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國際飛行」11月29日消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S.A.)當天和沙烏地阿拉伯軍事工業公司(SAMI)簽署備忘錄,共同推進由巴西製造的C-390型戰術運輸機在沙特的推廣銷售。
據稱,巴航和沙特軍事工業的短期目標,是向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空軍推銷C-390型戰術運輸機,同時為沙烏地阿拉伯建立一定的機型維護能力,而長期目標則是在沙特建立生產線和維護、維修、運營中心(MRO),從而在中東地區大量銷售該型運輸機。據報道,C-390型運輸機的代替目標,可能是沙特空軍在三十多年前購買的30多架C-130H型戰術運輸機,這批飛機由於使用年限較長,且沙特空軍的運作環境比較惡劣,已處於壽命末期。
提到巴航工業和沙特軍事工業公司打算向沙特皇家空軍推銷C-390型運輸機,咱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顯然是中國航空工業製造的運-20B型大型運輸機。就在今年的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和杜拜航展上,運-20B型運輸機都以模型的形式進行了亮相,甚至在杜拜還被破天荒地賦予了運-20BE的型號名稱,意味著這是一款出口型飛機。
咱們當時就猜測,考慮到波音公司自廢武功、自己拆除了C-17A型運輸機的生產線,再考慮到這種大型運輸機在中東地區的市場空間,我們把運-20BE運輸機給送到中東地區去參展,給王爺土豪們做展示,必然是有試圖向中東國家推銷這款四發、大型運輸機的軍貿考量在裡邊的。沒想到,瞄上了中東國家市場的還不止我們一家,人巴航工業也接踵而至了,而且一出手就是聯合沙特軍事工業公司,組建利益共同體搞聯合推銷,這軍貿路線很明顯比我們要上道多了。
C-390的性能
那麼,巴航工業的C-390型運輸機在中東國家,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市場前景,究竟怎麼樣,相比我們的運-20BE型大型運輸機來說呢?大伊萬的觀點,作為友商,巴航工業的C-390搞不好會對我們形成比較大的威脅,沙烏地阿拉伯皇家空軍搞不好真的會選擇C-390,當然並不意味著它完全不會選擇運-20BE:
從前者的角度來看,巴航工業在沙特的市場策略,包括C-390型運輸機自身的性能,都是很不錯的。市場策略不用說了,巴航工業選擇的是和沙特軍事工業公司聯合,而沙特軍事工業公司的背景不用說,是沙烏地阿拉伯國家主權基金(PIF)底下的大型工業集團,說白了這就是有沙特政府背景的大型財團+企業。巴西航空工業的C-390剛進入沙特市場,就找上了沙特政府幫忙,很明顯這個銷售策略是經過高人指點的,直接走了沙特的高層路線,以沙特的國家體制和軍隊採購機制來看,直接走了高層路線,毫無疑問巴航工業對於拿下這些戰術運輸機訂單的把握又多幾分。
從C-390型運輸機的性能來說,該型運輸機的技戰術性能,性價比都不錯,而且正好可以和沙特空軍裝備的C-130H型運輸機進行對位替換。從C-390型運輸機的戰術性能來說,該型運輸機的貨艙尺寸、運輸能力、搭載構型等都超過了C-130型:比如從貨艙尺寸來說,C-390的貨艙尺寸為18.5米乘以3.45米乘以2.9米,而C-130J則是12.19米乘以3.04米乘以2.74米,僅僅相當於C-390運輸機的54%;再比如從運輸能力上來說,C-130H型運輸機的MTOW大約為71噸,有效載荷為20噸,而C-390型的MTOW則達到了81噸,有效載荷達到了26噸,有效載荷相比C-130H提高了30%。
當然相比空客推出的A-400M型運輸機,C-390型運輸機的性能還是要次一檔的,比如從貨艙尺寸上,A-400M的貨艙尺寸為17.71米乘以4米乘以3.85米,在搭載大型戰鬥裝備的能力上超過了C-390。從搭載能力上,A-400M的MTOW可達141噸,有效載荷可達37噸,遠遠超過了C-390。但問題在於,A-400M型運輸機簡直貴的一批,歐洲國家空軍購買A-400M動輒報價1.8億美元,相比之下,C-390型運輸機除了本機價格,還打包了訓練、備件、維護、大修等服務,還不到1.4億美元一架。還有消息甚至稱,C-390的裸機飛離價格還不到1億美元。作為對比波音公司的波音-737Max系列飛離價格還得1.2億美元呢,C-390這個1.4億美元的價格、還附贈一堆服務,簡直是良心價格,這性價比的飛機你上哪找去。
同時,C-390型運輸機的維護還非常簡單,巴航工業在研發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它的部分分系統可以軍民兩用,可以與民航飛機通用。比如C-390型運輸機的航電系統和飛控系統就是交給英國BAE系統公司開發的,而BAE系統公司則是巴航工業的老合作夥伴了,在開發巴航工業機型上有豐富的合作經驗,等於是C-390完全可以借用BAE和巴航民用飛機的現成資源進行航電、飛控的維護;又比如在配用航發上,C-390直接選擇了V2500-E4型航發,這就是空客的A320型飛機配用發動機,在全世界的民航航司都是大路貨,基本上只要你這個國家有航司,航司有A320,就不會缺少V2500發動機的備件、維護人員、維護體系,這些研發和設計策略,極大地降低了C-390型戰術運輸機對各國用戶的使用成本。
所以綜合以上情況,C-390型運輸機,在技術性能上超過了沙特的C-130H運輸機一大截,且採購和維護保養的費用都相對低廉,維護保障比較便宜,航發和航電甚至不需要新建一套維護保障體系,性價比非常之高,可以和沙特的C-130H型運輸機做到對位替換。從這個意義上講,C-390型運輸機的市場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部分競爭力甚至超過了運-20BE。畢竟我們的運-20BE在採購價格上,說不定會比C-390更高一些,同時在航發和航電系統上,肯定要專門搞一套新的維護體系,因此又是一筆額外的開支,性價比肯定不如C-390。當然運-20BE的戰術性能肯定遠遠超過C-390,畢竟,一個是戰術運輸機一個是戰役運輸機。
C-390能搶運-20市場?
但是這年頭,你還真的不好說,四發大型運輸機和雙發運輸機哪個吃香了。畢竟即使在民航領域,四發機現在也都不吃香了,除了極少數航司還在運行的A380和波音747等,目前絕大多數機型都已經變成了雙發機。而新出來的幾個寬體型號比如A330neo,波音777X等也都是雙發機,四發機的性價比和成本劣勢非常明顯,且這種趨勢似乎已經蔓延到了軍用運輸機的市場上。
畢竟目前從C-390型運輸機的外貿對象來看,目前這飛機賣的還真不錯,而且有賣的越來越好的趨勢。C-390剛出現的時候,其實賣的非常差,巴航工業信心滿滿地準備在10年內賣出去600架,結果從2019年9月開始正式裝備,巴西空軍一共裝備了大概6架C-390,後面還要再接收20架。然後2019年賣給葡萄牙5架,2020年賣給匈牙利2架,在2022年之前一共也就33架訂單,國外訂單只有2個國家7架訂單,三年內這個外貿訂單只能說賣的不好。
但是等到2022年之後,C-390卻突然如同吃了大力丸一樣,來了個鯨魚翻身。當年荷蘭和巴航工業簽了協議,購買5架C-390,進入2023年之後,C-390在外貿上更是捷報頻傳,6月拿下了荷蘭空軍的10架訂單,9月拿下了奧地利空軍的5架訂單,10月份拿下了捷克的2架訂單,12月又拿下了韓國空軍的5架訂單,接下來據說瑞典空軍、阿根廷空軍、智利空軍甚至印度空軍都有採購意向。在2022年到2023年間一下子賣出去22架,超過之前三年的三倍還多,後續估計還會有個幾十架訂單,儘管相對之前的10年賣出去600架的宏願還是差距甚遠,但一款中型戰術運輸機能賣出去個百十來架,毫無疑問也算是成功的機型了。
C-390這幾年內的大賣,再配合A-400M運輸機遇冷,大伊萬覺得吧,多多少少意味著隨著目前整體經濟形勢的變化。各國在大型運輸機這種裝備上,好高騖遠的軍購考量在下降,採購的性價比因素在逐步提高,越是中等國家,在這方面的考量可能會越多一些。大型四發運輸機對於這些國家而言,未必會很吃香,甚至A-400M這種體量介於大型運輸機和中型運輸機之間、上下不靠的型號都未必吃香。反而是具備大型運輸機的飛行性能,具備中型運輸機的戰術性能,運作成本較低,整體性價比較高的中型運輸機,可能更能贏得一些中等強國的青睞。
而在這方面,我們的運-20BE型飛機,這市場定位相比C-390明顯有些高了,而這種性能上的高,未必會帶來在市場上的高占有率。也許C-390會成為我們的非對稱型外貿對手,但無論如何,且走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