶馬的30萬輛不是一個絕對出色的數字,但背後的意義重大:從新能源汽車銷量格局看,寶馬通過低價策略、多元產品策略已經在第一輪發展中快速趕上。

今年以來,寶馬突然逆流而上,占據了不少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寶馬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7.86萬輛,同比增長211%。寶馬這樣的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可謂是「悶聲發大財」,風頭甚至蓋過很多國內新勢力。

BBA在新能源領域轉型緩慢是事實,但BBA電車也並非真如大家以為的那麼不受待見。雖然網絡上常有「BBA電車是雜牌」等言論,但真正體驗過就會發現,它們的電車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拉胯」。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寶馬電動車,我想是有些原因的。

首先是產品力過硬,雖然現在的新能源車講究「大彩電」+高階輔助駕駛等,但用戶最關心的還是續航里程。在續航方面寶馬的電車普遍更紮實,甚至紮實到了反向虛標,使用起來會更加放心。而且寶馬旗下產品的操控性也是其他車企難以比擬的,比如寶馬i3全系搭載了可調節軟硬和高低的空氣懸掛,加上後置後驅的驅動形式,在駕乘質感上確實是無可挑剔。

產品力過硬是一點,價格上也很有優勢。以寶馬i3為例,雖然官方給出的指導價為35.59萬元,但終端有著不小優惠,之前甚至有不少消費者表示25萬元左右就能落地。換句話來講,算上優惠之後,寶馬i3的實際落地價要比寶馬3系燃油版還便宜。在這個價格之下,相較還沒有取得消費者信任的新勢力,更有品牌美譽度和號召力的寶馬i3無疑更具有吸引力。

如今,寶馬新能源車在國內的產品陣容包括6款純電動車型:i3,i4,i7,iX,iX1,iX3,以及即將上市的i5,同時還包括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M760Le,XM。此外,值得一說的是,2025年是寶馬集團電動化戰略的重要節點,屆時將推出「新世代」產品陣列,未來銷量表現依然值得期待。

在新勢力緊逼下,寶馬奔馳抱團取暖

儘管趨勢向好,但BBA仍未停止「反撲」腳步。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奔馳、寶馬兩家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補能領域有了「大動作」。據悉,奔馳和寶馬成立的合資公司,計劃到2026年之前建立至少1000個充電站和7000根超充樁。

奔馳寶馬聯手運營超級充電網絡的背後,既看到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激烈,又能感受到奔馳和寶馬對電動化的重視程度。而且,隨著產品的投放,奔馳、寶馬在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快速提升,務必要滿足中國客戶對「豪華充電服務」的需求。畢竟補能網絡是新能源壯大的根基,只有把這一塊安頓好才能迎來大爆發。

隨著新能源銷量的不斷上漲和加大布局補能網絡,唱衰BBA的聲音將會逐漸噤聲。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消費者對於BBA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正在提升,雖然過程依舊道阻且長,但在BBA的重視下,憑藉強大的市場基礎品牌影響力,走出困境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雖說寶馬電動車的銷量大漲是建立在放棄高溢價的基礎上,但這也證明了寶馬電動化轉型的決心。無論是寶馬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突破30萬輛,還是奔馳、奧迪電動車銷量創新高,這都預示著傳統豪華品牌,已經開始發力追回失地,這無疑會讓如今國內新能源的淘汰賽進一步加劇。總之,傳統豪華也好,新勢力也罷,都將面臨著競爭性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31da21b108678e7c066f4a4b0688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