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度減持美債,已減少40%,韓媒直言不諱:美國遏華結果導致

2023-10-31     軍事評論

原標題:中國再度減持美債,已減少40%,韓媒直言不諱:美國遏華結果導致

作為世界上的頭號金融帝國,美國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債務風波之中,原本被認為是最堅挺的避險投資:美債,如今卻成為了國際金融市場人人避之不及的「暗雷」。據《環球時報》援引韓媒《首爾經濟》發布的報道稱,依照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中國手中持有的美債環比下降了164億美元,目前倉位在8054億美元,創下了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債在2013年達到頂峰,但此後的10年里一直在有序減持,和過去相比減持了40%,韓媒直言不諱地指出,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華盛頓對中國的強力遏制所引發的反彈。事實上,最關注中國持有美債情況的美國媒體,早就意識到中國正在帶頭調整對美債的態度,反映到操作層面時就變成了持續減持。不過,這一局面的根源並非完全是「大國競爭」。

首先,俄烏衝突爆發之後,美國悍然打破了金融世界基本的遊戲規則,將俄羅斯價值300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全部凍結,同時將俄羅斯從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中踢出去。當裁判員親自下場扮演運動員時,自然會引起全球範圍內的不滿和焦慮,因為這一番操作的背後,暴露了美國有能力、有意願對已經被視為「敵人」的國家施加金融壓力,有俄羅斯這樣一個前車之鑑,中國當然要早作打算。畢竟,未來中國如果啟動統一進程,將不可避免的與美國及其盟友們進行正面對抗。

其次,即便沒有中國的介入,美債的潛在風險仍在加大。眼下,美債長期債的流動性危機依然沒有解除,這說明全球投資者並不看好美元,乃至於美國的長期發展。特別是在美元利率持續上升的背景下,美債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場覆蓋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在醞釀之中,中國之所以力推「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在未雨綢繆。

中國希望在美元無法繼續扮演「國際貨幣」的極端情況下,在一定範圍內支撐起外貿。因此在減持美債的同時,中國央行對於黃金是在持續增持。雖然對於中國而言,這不過是在重組我們手裡的美國債務資產,但是落在外界眼中,反映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美債的擔憂,而這些擔憂反過來加劇國際投資者對美債長期債的疏遠。

歸根結底,中國沒有意願,更沒有興趣去賭美國輸,因為這背後反應的是全球秩序的崩壞,但中國也不會成為國際遊資的「韭菜田」,任由資本集團收割14億中國人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成果。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拜登政府過去一段時間不斷向我方遞出橄欖枝,希望同我方高層恢復對話,一方面是希望穩定兩國的動盪關係,為明年的大選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中國能夠「拉一把」,重演當初次貸危機「全球救美」。

但美國似乎沒有意識到,今天的全球債務狀況,已經不足以「窮他國之力,解美國之圍」,美債已經從過去的「大到不能倒」,變成了如今的「大到救不了」,如果美國不能從自身著手,實施真正的、有前瞻性的財政計劃,只盯著中國手裡的美債,註定不足以讓美國擺脫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b60657d3a19cdc41197ff963b491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