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感謝,遭遇背叛的這段經歷

2023-02-28     心靈深處艾聞

原標題:為什麼,我們要感謝,遭遇背叛的這段經歷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昨天,有朋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艾老師,為什麼說,我們要感謝,那個曾經傷害了我們的人?

我想,理解乃至接受這句話的關鍵,在於我們身處什麼樣的階段,處於什麼樣的心境中。如果你是已經徹底走出遭遇背叛的陰影,並且現在的生活過得很好,那麼,你就會認同和接受這句話。

相反,如果你現在正處於遭遇背叛的巨大傷痛中,假如你被背叛已經折磨到瘋魔狀態,你當然不可能接受這句話——那個背叛你的人,在你的感受上而言,就是毀掉了你人生幸福的罪魁禍首,就是給你製造了人生最大難題的人,就是讓你陷入無盡痛苦折磨的人,對ta,你一定是恨之入骨。

那麼,什麼樣的心態是對的呢?

很多人會覺得當然是前一種,實則不然,其實兩種心態都是對的。

當我們遭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總是有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道德真君會對你說:如果你心裡恨一個人,那麼,說明你格局不夠,說明你心胸狹隘、斤斤計較……

對於這樣的道德真君,你如果不計違法成本,完全可以打他個半身不遂,然後微笑道問他:恨我嗎?他如果說,不恨。你就繼續揍他。

對於遭遇過背叛傷害的人而言,怎麼可能不恨對方呢?恨,是一種情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而已。

事實上,「恨」本身並不是絕對的負能量,我們要學會的,是把「恨」轉化為一種正能量,轉化成對自己有利的情緒。

中國人講快意恩仇,講愛憎分明,如果我們連「恨」都沒有,我們其實更是不正常,「恨」不僅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價值觀,好好理解一下,為什麼叫「嫉惡如仇」。

事實上,很多遭遇過感情背叛傷害的人,正是因為心中有恨,才不斷激勵自己要努力,才會在扛不動、熬不住、撐不下去的時候,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當然,「恨」是一種需要疏導的情緒,如果疏導不好,「恨」就會讓自己陷入某種偏執的狀態中,心態會變得不好,成為一個心裡只有怨憎不斷滋生的人。

所以,遭遇感情的背叛之後,心生恨意是正常的,不需要去排斥,也無需克制,也不要認為恨對方是自己格局不夠、心胸狹隘;我們想要解決背叛這樣的問題,有時候需要的,恰恰是「恨」——比如,如果你最終選擇離婚,「恨」會有助於自己不糾結,你若是對一個人恨之入骨,你會斷然不會再想跟這個人生活在一起的,一分一秒都是巨大的煎熬和折磨。

但是,如果恨意在內心長久滋生,自己被恨意吞噬掉,把自己搞成了一個整天尖酸刻薄、咒怨滿身、歇斯底里的人,就是典型的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背叛已經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而恨意滋生則等於自己加倍、加速在摧毀自己的人生。

那麼,什麼時候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我們會感謝那個背叛自己的人呢?

只有我們真的走出了困境,只有我們徹底療愈了自己,只有這段經歷的余症基本消散,只有我們過得更好——這個更好不是比較遭遇背叛的時候,而是比較曾經的感情和婚姻,這個時候,我們才會認同,確實要感謝那個背叛傷害我們的人,沒有ta,我是不可能換得今天的幸福、安逸;不可能重生一個更好的自己。

正是這個人,教會了你太多太多,讓你終於變得獨立堅強,變得勇敢自信,讓你即使遭遇到更大的風雨,也能夠從容應對——經歷過背叛,人生很難再遭遇比這個還要折磨,還要痛苦,還要難解的問題。

當然,如果你還是對那個背叛自己的人,無法有什麼「感激之情」(確切說,正常的人永遠不會感激對方,只會感激劫後餘生,堅強勇敢的自己),也正常,不必糾結是不是自己功課沒有做完。但是,你一定會認同下面兩句話:

第一,感謝曾經的這段遭遇和經歷,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第二,感謝自己,感謝經歷了這一切以後,還能夠活過來、活出來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c8968181ff81caffff8d91ca9a81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