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在對2022年美國國防戰略進行審查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國防戰略現在存在包括「過時」、軍隊結構不合理、美國工業基礎「嚴重不足」、民眾對威脅毫無感覺等嚴重問題,斷定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同時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雙重「威脅」,還特別將「中國威脅」排到了俄羅斯之前。那麼,美國國防戰略真的像報告中描述的這麼「弱雞」嗎?中國真的對美國威脅如此之大嗎?而且這個報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雖然中國成為美國最主要的戰略對手已經多時,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卻有第三個國家入了美國法眼,還是讓人頗感意外的,讓我們慢慢的展開說說。
美國現行國防戰略真的問題多多
對於美國為啥耗費大量資金炮製的《國家戰略》會在審查中曝出如此多問題的原因,在這份報告中也給出了答案:「美國國防部的國防戰略是在烏克蘭和中東戰爭之前制定的,沒有考慮到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夥伴關係」。
因此在這兩年國際形勢劇烈變化、國與國之間關係急速升溫、美軍全球掌控能力大幅下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美國國防部的這份2022版《國防戰略》才會顯得「過時」。
另外,美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很長時間裡,國家戰略都是為了能同時應對兩場戰爭而進行設計的,通常是為了應對東北亞(也就是21世紀前的中、俄、朝)和中東能力較弱的國家。
可現在美國軍隊要是還按照上世紀的各國實力來準備「打贏兩場戰爭」的話,那美軍當前的建軍模式和武器裝備構成都無法實現這個目標,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操控戰爭走向,或者隨時抽身而去——畢竟現在能用「蘑菇蛋」直接撂到美國本土的國家也有好幾個了!這點咱們評論區可以數一數,看誰數的多。
因為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認為,下一場戰爭很有可能會跨越多個戰區,涉及多個對手,並且很可能不會很快結束。報告說:「中國和俄羅斯都擁有全球影響力,並致力於建立『無上限友誼』。……而且中俄還與朝鮮和伊朗建立了更多夥伴關係。」這其實是在批評美軍因常年熱衷於「控制全球熱點地區」,而導致自身兵力部署分散和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特別突出。
可以想像,如果美國在與與中俄等國爆發衝突時,「中東火藥桶」又被不安分的「大衛子民」給引爆了,同時半島和南美的某些國家也蠢蠢欲動的話,不難想像打了幾十年「治安戰」的美軍應付起來該有多麼狼狽!那麼美軍到底還要擔心第三國威脅究竟是誰呢?我們先來看看美軍最新的海外軍事基地建設。
如果大家這個時候需要觀看視頻解鎖,請諒解,因為本文為深度原創並首發頭條,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而且偷偷告訴大家,一般需要解鎖文章,解鎖後都是硬核解讀哦,需要一點耐心,感謝大家支持。
截止2021年中國周邊的美軍基地和在建基地
美軍這兩年正通過對全球駐軍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整,來體現其對世界「熱點地區」威脅等級重新劃分的意圖。
但這種嘗試可能效果不大,畢竟美軍在連年徵兵都不滿額的情況下,事實上也根本沒有能力按照威脅等級進行軍事部署,最終只能將有限的資源向「高危地區」傾斜。
比如在關島等「島鏈」周邊的西太平洋地區,就集結了相當多的駐軍和高端武器裝備。包括在這片區域內隨時保持一個或多個航母戰鬥群、1-2艘攻擊核潛艇、現役三種轟炸機、所有型號的特種飛機、全部主力戰鬥機等頂級裝備,目的就是為了對中國隨時保持龐大的「威壓態勢」。
可這樣一來,其他「熱點地區」的部署規模自然就只能一降再降了。
當然美軍這樣做也非常無奈,因為能進行海外部署的軍隊總數就那麼多。
此外,隨著中國實力的全面暴漲,特別是軍事工業能力的蓬勃發展,數千到上萬噸的軍艦皆可以大量、高速生產,即便是數萬噸級的複雜航母,現在也已經有了三艘。
更不要說幾十年被認為只有美軍才有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中國也繼F-22和F-35之後,接連拿出了殲-20和殲-35,甚至前者「網傳」已經量產了200-300架之多!
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可以想像這種「爆兵」規模和速度,壓根是當今軍工製造業極速萎縮的美國所難以企及的。進而也讓美軍在應對所謂的「中俄威脅」時顯得力不從心。
因此報告中也針對性的提出了建議,包括為海軍增加更多船隻和造船基礎設施,為太空部隊增加更多分散的衛星,以及支持空軍發展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
特別在印太戰區,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呼籲增加水下作戰裝備,特別是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大型無人水下船隻,以及更多的遠程轟炸機和遠程火力等等。
但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法美國國內早就提了多年,但現在還是沒有進展,逼得美國海軍都跑去聯繫日本、韓國,甚至印度給自己修軍艦了。
未來日本和韓國的造船企業也將以建立美國子公司的方式,幫助美國海軍生產軍艦,以實現縮短與中國海軍規模上的差距。
另外,報告還以中國國防支出占比達到GDP的7.2%、俄羅斯達到29%為例,指出美國的占比僅為3%,這將導致美國的軍事投資遠低於中俄,長此以往將更難應對這兩個國家的挑戰。因此以冷戰末期的里根政府為例,指出當時美國用於國防建設的GDP占比還高達6.8%,而之後則連年下降,即便2010年開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美國的國防開支也僅短暫提高到了4.7%。
這無疑是在建議美國政府要加大國防支出,以配合美軍調整應對「中俄威脅」戰略的實施。但考慮到現在美國在每年近萬億的軍費支出時,財政赤字就高達35萬億美元了,不敢想像未來如果再提高軍費支出占比的話,美國恐怕只有主動挑起「S3」才能「平帳」了吧!
中國的確是美國「第一威脅」
在美國高層智庫和各種「委員會」看來,中國是當今世界對美國利益唯一能構成最嚴峻挑戰、也是軍事威脅最強大的國家。在這份審查報告中明確表示「我們同意2022年《國家發展戰略》,將中國作為美國規劃和投資的重中之重」,並且在「威脅優先次序」排名中,中國也排到了第一,俄羅斯則屈居「亞軍」,「半島八零後」位列第三。並聲稱中國軍隊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在陸地、海洋、空中、太空、網絡和信息領域都已成了美國的軍事競爭對手,導致美軍沒有信心會在特定區域獲勝——就差說出「西太平洋」了!
另外報告中還特彆強調了「中俄朝」的多邊夥伴關係,認為這三個國家雖然不如美國的聯盟「人多勢眾」,但卻已經挑戰了美國的領導地位。
如果美國捲入與這三國的某一方直接衝突的時候,該國將會得到另外兩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從而讓美國陷入「以一敵三」的艱難困境中。
這種表述不用猜,也是把中國定義成了這個「多邊夥伴關係」中的領導者角色。自然制定的戰略和戰術都是以「主攻」中國為主,因為一旦將中國「擊潰」,那另外兩個國家也就失去了經濟和軍事上的最大依仗,美國也就能聯合歐洲盟友對其進行「兩面夾擊」,從而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中國在美國國防戰略中的地位有多高!當然,對於美國這種「自揭其短」的行為,肯定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美國的「示弱戰術」,就是為了配合軍工復合體渲染「中國威脅」騙錢,以及麻痹中國而已,實際上美國的軍工實力和軍隊戰鬥力並非像報告中所說的那樣不堪。當然,至於這份報告到底是不是美國「戰忽局」的傑作,我們無從知曉,但其中指出的不少美國和美軍的「問題」,其實這幾年已經在新聞上報道過不少了,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看到這,想必大家知道美國心心念念的第三威脅在哪裡了吧,這也是美國一直以來加強西太平洋地區軍事投入,連自己家門口阿拉斯加最先進的F22都派往亞太,當中俄戰略轟炸機準備前去打卡了,才後知後覺緊急調回F35回防。都不禁讓小夥伴們擔憂,如此疲於奔命,能否守得住霸主尊嚴啊。
而相反,我們對這份報告的態度應該更坦然:不管未來美國或美軍如何改變,我們只需要繼續努力發展壯大,做到有備無患,這才能在危險來臨時處變不驚,並從容應對,大家說對不對啊?讓我們為祖國強大加油!祝大家八一建軍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