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發霉的老白茶?晾曬、烘乾、燙洗,網上教的方法有用嗎?

2023-10-12   小陳茶事

原標題:如何挽救發霉的老白茶?晾曬、烘乾、燙洗,網上教的方法有用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的天氣,一直是以陰天為主。

天空灰濛濛的,不甚清透。

偶爾,還伴隨著斜風細雨,有幾分朦朧的醉意。

配上瓦罐灰的背景,這幅景色看起來,倒是有那麼幾分立體水墨畫的氛圍。

有人說,秋天本就是容易感傷的季節。

好花不常開,雖然想要留住美好,卻只能無奈地看著它漸漸地褪色凋零。

到了中午,才會灑下幾縷陽光。

恰好灑在靠近窗邊的茶桌,溫暖,愜意,柔和,適合喝一杯茶。

於是,拿出前兩天那款燕子窠肉桂來。

入口時,各種滋味紛至沓來,如天邊雲捲雲舒,氣象萬千。

剎那間,仿佛整個天空都放晴了。

正沉浸在茶杯里的美妙滋味時,有茶友來提問。

說:「老白茶不小心存發霉了,趁著秋天乾燥,曬一曬,洗一洗,能不能繼續喝?」

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麵包長毛了還能吃嗎?水果爛了還能啃嗎?」

那肯定是不行的。

科學的儲存,加上正確看待食物變質,才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2》

話說回來,為什麼白茶會變質?

主要和兩點原因有關。

一要看先天,二要看後天。

所謂「先天」,指的是白茶的品質要好,具體和含水量有關。

含水量太高的茶葉,不易儲存。

要知道,白茶最不喜歡的,就是水分。

它本身的工藝也並不複雜,主要是萎凋和乾燥。

而這兩個步驟的精髓,就在於用最天然的方式,把鮮葉內多餘的水分儘可能多地排出去。

讓成品的白茶,保持在一個乾燥的狀態,穩定品質。

所以,我們不僅要警惕外來的水汽,在買茶、存茶之前,也要關注白茶自身的含水量是否達標。

按照國標,合格的白茶,含水量不能高於8.5%。

也就是說,當白茶常年處於乾燥的狀態,水分含量不超過8.5%,才能順利陳化,轉化物質。

反之,如果含水量超標,就會出現很多潛在隱患。

比如,剛剛買回來的白茶,香氣撲鼻,湯水稠滑、潤澤。

可等到三個月或者半年以後,茶香就明顯變得寡淡了,不如當初那樣馥郁、有層次。

這是因為,茶葉中那些超標的、多餘的水汽在作怪,破壞了原本的芳香物質。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水汽對白茶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明顯。

巧克力味、酸味、煙味、霉味,慢慢出現。

甚至於出現霉味,不僅喝起來寡淡無味,還會有鎖喉感。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由白茶含水量超標、品質不過關引起的種種後續影響。

而所謂「後天」,則指存茶的人,是否足夠認真仔細,有沒有提供合適的存茶環境和條件。

假如沒有做好密封,白茶就會從跑氣到受潮,最終變質發霉。

假如沒有離牆離地,白茶有可能會受到水汽的干擾,影響自身的風味和品質。

假如沒有……

總而言之,正確的存茶方式,對白茶的陳化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

白茶變質以後,有補救的方法嗎?

如果已經是到了發霉的程度,基本上結局已經「板上釘釘」,不能喝了。

喝變質發霉的茶葉,無疑是傷害自己的身體。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茶友會因為惋惜、捨不得,從而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亡羊補牢。

曾經,我們遇到過幾位可愛的茶友。

茶友A,買了幾餅2014年的白露餅。

(掐指一算,如果能順利存到明年,那就是真正的十年陳老白茶了,萬眾矚目)

然而,買回去以後,沒有細心對待。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

家裡人也不懂應該怎麼存茶,於是這些老白茶,就一直被擱置在靠近窗邊的角落裡,日常接受著風吹日曬雨淋。

等到幾個月以後,茶友A終於閒下來,想喝一喝自己買的老白茶。

結果,一開箱,濃濃的酸味,撲鼻而來。

茶友A看了村姑陳的文章以後,深知出現酸味的老白茶,就意味著存壞了,過度發酵了。

突發奇想,把這些受了潮的老白茶,放到烤箱裡,高溫烘乾。

水分雖然是去除掉了,茶葉變得極其乾脆,但在高溫下,內含物質也損耗得所剩無幾了。

對於白茶而言,雪上加霜,徹底報廢。

還有茶友B,當意識到因為自己沒有做好密封,導致白茶吸收了大量的水汽以後。

趁著秋高氣爽,讓茶葉在自家院子裡,曬太陽,形式類似農家自曬茶。

並且他想著,白茶的製作步驟中,不也有一道「萎凋」的工藝嗎?村姑陳文章里不是寫過,日光萎凋是最高級的制茶方式嗎?

就這樣,混淆了概念,相信白茶曬一曬就好了。

但實際上,白茶從加工完成開始,就要立馬封箱,避光陰涼。

把成品的白茶拿去曬太陽,非但不能越曬越香,還會讓茶葉氧化變色,變成紅褐色或者咖啡色。

外形、香氣、滋味,都與原來完全不一樣了。

《4》

正確的白茶儲存方式是什麼?

分為五個細節,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

密封白茶,優先選擇三層包裝法。

把白茶用鋁袋、塑料袋、紙箱,層層保護,三層密封,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儲存效果。

不僅能隔絕水汽,還能保留茶香,避免跑氣,更阻止了外界的異味影響白茶純正的香氣。

所以,當你把密封的紙箱打開以後,就會聞到干香撲鼻。

一股馥郁又清爽的植物香氣,即便隔著鋁袋和塑料袋,也爭前恐後的鑽入我們的鼻子。

乾燥,是指整個存茶的大環境。

不能太潮濕,遠離水汽豐富的地方,如廚房、廁所、地下室、冰箱等等。

想要存出一箱品質優秀的白茶,一定要注重乾燥。

平時紙箱要離牆離地放置,最好能放在架子上,與地面保持一定距離,更能避免白茶受潮。

假如家裡實在比較潮濕,或者當地雨天比較多,可以另外購置一台小型抽濕機。

又或者,通過空調的除濕功能,降低房間的濕度。

總之,存茶的最佳空氣濕度,要低於45%,有利於白茶內質良好轉化,又不會受潮發霉。

避光,要求白茶存在不透光的紙箱裡。

不透光,茶葉就不會被光線影響而加速氧化,影響到自身品質。

另外,光線還會產生熱能,而高溫條件下,茶葉內含物質的變化加快,同樣損耗養分。

陰涼,是指存茶的房間裡,溫度不能太高。

高溫加上水汽,加速了白茶過度發酵的進程,讓營養物質大量分解、揮發。

但溫度也不宜太低,維持在25℃左右,常溫保存即可。

無異味,是為了保證茶香乾凈。

眾所周知,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會吸收空氣中的味道。

如果存茶的環境中有很多沉悶、不清爽的氣味,時間久了,都有可能被白茶吸進身體里。

到時候,我們喝到的茶湯,就會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怪味。

《5》

存茶不難,重在細心。

很多事情都沒有後悔藥,一步錯,步步錯。

就像保存白茶,當喝到了雜味怪味,甚至是看到了茶葉發霉長毛,才恍然大悟,那就太遲了。

亡羊補牢的作用,遠比不上未雨綢繆。

所以,想要收穫優質老白茶,就一定要排除萬難。

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細節,都有可能會影響白茶的陳化。

作為主人,一定要更加用心,呵護著白茶一路成長。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