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大膽的中國,比歐美早2年火星採樣返回,但天問二號是關鍵

2023-11-14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外媒:大膽的中國,比歐美早2年火星採樣返回,但天問二號是關鍵

「大膽的中國火星任務將比美國宇航局早幾年獲取樣本」,這話說得很有力量,什麼叫「大膽」?

中國進行火星探索任務不很正常嗎?外媒這話說得真的顛覆認知了,好像中國是不能在美國宇航局(NASA)前面進行火星採樣一樣。

的確,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出現了變故,能不能按照計劃執行不知道。

但從11月報道出來的情況來看,中國在美國前進行火星採樣返回很正常,為什麼這樣說?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沒有錢!NASA「火星採樣返回」受阻

說到錢的問題,那就是一個「笑話」,不少人應該還記得,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經常說中國航天不透明,不合作,項目的發展要超越美國了等等,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錢的問題。

所以,這一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共同設計的「火星採樣返回」計劃在4年前敲定,計劃從火星上採集約600克樣本送回地球,可能受到影響,也是因為錢的問題,那也就不奇怪了。

根據NASA的獨立審查小組發報告稱,「火星採樣返回」計劃的初始預計成本為44億美元,但新情況是預計成本為80億至110億美元,所以,這樣美國就招架不住了。

甚至有些科學家說,在是否取消「火星採樣返回」計劃上存在意見分歧問題了,這是什麼情況?那就是甚至最終這個「火星採樣返回」受阻,甚至可能出現徹底不做的情況。

因為在當下預算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NASA在這個項目上就算是合作項目,都難以搞定,並且順利進行該任務。大家也不要笑,雖然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不少,並且也給人類帶來了不少成果,但是實際性的價值性也不算是頂級。

因為需要進行火星採樣才可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NASA預計最早在2033年完成採樣返回。

結果呢,中國的天問系列計劃讓外媒瞬間炸裂了,居然還用「大膽」來進行形容,真的是有點「大膽」了,中國難道不能夠進行火星探索任務嗎?這有點離譜了。

外媒:大膽的中國!比歐美早2年火星採樣返回

沒錯,其實這個消息主要是建立在我國發布公告——保障「天問三號」任務!我國對火星大氣研究有新突破之下。

這個消息倒不是什麼驚訝的事情,這主要是我國面向火星探測,為登陸選址、科學探測提供氣象環境保障的事情,通過構建火星大氣數據,以便更加方便執行火星採樣的任務。

然而,就是在這件事情之下,外媒指出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太空超級大國,與美國宇航局(NASA)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目標之一,中國的航天發展取得了重要的進步。

除了提出中國空間站的擴艙計劃,從最初的三艙升級為六艙位之外, 還邀請國外航天員加入,項目入選也公布了。其實就是還要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未來十年內進行火星載人任務等等,都凸顯了中國航天的進一步。

然而,為了未來中國航天員能夠前往火星,中國也進行火星土壤和岩石樣本的採集。

結果這就「惹怒」了國外一樣,說大膽的中國,火星任務比美國宇航局-歐空局(歐美)提出的火星樣本返回(MSR)計劃提前大2兩年,也就是我國說得天問三號計劃。

計劃在2028年前實施「天問三號」探測任務,然後於 2031 年 7 月將樣本返回地球,完成人類第一次火星採樣返回。

的確,這個人類第一次說法沒有什麼問題,比歐美的確早2年,但這也不奇怪吧,中國雖然在火星探索方面,只有關於天問一號任務。但是,我國已經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完成了科學目標。

所以,天問三號進行火星採樣也不奇怪吧?這也算不上大膽。如果中國真的大膽的話,那直接就在天問二號上執行了任務了,還用等到天問三號任務?所以,外媒的報道是有點誇張了。

那很多人也有疑問了,中國天問二號在哪裡去了?為什麼是天問三號去採樣。

天問二號去幹什麼?這是天問三號任務的關鍵

沒錯,中國天問二號任務不是去火星,而是去小行星之中,這的確讓很多人比較驚訝,但是天問二號任務的確也是為天問三號進行火星採樣做準備的。

按照天問二號計劃來講,預計在2025年5月實施發射,將從小行星2016HO3取樣返回。這一顆小行星環繞太陽的軌道,使得它持久地陪伴在地球附近,至少未來100年都將對地球不離不棄。

而我國進行對該小行星的探測,主要有3大目標:

  • 一是測定2016 HO3軌道、自轉、形狀大小和熱輻射等物理參數
  • 二是探測2016 HO3形貌、表面物質組分、內部結構,獲取小行星樣品的背景信息
  • 三是對2016 HO3返回樣品開展實驗室分析研究,測定小行星樣品的物理性質、化學與礦物成分、同位素組成和結構構造

測定和研究小行星樣品的年齡;與隕石進行比較研究,建立返回樣品與隕石、地面觀測與遙感就位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

而在進行對該小行星任務執行之後,天問二號還將前往探測一顆新近發現的主帶彗星,所以,是一個計劃之下的過個任務執行。

同時,最為關鍵的是天問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將實驗從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技術,實現對該小行星的採樣返回,這將是中國首次從行星際取回樣品,這也將成為天問三號火星取樣返回重要環節的先期驗證,所以,這是中國天問三號任務的關鍵。

所以,最終的根源問題上,還是我國為火星採樣進行強大的技術驗證,那麼也是同類型的任務計劃,這就是天問二號要去乾的事情,也期待天問二號能夠完美地進行技術驗證,那麼——我國只需要兩次到火星,就可以採樣返回。

一次去火星是天問一號,還有一次就是天問三號,就解決了我國對火星探索的重大突破。

這也說明了天問二號小行星採樣任務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814e92e7d4307441528986a2c2aa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