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齡or催人老,羅列跑步與容貌顏值有直接關係的要素,再逐一去分析即可。
——陽光和塵埃顆粒都會直接對皮膚狀態產生影響。太陽光中的兩類紫外線,UVA和UVB是增加患皮膚癌幾率的罪魁禍首。長時間日曬,皮膚除了曬傷外,也容易出現明顯的老化。常年在陽光下跑步的跑者需要特別留意皮膚痣和斑點是否有增加。
室外塵埃顆粒主要包括花粉、粉塵、空氣污染物等,這些顯然對皮膚並不友好,也是比較常見的過敏原。很多跑步線路位於公路、植物豐富的花園等處,接觸到過敏原的機率也會更高。
所以,
如果經常在陽光下跑步,就需要注意減少暴露日光中的時間。長時間跑步(如進行LSD長距離慢跑訓練),使用抹防曬霜且儘量每兩個小時塗抹一次,穿著有UPF值的運動服裝,使用運動帽。遮擋更嚴密的林蔭小道、或者把跑步時間調整到夜間,都會讓你避開日曬。
在知曉自己皮膚過敏原的前提下,避免跑步線路經過敏感原地帶。這些舉措可以避免讓你的皮膚在室外跑步中出現老化。
——跑步時候運動心率往往達到靜息心率的兩倍更高,身體大量產生熱量,代謝速率加快,整個過程中主動提升皮膚代謝的速率。這對皮膚而言是非常積極的狀態,能讓皮膚的品質得到提升。
全身汗腺極高效率的排出汗液,區別低溫狀態人體的不感蒸發,汗液最終以氣體形式從角質層可感蒸發。跑步導致的主動排汗行為,會讓皮膚毛孔的污垢及多餘油脂隨之排出,毛孔得到清潔的效果。但汗液排出後在皮膚表面的污垢和鹽分如不能及時清理,反而容易覆蓋毛孔。
身體出汗後水分流失會非常明顯,且最早出現水分流失的部位就是皮膚。
所以,
皮膚在跑步中得到很好的提升代謝速率機會,加上主動可感蒸發排汗,毛孔也得到清潔的效果,皮膚狀態往往會更好。
但一定要注意運動護膚的步驟,清潔-護理-保濕/鎖水。
在跑步前40分鐘,陸續補充200-400ml左右的液體(這也正好在運動前進行排尿,身體水分充足又沒有負擔),運動過程中每20分鐘少量(如20-60ml,至多不超過150ml)多次的補水,確保皮膚不會失水。
不過也需要闢謠的一點,迄今沒有任何醫學研究表明,出汗有所謂的「排毒」效果。
——經常運動的人,身體往往具備了會更加主動的去調節皮膚溫度的能力。也更能適應高低溫、不同氣壓下的環境變化。更加強大的心肺和呼吸系統,(相比不常運動的坐式生活者)確實能幫助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機率。
但凡事皆有度。馬拉松或超級馬拉松等長距離跑者,全力完成比賽後上呼吸道感染幾率其實會比普通人更高;單次長時間高強度跑步也會出現短暫損害許多免疫細胞的情況,免疫功能反而會有短期的下降。
所以,
在進行單次過長距離的跑步時,尤其要注意訓練的強度和此類訓練/比賽的頻次。如兩次全力輸出的馬拉松,儘量間隔至少6周或更長時間。對於單次時長90分鐘以上、中高強度訓練(達到最大攝氧量的75%),完成後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避免身體亮紅燈。
另外幾點跑步對容貌的正向作用:
強度適中的跑步可以讓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間建立起正向的平衡交替,來更快、更深、也更熟的入睡。即提升睡眠的質量,這對皮膚和身體狀態都非常有好處;
跑步是種很好的情緒和精神層面緩釋的方式。如今的人們普遍有較大的精神壓力,通過運動來緩解緊張焦慮感,或者得到釋放和發泄,這種心理層面的「排毒」無疑非常有益處;
經常跑步的人往往有更為健康的身形體態,就視覺而言顯然會讓人看起來更顯年輕態。
最後,關於人類的衰老機制存在很多尚未確定的假說,比如線粒體和衰老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線粒體是運動的發動機。
有氧慢跑的最大好處便是提升線粒體的數量和質量,因為中等強度耐力運動即保持了線粒體的健康,又去除了骨骼肌中受損的線粒體,並產生新的線粒體來取代。這樣,經常跑步的人往往有更為健康的身體,這種健康也會很直觀的讓人看起來更顯年輕。
因此,注意跑步中的防曬、皮膚問題、補水及運動後的護理,包括控制好每次運動的強度,跑步總體而言還是會讓人更「凍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