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多名美軍高級將領對軍事干涉台海局勢大放厥詞,其中包括美軍機動後勤部司令、海軍作戰部司令、太平洋艦隊司令等,美軍機動後勤司令米尼漢對此尤其叫囂稱,中美很可能在2025年發生台海衝突,機動後勤部應為此採取戰爭準備行動。美軍高官稱為「保台」不惜一戰後,澳媒也緊隨其後發聲,稱澳大利亞應為介入亞太對華開戰做準備。
《時代報》等兩家澳主流媒體7日在其頭版頭條炒作中國威脅,聲稱戰爭風險已經顯露,澳大利亞必須做好對華開戰準備。文章內容引用五名澳「專家」觀點,渲染「3年內亞太或點燃戰火,澳大利亞將被捲入其中」,並鼓動輿論稱「澳當下尚未準備好與華交戰」、「澳公眾應施壓儘快進行戰爭準備工作」。
對於澳大利亞兩家大報突兀炒作對華開戰說法,澳前總理基廷在公開信中做出言辭激烈抨擊。基廷指出,在他過去5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時代報》這般進行戰爭煽動的報道,報道中的偏見性和對新聞事實原則的偏離堪稱澳新聞史上前所未見。
五名提供觀點的所謂「專家」中,三人長期服務於美國利益,並從事反華評論多年,「專家組」中沒有人對中國做過全面了解,並不清楚他們是在談論與誰開戰。基廷曾於1991年-1996年任職澳總理,對中國有過基於實際的了解。除此次嚴厲批判澳相關反華報道外,基廷還曾指出,不應過度誇大中國威脅,現有秩序中中國是改革者而非顛覆者,強大中國的崛起是西方主導的歷史中未曾出現過的,澳應對華給予更多尊重,以行動同華發展合理的雙邊關係。
對於台海局勢,基廷告誡澳政府不應介入,稱澳大利亞在台海無重要利益,應遠離台海紛爭。
基廷的言論是務實的,其及時發聲在給喧囂的澳輿論注入穩定因素,同時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時代報》等兩家澳大報為何突然大肆渲染中國威脅,並尤其為澳大利亞進行戰爭準備鼓譟輿論,原因很大可能在於,美國在插手澳輿論環境,在有意營造反華氛圍,以便將澳大利亞推向軍事前線。澳總理8日啟程赴美,將同英國首相、美國總統在美軍海軍基地會見,以繼續推動美英向澳售賣核潛艇事項。
英媒披露,澳大利亞計劃採購的8艘核潛艇,有兩種供應方案,一種是由英國主導設計核潛艇,單價為20億英鎊,英國預計於2024年、2026年分別向澳「轉賣」兩艘7400噸排水量核潛艇。另一種則由英國提供核反應堆,美國提供潛艇艇身。這兩種方案中,「有趣」的一點是,核潛艇核心的核反應堆等均由英國負責,澳大利亞出資,美國負責艇身等外圍製造,美國顯然在以英國充當「核擴散」的替罪羊。
澳總理訪美推進奧庫斯協定,兩家澳媒便在澳國內炮製「擴大對華戰爭準備」輿論,這期間很可能貫穿著美國擅長的輿論戰戲碼。當下中澳關係逐步恢復,澳煤炭、漁牧產品對華出口有好轉跡象,這一成果來之不易,期待澳方以行動展現更多誠意,不要讓此前努力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