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攀援植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牽牛花,就是爬山虎 ,腦子裡立馬出現一面碧綠的牆,一彎茂盛的花架,桃紅色的花朵搖曳生姿。今天我們不說牽牛花也不說爬山虎,來認識另外一種攀援植物,它是環境的裝飾品,也是醫者喜愛的中藥。男人吃了它能補腎陽、益腎精,女人吃了補肝血、固沖任。視物昏花者食之改善視力,胎動不安者食之能安胎。這種攀援植物就是菟絲子,它的中藥名也叫菟絲子。
菟絲子是旋花科一年生寄生纏繞草本植物,菟絲子的成熟種子。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北方為主。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產下種子。菟絲子味甘、辛、澀,性微溫,歸腎經、肝經、脾經。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精縮尿、止瀉、安胎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以下四種情況。
腎虛。
菟絲子甘辛溫潤,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既能補腎陽、又能益腎精,廣泛用於腎陽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如腰膝酸軟、鬚髮早白、牙齒搖動、早泄遺精、崩漏帶下等症,都可以讓菟絲子入藥,而且根據症狀不同再配伍其他或澀精、或溫腎、或益精血之藥物,療效更好。
目暗不明症。眼睛為肝之門竅,眼睛視力的好壞,從中醫的角度看和肝腎有直接關係。腎經虧虛,肝血就不足,精氣不能上榮於目,肝血不能上養於目,從而導致目失所養,出現目暗不明、視力下降。菟絲子能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從而改善視力。當然入藥時與益精養血明目之品同用,效果會更好。
脾腎虛寒所致腹瀉。
菟絲子入腎經、脾經,且又性溫,故而菟絲子可用於脾腎虛寒、腹瀉便溏。與溫腎暖脾之品如補骨脂等同用,效更佳。
沖任不固之胎動不安。 菟絲子善補肝腎、固沖任以安胎,常常用於腎虛所致的沖任不固、胎失所養引起的胎動不安。每每與其他安胎之藥同用,如桑寄生等。
菟絲子一般入煎劑和丸劑,因其質地堅硬,難以粉碎,為了煎出有效成分,需要要炒制或者鹽制,這更易將其粉碎。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阿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