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一位龍鳳胎寶寶的爸爸,抱著女兒,把兒子放在桌子上,準備給兩個人上一課。
他把一顆雞蛋從高處扔到地上,雞蛋摔碎了。
然後爸爸就苦口婆心地跟兩個孩子說:你們以後不要再上桌子,否則從桌子上摔下去腦袋都要摔碎了,很危險。
兒子看了全程,一臉怔愣,呆呆的看著爸爸,看上去不是很理解爸爸為什麼要這麼做,摔雞蛋是不是很好玩……
而女兒的反應,則好像是快了兒子好幾圈,在爸爸摔了雞蛋還沒開始說話的時候,她已經哭著抱住爸爸說:「不要,爸爸不要……」
兩個孩子的反應差別太明顯了,一個一點就透,爸爸只是做了示範,她已經體會到爸爸要作勢要讓他們體驗摔下桌子的恐懼感了;
另一個人的小腦袋就不知道在想什麼了,他的臉上寫滿了不理解,恐怕下一步就是跑去拿雞蛋,然後試試把雞蛋摔到地上是什麼感覺了。
這就是男女之間的思維差異,在童年時期,女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似乎總是比同齡的男孩子要早一些。
有一男一女的二胎家庭,應該最能體會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之間的不同,本以為生第二個孩子教育起來肯定是駕輕就熟,但很快你就會發現兩個孩子根本不一樣!
前幾天看了一個兒童節目,《愛上幼兒園》,節目當中的一幕也完美演繹了男孩女孩之間的思維差異。
節目組讓四個男孩和四個女孩分別組團進入一個房間,房間裡放著一個控制台,上面有四個按鈕,旁邊有一個水龍頭,只有當四個按鈕被同時按動時,水龍頭才會出水。
四個女孩子進入房間後,對洗手這個目標非常明確,她們很快就發現了打開水龍頭的秘密,然後迅速決定好,輪流洗手,其他人幫忙按按鈕。其中一個小女孩,還給另一個小女孩擠洗手液,果然,女孩子們從小就這樣相親相愛。
而男孩子們這組就完全是另一種場景,他們的沒有目的,一切的行為都是因為好玩,大家先是瘋狂拍按鈕,發現水龍頭流水後,又一窩蜂的跑去按按鈕,很快水流就沒有了,於是他們又一窩蜂的跑去按按鈕。好在男孩子們速度快,能跑贏按按鈕和停水之間的時間差,每次拍完跑回來,都能勉強用上最後一點水……
很明顯,這個實驗看出來孩子們之間的團隊寫作能力、目標意識,以及生活能力。
可能這個實驗大家會覺得不夠嚴謹,那來看看這個數據:
一位英國學者麥克米肯在1939年做過一項實驗,他對找來87000名兒童做了智商測試,樣本足夠大,最後算出來,男孩的智商平均值為100.51,女孩為99.7,而且男孩群體中智力水平懸殊比較大,女孩群體中智商水平則比較平均。
我們還會發現,男孩子更擅長抽象思維,女孩子更擅長具象思維,這和他們左右腦的發育情況不同有關係。左腦負責語言表達、問題分析、邏輯思維,而右腦負責圖像、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就導致男孩子和女孩子擅長的方面非常不一樣。
這對我們父母的啟示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不同特徵來制定合適的教育方式:聚焦優勢,而不是批評劣勢。
養育男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看不見孩子的優點,而是整天盯著孩子天馬行空、思維跳躍這些特點,不停地批評孩子,否定孩子,追問他為什麼不能好好聽話,安靜一點。
我們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優勢,通過正面管教,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長,在孩子擅長的事情上和他多溝通,找到時機去教孩子道理,這樣可以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變長,規則意識增加,你想要他做到的那些他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而對於女孩子,我們不用過多擔心孩子不聽話,卻需要在發現孩子過於聽話,過於注重別人的看法的時候,鼓勵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同樣也是為了讓孩子建立自信。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成長都是一門學問,需要父母不斷修習,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34994183c86754251832378be7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