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寫作需先來了解這些常識

2019-11-18   達晉醫學

科研論文是根據有價值的生產實踐或科研課題寫作的,具有原創性和獨到性的論文。從科研論文的格式來說,第一部分應該是課題研究的總體構想,包括課題研究的目的、前人研究的總結和研究背景綜述、課題研究的意義、課題研究的計劃安排和應用的方法說明等等。在達晉編譯看來,想要寫好科研論文,應先了解相關寫作常識,例如:

循證醫學:又稱實證醫學、求證醫學,指遵循證據的臨床醫學。循證醫學的定義被確認為:嚴謹、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同時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方法。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其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嚴謹、準確、明智地將科學研究結論與臨床經驗、病人願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

內容效度指數:表示內容效度的一種指標,即對內容效度專家組的評定結果進行計算所得的數據。專家對量表中每一項問題分4級給予評分:1=不適用,2=修修改,3=適用但須做小修改,4=適用。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將評分得3或4的數目除以評分人的總數目。所得結果0.8或以上,被認為內容效度指數高。如一量表中的某項問題,5名專家中有1名評2分,2名評3分,2名評4分,則CVI=4/5=0.8.

計量資料:又稱數值變量,對觀察單位的某項標誌通過定量測量的方法,記錄其標誌值所得的資料。其特點是:該資料中的每個數據一般都是通過一定的測量而得,各數據間有大小量差異,數據具有連續性,可用度量衡單位表示。如血壓、心率、年齡、身高、體重等的測量值均屬計量資料。

計數資料:指將觀察單位按其性質或類別分組後,清點各觀察單位或各組內的數量所獲得的資料。其特點是:對每組觀察單位只研究單位只研究其數量的多少,而不具體考慮某指標的質量特徵,屬非連續性資料。如床位數、住院人數等都屬於計數資料。

等級資料:也稱有序分類資料或半計量資料,指將全體觀察單位按照某種性質的不同程度分成若干組,再清點各組中觀察單位的個數,這樣得到的數據資料就稱為等級資料。其區別於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而又具備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的某些特性。例如,年齡是計量資料,但按某種規定分成多個年齡組,該年齡組就是等級資料,

克朗巴哈係數(Cronbach's α):用來表示研究工具信度內在一致性的一種方法。被看作是KR-20值公式的一種延伸,多用於利克特量表的信度測量。通常所測量表的克朗巴哈係數若等於或大於0.70,方被接受。

KR-20值:用來測量研究工具信度內在一致性的其中方法之一,也被看作是克朗巴哈係數的一種特殊形式。克朗巴哈係數多用於利克特量表的信度測量,而KR-20值則適用於二分制量表的內在一致性測試。

重測信度:指用同一研究工具在不同時間重複測試同一研究對象,所得結果的一致程度。一致程度越高,表示該工具的穩定性越好,即重測信度高,測量的變量是數值變量時,可通過計算相關係數的大小來表示信度的強弱;當測定的變量為分類變量時,可通過計算Kappa係數的大小來表示信度的高低。

折半信度:是用來表示研究工具的內在一致性的一種方法,將組成研究工具的各項目分成兩部分,分別加以計分,對這兩個部分的數值進行相關性分析,然後採用Spearman-Brown公式計算信度。例如,一個量表共有10個問題,可按1~5對6~10或1,3,5,7,9對2,4,6,8,10或隨機分為兩組,各組分別計分後用Spearman-Brown公式計算兩組間的相關係數,即折半信度。

行動研究:是指一種參與式的研究方法,以問題為中心,包含行動干預措施,是基於研究、行動、反思和評價之間連續的相互作用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求善,而不只是求真。實踐者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實施對策,提高反思能力,並改進工作和生存環境。行動研究不是單一的研究方法,之所以說行動研究不是一種方法是因為原則上行動研究可以使用量性或質性的研究方法,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