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教你如何高效整理、提交證據
作者:陸望舒
來源:秋水長天之法言華語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民事庭
導語:法院審理案件,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查清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前提,而查清事實離不開證據。無論是在線提交證據還是郵寄提交,一般都需要一份證據目錄來指引,畢竟合格的證據目錄好比使用說明書,能夠快速有效地發揮證據的證明作用。所以,比較清晰、高效的證據目錄和整理形式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註明證據來源。沒有標註來源的證據常常讓人一頭霧水,比較好的做法是通過標題或落款形式寫對案號、寫明身份、寫清名稱,直接了當表明來源,方便第一時間定位到所涉案件。
2. 證據目錄稱謂統一。當事人基於訴訟身份的理解會採用(被)答辯人、(被)反訴人,(被)申請人等稱謂,一審民商事案件中可以直接以原告被告相稱,簡單明了不繞腦子。
3. 證據目錄表格化更清楚。證據目錄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一目了然,整齊美觀。同時在表格中對應證據序號、證據名稱、證據來源、證明對象(目的)、證據頁碼這些必備要素進行填寫,做到重點突出,簡明準確。
4. 合理分組歸類證據。對於 證明同一事實的數個證據,可以合併一組,如此既能緊湊連貫,又能形成體系。同時應 以法律要件分類為基礎,圍繞爭議焦點並結合案件類型,或以同一要件事實,或以同一爭議焦點,或 以同一訴訟請求等分組羅列證據,以達到證據組織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內容完整的效果。
5. 證據頁碼不可少。頁碼的作用在於方便查找具體證據,但根據案件審理的進展,往往存在 補充證據的需要,宜採用 多層級目錄的標註方式,既能方便在原有證據分組歸類的情形下進行擴展補充而不用考慮重新編寫頁碼,又能保持證據目錄的完整連貫。
6. 複雜案件要適當標註、說明。對於案情複雜的案件,可以通過 法律關係圖、 時間進程圖等可視化形式簡化案情、歸納要點。對於大篇幅的合同文件、文字摘錄稿、銀行流水等證據,可以 就所涉內容進行標註或在填寫證明對象時進行部分援引。
7. 電子證據的提交要注意載體形式。對於電子證據,應當採用截圖、拍照、錄音、錄像、公證等方式 對內容進行固定,如果是採用線下提交的方式,還需要將相應的圖片形成紙質列印件,音頻視頻儲存至光碟、U盤等載體並製作與音頻內容一致的 文字摘錄稿進行提交。尤其是電子郵件、聊天記錄等截圖應註明時間及人員身份,對於文字摘錄稿應對照音頻內容 標註時間。
8. 注意恪守舉證期限,及時書面申請。為避免證據突襲,不能及時收集證據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延長舉證期限。同時,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證人的姓名、職業、住所、聯繫方式,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