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人類的何種文化中,黃金都是作為物質世界中的財富實體和精神世界裡的永固體現存在的,它的魅力伴隨著人類從原始、無知、蠻荒一直到走入燦爛的文明。正因如此,人們對於金的崇拜和嚮往從未停止,可惜不論是轉化普通金屬為黃金的點石成金之術還是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金丹之術,最終都是幻夢。儘管如此,這些曾經的摸索,卻促生了近代化學。
那麼在整個過程中東方煉丹術與西方鍊金術有怎樣的相似和差異?最後又是如何催生出了近代化學呢?
表現鍊金術的油畫
一· 萌芽與背景
中國「仙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不過最早的所謂丹藥就是一些天然的礦物質,比如石鐘乳、丹砂,也沒有出現專業煉丹房和系統的煉丹設備。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材料可知,最遲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代,煉丹術已經出現。在西安出土有一件小巧玲瓏的金灶,灶面上有一個盛滿了小金粒的容器,有學者認為,其實這就是模仿當時煉丹的灶以及煉製好的金丹。
西安出土漢代金灶
在漢武帝即位之前,漢朝已經有了超過60年的「文景之治」,與前朝「繁刑嚴誅,吏治刻深」的雷霆手段不同,「掃除煩苛,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才是當時的主旋律。當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各種化學工藝不斷累積(制陶、冶金和釀造等),再加上統治者不斷地鼓勵追求,煉丹術的出現就不足為奇了。
在中國煉丹術出現的約3個世紀後,西方鍊金術萌芽了。與中華文明獨自搗騰仙藥不同的是,西方鍊金術並不局限於某一個單個民族或文明。
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波斯、埃及、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連接了起來,最終建起了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而亞歷山大里亞(今亞歷山大城)就是文化的中心,公元1世紀的那裡正處於帝國的和平時期。
希臘古代鍊金術是希臘化時代各種思潮匯聚交融的結果,當時有很多由祭司們掌握的秘方,例如:加工和仿製貴重金屬的知識,占星術和咒語等,這些方法開始廣泛應用。甚至,化學一詞(chemistry)也次出現於佐西摩斯(被認為是最早的鍊金術家,大約生活在公元350至420年間)的著作中。
二· 理論與思想
中國煉丹術的理論基礎是誕生於商周之際的陰陽五行說,認為世間萬物的本質皆為金、木、水、火、土。後來,方士們也正是用五行之間的聯繫變化,相生相剋等觀點作為了煉丹術的依據。
而在古希臘,人們把世界萬物的本原歸結為四種基本原始物性,即:冷、熱、干、濕。四種物性兩兩結合就出現了類似中國的四種基礎元素:土、水、氣、火。
中國是個傳統的大陸農業國家,以種植為本,且當時的金屬礦藏開採和冶煉技術也很發達,在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可能是五行中獨有木,金的原因。
西方四元素中的「氣」雖然不在中國的五行之中,可實際上在中國文化中,氣的地位可謂至高無上(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養氣飛升做不到,才轉而訴諸外丹之術)。無論是天地之氣,還是陰陽之氣,都太過抽象玄妙,與化學中的氣體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這樣的似是而非、玄之又玄,使得中國錯過了以氣體研究作為建立近代化學的機會。而在西方,亞里士多德也曾經在土、水、氣、火之外增加了第五種原質——以太,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完美物質一度把西方的科學之路拉跑偏,直至19世紀末,人們才知道它是不存在的。
三· 煉丹術士與鍊金術士
中國的煉丹家是知識分子與工匠的結合,他們熟知陰陽五行,對占卜、星象、術數和醫藥都有涉獵,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的生老病死和吉凶福禍,也因為如此,煉丹術越來越強調人文性和哲學性(尤其在很多人服丹藥中毒之後,更回歸內丹術),越來越不實際(因為實物吃了容易死,還不如研究研究養氣)。
西方的鍊金術士主要來自於工匠階層,並不像中國方士一樣和上層社會緊密融合,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現實——製造黃金,因而鍊金術士越來越強調實用性,並最終發展出了近代化學。
我國的化學萌芽為世界最早者,但由於傳統文化對於科技的有意無意的打壓以及自我的封閉(少與外來科學交融),最後沒能優先孕育出真正的化學,不可謂不可惜。雖然人們對於科學技術的探索都曾經歷過神秘主義盛行的時期,但邏輯思維永遠比直覺更加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485HABjYh_GJGVVU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