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提問:娃腳趾甲常往肉里長怎麼辦?別硬來,處理方法很簡單

2022-05-04     孕育島

原標題:寶媽提問:娃腳趾甲常往肉里長怎麼辦?別硬來,處理方法很簡單

有娃之後,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問題,可謂是十分細心,尤其是關於寶寶健康的問題,基本上父母都是帶著「放大鏡」去看的,在父母眼裡,孩子的事就沒有小事。

5個月大寶寶腳趾甲往肉里長,媽媽緊張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近,小島收到了一位寶媽的私信:

我是一個5個月大寶寶的媽媽,最近,我發現我家娃的大腳趾甲特別喜歡往肉里長,剛開始還好,現在有明顯的輕微紅腫的趨勢。

這一點和孩子爸爸很像,孩子奶奶說這是「遺傳」,因為擔心指甲會磨到孩子的肉皮,覺得不舒服,於是我就會把扎到肉里的趾甲拔出來,並且也會修剪得儘量短一些。

但第二天,孩子的腳趾周圍就紅腫得更厲害了,我現在要怎麼處理孩子的腳趾呢?

其實,這位媽媽的寶寶出現的是「嵌甲」問題,所有的腳趾甲都會發生「嵌甲」的情況,尤其是大拇指,發生的機會最大。嵌甲會造成甲溝損傷,所以會疼痛和腫脹,再加上趾甲里容易「藏污納垢」,所以便更容易發生感染。

寶寶腳趾甲經常往肉里長,以下幾種因素往往是誘因

嵌甲發生的因素有很多:

遺傳:孩子趾甲的形狀和生長曲度會受到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往往會和父母有很大的相似幾率,像上文中那位媽媽的寶寶,很可能就是受到爸爸的遺傳。

襪子、鞋子不合腳:經常給寶寶穿一些過緊過小的襪子、鞋子,也會將腳趾的軟組織擠向趾甲,容易造成嵌甲。

修剪趾甲不當:很多家長在給娃修剪趾甲的時候,習慣把兩個邊角修剪得過短,但實際上這樣做反而會刺激到趾甲兩側的肉「內生長」,更容易造成嵌甲。

寶寶啃咬趾甲的習慣:對於小寶寶來說,無論是手指甲還是腳趾甲,都能成為自己的「口中食」,那些經常啃咬趾甲的寶寶,趾甲周圍的潑婦組織就很容易損傷,再加上寶寶的口水,自然就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發言。

運動時造成的外傷:寶寶在擁有大動作能力後,一旦出現踢傷或者被踩傷後,也會引起甲板側緣接近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

寶寶腳趾甲長到肉里,比起「硬來」,這樣處理更簡單

既然知道這樣的情況是嵌甲,那麼是不是像上面那位媽媽一樣,直接簡單粗暴地摳出來就行呢?這裡建議:面對孩子的嵌甲不要硬來,要學會溫和處理。

如果孩子的嵌甲不是很嚴重,只不過是有些紅腫,而且寶寶也沒有那麼大的不適感,可以先採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之後塗抹一些消炎消腫的藥膏。這樣觀察一個星期,如果孩子還沒有好轉,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像寶寶出現嵌甲的情況,相對來說出現的幾率還是比較普遍的,不過因為是新手媽媽,沒有經驗,所以難免在清潔和修剪這樣的護理方面做得過猶不及,才會導致寶寶出現嵌甲的情況。

不想寶寶出現嵌甲,學會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腳趾甲長到肉里,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痛苦的,所以父母在平時也注意一些細節,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從鞋子尺碼方面看

和腳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鞋子,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挑選鞋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鞋子的尺碼,尤其是那些還不具備表達自己感受能力的小寶寶來說。

不建議給寶寶穿尺碼過小的鞋子,要保證鞋長要比腳長多0.5-1cm左右,冬天的鞋子更是要大於1cm。另外,在孩子穿鞋上,經常穿二手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腳部健康,所以也要避免。

從指甲的護理方面

寶寶的腳趾甲長到肉里,也可能是家長平時護理不及時,修剪得不到位導致的,平時大人要及時給娃修剪指甲,正確的修剪方式是要「平平地剪」,不要從側面半環形修剪,剪出來的形狀是方形的,而不是尖尖的。

很多父母在給娃剪指甲的時候有「強迫症」,貼著皮肉剪,這樣也是不可取的,最好要留點白牙。

小島想說:

雖然嵌甲本身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放任不處理,時間一長就容易形成「甲溝炎」,一旦形成甲溝炎,孩子就會疼痛,到時候就不僅是泡腳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所以家長在平時給寶寶護理的細節上,就要多細心一些,避免寶寶出現嵌甲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dd4a09c0622b5eef0b8cc7cf4ce6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