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1979:中層幹部搞開發,偷渡客們辦工廠

2022-10-06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驚奇1979:中層幹部搞開發,偷渡客們辦工廠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1979年,在70年代的最後一個年份,中國人開始從革命的狂熱中醒來,貧窮如一根芒刺穿透剛剛復活的肌膚,讓人感覺疼痛。

在南方,一群人則試圖無中生有,創造一個新的經濟王國。在高層被討論了一段時間的「經濟特區」悄然走向現實。

招商局的第二十九任董事長叫作袁庚。他到招商局不久,就提交了一份大膽的報告。第一次提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特點,走出門去搞調查,做買賣」的對外開放建議。

數日後,袁庚正式提出了在深圳蛇口籌建蛇口工業開發區的構想,這樣既能利用國內較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又便於利用國際的資金、先進技術和原料,把兩者現有的有利條件充分利用並結合起來。

1979年1月31日,袁庚飛赴北京彙報,提出要給招商局一塊工業用地。

領導用筆在地圖上一畫,就把包括現在的寶安區到華僑城的七八十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劃了進去,說:「袁庚,這個都給你。

袁庚嚇了一跳,說:「我怎麼敢要這麼多。」

於是,領導用紅鉛筆在地圖上輕輕一勾,笑著對袁庚說:「那就給你這個半島吧。

個半島,便是日後的蛇口工業區。

蛇口工業區的出現,從空想到行動,前後僅三個月,這一決策過程之簡捷和快速,在當時的官僚體系內實屬罕見。袁庚以一個副局級中層幹部的身份直接推進中國第一個開發區的建立,也算得上是際遇奇妙。

蛇口和袁庚的出現,讓鐵幕般的計劃經濟被捅開了一個再也補不回去的大洞。

這一年,在廣東一大批「三來一補」工廠興起,而創辦工廠的港商大多數是偷渡客;從麻布口袋、白熾燈到電視機,北京的各項指數瘋漲;上海人關心商品、進口,好奇美國是不是真的人人有轎車。一個物質化的年代到來了。

帶你逐一回顧~

不錯過每一次直播與更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852b96f59bde08477842ff8f0155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