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大摸底」,黑科技都在民企?

2023-12-24     平原公子

原標題:「工業大摸底」,黑科技都在民企?

「工業大摸底」,黑科技都在民企?

最近,網絡上開始流傳「工業大摸底」的段子,說總以為我們科技被封鎖,所以總覺得我們的產業是落後的,結果一摸底才發現,「明珠都在自己家」、「技術早就突破了」,只是「上面不知道」。

這個「工業大摸底」,被吹成了起點爽文。

我們聽到了很多段子,什麼巨力索具的航母阻攔索,什麼做魚竿的光威搞出了戰鬥機用的碳纖維,什麼做汽車油漆的光啟高出了隱身塗層,什麼順豐的雙尾蠍無人機.......爽是爽了,但又引發了另外一種離譜的說法:「你看,出成果的都是民企!」,意思是國企、正經軍工企業不如民企有創造力.......

你在這裡講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全世界唯一一個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他在那裡鼓吹私有化.......這就是「民企沸騰宣傳」、「地攤文學營銷」帶來的壞處,因為真相不是這個樣子的,你故意說一半,漏掉了更重要的一半,就會給「自由派」、「私有派」留出漏洞,甚至我懷疑,這些段子,就是他們故意編造出來的。

以順豐所謂的「雙尾蠍」無人機為例,你覺得順豐作為一個快遞公司,它是有空氣動力學基礎,還是有飛機發動機設計生產能力?是有地圖采編能力、信息傳輸能力還是有自己的飛控技術?這可是大型無人機!搭載三台渦輪發動機,擁有12個掛載點,最大起飛重量為2.8噸,最大巡航速度260公里,任務掛載重量達到1.2噸,滿載航程可達8000公里,實際升限9500米,最長滯空時間為35小時。

我敢保證,這玩意兒其實和順豐沒有半點關係,就是順豐「委託」了一家四川的無人機公司設計生產出來的,順豐沒有任何技術儲備去做這件事,而這家真正的無人機製造企業,十有八九是真正做大型航空飛行器出身的企業,才有製造「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能力和資格。

我查到的資料是「雙尾蠍是四川一家民營企業騰盾科技研發,只用了短短13個月就研發成功。它分為民用版和軍用版兩種。它的軍用版就是在「第十四屆東協博覽會」上高調亮相的TB-001「雙尾蠍」無人機」。雙尾蠍無人機可掛載多種地空炸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包括:50KG級空地炸地,100公斤精確制導炸彈、滑翔炸彈和子母彈。

當時,軍用版和民用版是一起出的,再想一想,什麼企業才有能力一年時間就研發製造出可以民用、外貿的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那一定是在航空、飛控、材料領域有著深厚積累的企業!順豐這種快遞民企憑自己怎麼可能造得出這樣的東西?

這個真正的製造商騰盾科技,官方資料是「一家以固定翼與旋翼大型無人機技術探索、研發製造、航空運營以及飛行操作員培訓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他們家還有三種無人機,一種叫做「撲天雕」,另外一種叫做「混江龍」,還有一種叫做「沒羽箭」。你好好看一看,這四種東西,可能是隨隨便便一家所謂的「快遞公司」就能造的嗎?這背後是積累多少年的空氣動力學研究、飛控技術、發動機技術?

我再告訴你,這個騰盾公司,成立於2016年,推出「雙尾蠍」大型軍民兩用無人機,是2017年,什麼神仙企業,會剛成立就拿出如此成熟的產品?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因為它是一家「軍民融合企業」!成都有這樣的企業,很奇怪嗎?

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我們國家的工業體系確實強大,地球上史無前例的強大,強大到每一個領域都能找到神奇的「隱形冠軍」,你下任何一個單子,招標任何一個項目,無論你的要求多離譜,都會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企業來接單,下到相控陣雷達,上到飛彈發動機、空間站設備,可能在江蘇找一家鄉鎮企業小工廠就能做,別懷疑,我就見過,人家還得到了「天宮」空間站和航天的感謝信(照片不可能貼給你看的)。

但真相還有另一面,真相的另一面就是——我們今天幾乎所有的「黑科技」,都來自於當年艱苦奮鬥建成了全面工業體系,來自於當年的「軍轉民」和「軍民融合項目」。你知道我們消防上現在用的某些鏟雪車、救援車,看起來為什麼那麼眼熟嗎?你知道我們的長安汽車,之前是幹什麼的嗎?你知道成飛不但造J20,還造洗衣機嗎?

你以為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民企能夠自己生產相控陣雷達、固定翼無人機、小型渦輪發動機、小型火箭發動機?你以為現在為什麼那些B站up主甚至能夠從淘寶買零件直接拼出一架嬰兒版的雙發J20航模?你知道他們甚至能夠靠淘寶零件真正搓出可回收火箭、載人固定翼飛機嗎?你知道手搓一架固定翼載人飛機需要多少錢嗎?15萬,人民幣!而且放出製作攻略和參數,提供各種設備和零部件,任你學。你覺得這些白菜化技術的源頭在哪裡?

在今日中國全方位工業優勢下,在某些領域出點小奇蹟,冒出一些小小的「燈下黑」,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存在「國家隊」不如「深山裡的武林高手」這樣的小說奇談,更不可能出現國家對自己各個領域的發展成果一無所知這樣的胡扯。

你再拿「雙尾蠍無人機」這個例子,去反推什麼「航母阻攔索」、「隱形塗料」、「碳纖維」......是不是一切都理所當然了?這些故事可能都是真的,但故事的另一面,是誰下放了技術,是誰幫了誰,真正的技術基礎來自哪裡,真正的科技儲備是怎麼轉化的?那就不好說了,故事的最終講法,當然是民營企業家的愛國熱情和聰明才智發揮了作用.....實際上,也只能這麼說了。

有些技術的具體細節,到現在還是沒有公開的,我就不一一分析了。

有人做面子,有人做里子,講故事宜粗不宜細,很正常,但話還是要講清楚,不能抹殺真正的功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59a1e28e48a4b042c921964a3796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