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上午,所有護士都在忙著輸液,忽然一個尖銳的女聲響徹病房,「護士快來啊!病人出事了!」
我們頓時心中一沉,趕緊跑過去一看,一個正在輸液的男性患者面色蒼白,話也說不清楚。
這個病人是昨日急性腦血管意外收入院的,來的時候生命體徵平穩。今日醫生開了甘露醇靜脈滴注。沒想到才滴了幾分鐘, 患者開始感覺胸部皮膚瘙癢,很快的,開始出現大面積紅色風團,同時蔓延至面部、背部及臀部。病人還感覺到頭暈、心悸、胸悶。
我們立即給他停了甘露醇,高流量吸氧,上心電監護,並遵醫囑注射地塞米松10mg,100ml葡萄糖加20ml葡萄糖酸鈣靜脈滴注。大約十分鐘後,我們再去巡視,病人表示頭暈、心悸緩解,胸悶感消失,風團也逐漸消退,生命體徵平穩,未再出現其他異常。
分析:
該患者既往無藥物過敏史,甘露醇包裝密封完好,顏色透明,無渾濁結晶,在有效期內。操作過程中一直保持無菌操作。過敏反應發生後,立即停用甘露醇,使用其他藥物無不良反應,可以判斷,這是甘露醇引起的過敏反應。
甘露醇是一種有效的脫水降顱內壓藥,性能穩定,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小。
甘露醇本身並無抗原性,但可與體內蛋白質結合成為抗原性物質,從而使人體產生抗體,抗原抗體結合後致過敏反應。
甘露醇所致過敏反應可能與患者體質有關。過敏反應一般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顫,高熱,嘔吐或過敏性哮喘,全身蕁麻疹,丘疹,血壓忽高忽低,神志不清甚至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死亡。
如何預防甘露醇過敏?
1 在給患者應用甘露醇時,要詳細詢問有無此類藥物過敏史,非過敏體質者, 也不能放鬆觀察, 定時巡視,防止意外發生。
2 做好無菌操作,使用前檢查甘露醇有無結晶,甘露醇應採用恆溫箱調至37℃保溫,在室溫 20℃~22℃時應用,可避免發生寒顫現象。
3 輸液過程中,護士應按時巡視,密切觀察輸液情況,有無過敏反應的早期症狀發生,及時發現異常。
4 一旦出現過敏反應的症狀及體徵,立即停止使用該藥,給予對症處理,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甘露醇其他不良反應
20%甘露醇在臨床廣泛應用,特別是神經外科疾病治療中尤為重要。但頻繁應用或用量過大,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護士應注意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1 水、電解質紊亂
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精神差、表情淡漠、嗜睡、乏力、話少等。甘露醇的功效為排鈉利尿,對鉀的重吸收與鉀分泌產生抑制作用,尿液中排出的鉀增多。
圖文無關
護理措施: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頻繁嘔吐、進食少者要警惕低鈉血症、低鉀血症的發生。
2)做好飲食護理,並指導飲食補充鈉鹽等,嚴密監測24h出入量、電解質及尿量等。
3)如果發生低鈉血症,要嚴格掌握每日補鈉總量及靜脈滴注速度,如發生低鉀血症,嚴格遵醫囑補鉀,進行口服補鉀或稀釋緩慢靜脈滴注補鉀。
2 靜脈炎
20%甘露醇靜脈滴注3次以上,反覆穿刺同一條靜脈,容易導致靜脈炎。靜脈炎表現為穿刺血管紅、腫、熱、痛,觸及靜脈發硬,有條索狀感,無彈性,有壓痛,滴速減慢。
護理措施:
1) 選粗直有彈性,易於穿刺、固定的血管,避開關節,提倡使用留置針,避免反覆穿刺,保護血管。
2 )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範消毒,防止藥液或輸液器具被污染,嚴防輸液微粒進入血管,加強留置針護理。
3 )使用「前導後沖法」。靜脈輸入甘露醇前先用生理鹽水5ml沖管,甘露醇輸入完畢後再用生理鹽水靜脈推注。
4)如發生靜脈炎應立即停止輸液,抬高患肢,必要時早期進行冷敷,24h後進行熱敷。可用 50%硫酸鎂溶液濕敷患處,也可用喜遼妥軟膏外塗。
3 甘露醇外滲
由於甘露醇滲透壓高,如果輸液過快,或者針尖固定不牢,可能導致藥物外滲。表現為輸液部位腫脹、皮膚冷、蒼白可伴有麻木感。
護理措施:
1)宜選擇粗直靜脈,避免同一部位、長時間、多次穿刺,針頭要固定牢固,儘可能選擇留置針穿刺。
2)經常巡視輸液情況,一旦發生外滲,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輸液部位,並抬高患肢,可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同時,保持患處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4 腎功能損害
由於甘露醇經腎臟代謝,如長期大量使用或使用不當,易使甘露醇中的草酸鈣物質沉澱於腎小管,導致腎小管代謝障礙,腎小管吸收功能下降,造成少尿、無尿,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護理措施:
1)對於靜脈滴注 20%甘露醇患者,做好健康宣教,讓其多喝水,保持大小便通暢。
2)嚴密觀察並記錄其尿液顏色、性質及量;必要時監測尿常規、腎功能等,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停用甘露醇。
3)發生嚴重腎功能損害,予床旁持續腎臟替代治療或行血透治療,可改善腎臟功能;同時,加強原發腦部疾病治療,以提高療效。
文章轉載自「 華醫網」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