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役操盤手的自述:莊家最怕這一種散戶!終於有人說透了

2019-10-23     主題獵手鴻飛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大家都知道,在股市裡主力機構是「神」一樣的存在,但一隻個股有明顯的主力介入的時候,往往意味著籌碼較優質,未來會有不錯的行情。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往往主力機構的介入也預示著有許多散戶會成為他們刀下的韭菜。那麼你知道主力最怕哪幾種散戶嗎?

今天,小編就來一一和大家舉例說明下:

第一種:牛散!

主力最怕的就是牛散,因為牛散不僅有著巨大的資金體量,還有一個較遠的格局。所以,在底部區域裡,往往會和主力同步進行吸籌。

那麼造成的結果就是,牛散多拿一份籌碼,也就意味著主力少拿一份,未來賺的錢就少一筆,你說恨不恨。

我記得在我剛進入股市的時候,我的師傅就給我講了一件事:

當時是A股才成立的頭幾年,還沒有現在的手機炒股,電腦看盤那麼發達。當時大部分的人都是需要去證券交易所看盤的,而我的師傅也是當時的大戶,和幾個朋友在所謂的大戶室里看盤。

在那個時候,他們就合資動用了很大一筆資金和主力搶籌。造成最後主力不得不打電話提醒他們,讓他們快速止盈,否則一拍兩散的結局。

所以,主力是特別討厭,甚至懼怕牛散的。曾經如此,現在如此,未來更是如此。

雖然現在主力不會電話警告了,但是盤面上依然會對於外來的牛散資金做充分的防禦。

第二,底部區域買入,然後鎖定倉位不看盤的散戶!

對於這些散戶來說,他們過早的收集到了底部區域裡的籌碼,是主力的目標。因為主力在底部區域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震盪和洗盤。

而他們洗盤的方式其實非常單一,就是通過大箱體內的來回震盪,再配上一些消息輔佐,來誘惑人心。

就好比;

上漲的時候配合利好,吸引短線獲利的散戶賣出;

下跌的時候配合利空,打壓那些恐慌的散戶,從而吸籌;

也可以來回的小波段震盪,甚至長期橫盤,洗出那些沒有耐心的散戶。

所以,無論你是什麼性格的投資者,也無論你手裡的倉位和資金是如何。只要你在底部區域裡天天盯盤,密切關注自己所購買的股票波動。那麼總有一個周期會讓你心動,甚至害怕,從而拋出手裡的籌碼。

但是對於不看盤的散戶來說,主力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因為主力就像是舞台上的戲子,表演給大家看,吸引大家入局。而不看盤的散戶都不願意看主力表演,哪還有入局的可能?

主力最喜歡的是哪一些散戶?

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在牛市末期,熊市下跌周期里不斷抄底的,然後到了熊市末期不斷死扛的,最後當熊市結束,進入牛市初期後,頻繁買賣,容易成為韭菜的散戶。

因為在下跌的過程中,主力會散貨,這個時候就需要這些散戶去接盤,並且更重要的是,為了讓這些籌碼不落入其他機構或者私募的手裡,越多的散戶接盤,其實是越安全的。

因為散戶一旦虧損,套牢,則會大機率進入一種死扛的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幫助主力鎖定了籌碼。

但是在底部區域裡,主力通過不斷的震盪,來誘惑這些散戶犯錯,甚至給予一次又一次,快要回本,甚至微微盈利的機會。那麼散戶就會把這些寶貴的、便宜的、優質的籌碼逐步送給主力。

所以,主力看到這些散戶特別喜歡。而這些散戶也有一個明顯的特徵:

第一就是喜歡在熊市第一波接盤;

第二就是喜歡在牛市第一波出貨;

第三就是喜歡在震盪市追漲殺跌。

記住,當你的思維和操作方式和大部分的散戶一樣,那麼恭喜你,你就是主力喜歡的韭菜!而當你的想法和你的操作行為和大部分的人不一樣,或者覺得自己非常「特別」,那可能就是主力討厭的類型咯!

做股票要做投資,不要「炒」股!不要一年做20個決策,1年做20個決策,肯定會出錯,那不是價值投資。一輩子做20個投資決策就夠了。


學會在暗淡的虧損歲月里獨行,才會看見最耀眼的煙火

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許多交易者之所以虧損,就是因為太想成為下一個巴菲特。

學習巴菲特之所以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巴菲特用將近一生取得的成就,信徒們卻想在一夜之間就得到,甚至,希望通過吃一頓飯就洞悉投資的奧妙。昨天的哈撒韋並不是交易以為的今天的哈撒韋,哈撒韋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紡織廠發展到今天的美股第一股,有其特定的並且充滿個性的發展軌跡,當然,這個成長軌跡同時也是巴菲特交易成長的軌跡。

可惜太多的交易者只盯著今天的哈撒韋,跟股神吃一頓天價的午餐確實找不到成為下一個股神的方法,因為,環境不同,起點不同,生活不同,經歷不同,認知不同,行為方式也必然不同,人不會踏進同一條河流,同樣,也不存在完全同樣的兩個人,當你把成功的方法寄希望於別人身上的時候就錯了。我就是我,每個人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而最璀璨的煙火一定綻開於最黑的夜,別人的煙火只值得羨慕,屬於自己的煙火才是一種享受。

每一個成功的交易者之所以有耀眼的今天,那是因為他們都曾走過屬於自己的獨行的暗淡的虧損歲月,在交易中學會認可盈虧同源,這是一個交易者學會從本能交易向盈利交易必經的過程,沒有辦法避免,也沒有辦法轉嫁,從弱小到強大,所謂的成長,你需要經歷的不僅僅是經驗的營養,還要有挫折的摔打。

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每個交易者經常以股神期神為仰視的目標,夢想成為最好的那個,但其實,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最終的模仿,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在成為仰視的別人之前,請先成為最好的自己。很多交易者都會覺得,別人的成功一定是有捷徑的,但是其實,打開那些交易大師的傳記你會發現,他們也是在市場打磨了十來年以後才迎來真正的爆發期。

交易的過程,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經歷的過程,每個交易者成長的路上都會有自己特定的檻,不要想著靠模仿別人可以避過去,經歷不一樣,遇到的難題也不一樣,趨勢交易者不要總是羨慕短線交易者的小虧損,短線交易者也不要一根筋的想要學會趨勢交易者的大盈利。

其實,交易市場是一個很包容的市場,它允許交易者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取的成功,可以是投機的,也可以是投資的;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可以是震盪的,也可以是趨勢的。但是,這裡面需要有一個前提,方法必須是你自己學習和實踐過的、或自己悟出的。因為投資交易是一個重塑自己的過程。經歷痛苦,經歷磨難,看透表象,洞見本質,體味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點,將一切的經歷,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專屬於你的交易體系。

隨著交易時間的增長,每個交易者都會慢慢感受到,價格跳動的背後不僅僅是對手籌碼的交換,更是自己感性與理性的糾結,這種糾結更多的源於你想學習別人,卻做不到像別人一樣的執行力,你想信自己,卻又被外在的波動擾亂來心智,終究,市場一直按照它自己的節奏在波動,可是交易者總是會錯過一些本該是屬於自己的機會。

最後才會感受到,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戰勝市場,其實,交易者最應該戰勝的其實是自己。


我之前從來不主動看股市相關的新聞、評論、消息,每天看盤1-2次不超過10分鐘,每周操作1-2次,可以說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炒股方式,適合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大量時間看盤,或者不想深入學習股市技術操作的同學們參考。

很多事情在基本結構上都可以分為「取勢、明道、優術」三個層面。在炒股這件事情上,「取勢」很好理解,就是配合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股市整體走勢,以及重點行業的走勢等等做是否入市的基本判斷。「明道」我認為是在股市為什麼能賺錢、賺什麼樣的錢的基本把握。

策略層面

1. 不貪婪。制定一個合理的投資目標,而不是衝著一夜暴富去。比如我的投資目標是年化收益率20%。年化收益率20%意味著什麼?假設以50萬的本金入市,保持年化20%的收益率,20年後約翻40倍達到2000萬實現財務自由,是一個不錯的結局。更何況,中途你持續增加本金的投入,十幾年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給一個著名的對標:股神巴菲特。巴菲特從1957年到2010年的53年間,投資增長倍數達到4400倍,是一個天文數字。他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20.5%而已。這就是複利的神奇力量。我當然不是說我的水平能趕上巴菲特的一鱗半爪,只是因為我有巴菲特不具有的條件:1.中國經濟和股市都處在成長期,基本收益的預期高於美國;2.我的小資金操作不用考慮對股價本身的影響,並且可以做相對集中的投資,只要幾隻個股表現好就能出現高收益,而不需要巴菲特那樣系統性的超越大盤能力。因此我認為至少在幾年內,20%的年化收益目標實現的機會是很大的。

2. 選股的方法

選股的方法包括兩個主要步驟:押賽道而不是選手,在賽道內尋找優質低估選手。分別做詳細介紹。

押賽道而不是選手。

這是從一級市場創投的操作中借鑑來的概念,尤其以紅杉資本運作最為嫻熟。基本的邏輯是:對一個行業的判斷遠遠比對一個企業的判斷容易,在選定一個行業後,對行業內的企業做分散投資。只要行業整體上漲,個別特別優秀企業造成的回報就能彌補失敗案例的損失。回到二級市場,其實對很多行業大趨勢的判斷大家是有基本共識的,比如傳統的航空、醫療、傳媒,新興的網際網路+、新能源、一帶一路這些板塊,未來幾年肯定是看漲。

這裡有一些特例情況,那就是一些你特別熟悉的企業,尤其是你具有別人沒有的信息途徑的企業,可以考慮押選手。不過從邏輯上說,如果這些企業本身處在成長性的行業,那麼和我的方法不發生衝突;如果企業所處的行業整體正在衰落,那麼任何個別企業都無法支撐長期的增長。因此這種情況一定要特別慎重,並且考慮在短期內清倉。

在賽道內尋找優質低估選手

行業確定後,第二步就是在行業內尋找優質的同時股價被低估的企業。有一派比較簡單粗暴的方法是把資金平均分配在行業市值前十大的企業。這有一些類似道瓊斯指數投資的意味,比較簡單,並且保險,但並不是最優的選擇。通過幾個指標可以進一步篩選出低估、優質的股票,提高資金的效率。

市盈率是生命線

但斌在他的演講《A股一定會經歷一波87年的股災》中提到過一個例子很有說服力。假設現在讓你回到65年前,給你兩個投資選擇:IBM和標準石油,你買哪個股票?地球人都知道IBM這些年的爆發性成長,從一個手搖計算器的小生產廠商成長為領軍IT行業幾十年的藍色巨人。當然沒有懸念的選擇IBM。但是事實是,標準石油在這65年間的股票收益要高於IBM,因為標準石油65年前市盈率是8倍,現在還是8倍,所有增長都是真實增長。

IBM在當年市盈率和現在神創板很多企業類似,大概是60-70倍,也就是說市場預期到了它未來的成長並且已經體現在股價上。像IBM這樣成長性的公司,用了65年時間,依然沒有填平當年高市盈挖出來的坑。現在準備買神創板股票之前,問自己兩個問題:這公司的成長性趕得上IBM嗎?你等得了65年麼?我自己的經驗,市盈率超過50的公司一般都不往下看了。倒是市盈特別高的,比如300-400的值得關注一下,因為這說明公司業務還沒有穩定大家已經一致看好它。不過出於安全的考慮,等現金流穩定,市盈回落之後再買入也為時不晚。

企業資質很重要

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是怎樣?總資產、總收入、凈利潤、利潤率這些關鍵指標在行業中的排名如何?企業在業內外的聲譽如何?企業的基本情況,業務構成(多元化程度),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主營收入來源是否具有持續性等等。這一步對不熟悉的行業、不熟悉的企業特別重要。熟悉的企業當然這些信息你已經都了解了,直接在操作層面調整。

增長!增長!增長!

我們買股票就是買的未來收益,因此一定要買有增長的企業。看一看過去3-5年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情況,和行業平均水平的比較,利潤率是不是維持穩定或者有增長趨勢等等。總之,企業一定要處在上升通道中。低市盈率和增長的組合,基本上就能定位出一隻被市場低估的股票。

嗅覺,或者說商業敏感

原諒我實在無法用更加簡單的方式來表達,意思是在獲取企業相關信息的時候,多留意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典型的「不對勁」比如說企業近幾年大部分收入是政府項目拉動的,企業是自身造血能力不強靠政府補貼把帳做得很好看的,收入、盈利、利潤率坐過山車大幅波動的,有一大塊收入和利潤是看不懂或者列在「其他收入」的,還有其他一切潛在的不可靠因素。對那些不能用合理理由解釋的「不對勁」,必須抱有足夠的謹慎。

那麼問題來了,篩選要求這麼嚴格的好股票真的存在麼?事實證明是有的,甚至可能還不少。至少有兩個原因保障這些股票的存在:1.市場的自然波動。很多優質的公司當前估值很高,不妨先關注起來。一段時間之後,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股價下挫或者利潤增加,市盈率降低到可接受的範圍;2.這是一種非主流的選股方式。這樣選出來的股票對很多技術流的股民來說,並不是好股票,他們不會去哄搶這些低估股,而更容易去追已經好幾個漲停的神話股。

分散投資。老生常談,應該大家都了解,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blabla。另一個角度是,多分散才算是足夠分散呢?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包含上百個股票,那還不如去買股指基金,完全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以我自己的經驗,5-6個行業,每個行業1-2隻股票,就差不多到達我照看精力的極限了。更分散的投資未必見得更安全,同時分散了某個領域爆髮帶來的效果。


最後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一些操作心得:

1.股票炒的就是前景、就是預期、就是想像力!逢低買入好股票,長線投資才是王道!真正的好股票絕不愁沒人炒作。不要炒無概念無前景的債券型股票。

2.要永遠牢記:不要做還不錯的選擇,只做最優化的時機!不是最優化的時機不下單。千萬不可有貪便宜心理,不可有替代心理!

3.選股就看標的公司的領頭人,實際控制人的性格、眼光、風格、抱負對上市公司的運行和發展影響太大了。實控人最需要能力和野心的兼而具備,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長兩者兼強,那就是個好公司。

4.永遠保持極其警惕的心,要有非常嚴格守紀的資金管理和止損原則。另外,千萬不要迷信主力莊家,特別是大盤不好或大漲過後更不能信,因為他們如果每次都正確英明,複利開方財產早就會富可敵國了!但現實中一個都沒有。目前股市中的個人大鱷基本上是通過理性炒股而非坐莊成為大鱷的。

5.當天漲停板家數和跌停板家數的多少可以作為判斷大盤強弱的佐證。前日收盤一字漲停板沒有被打開的家數多少也是判斷當天股市強弱的很好佐證。雙方關係呈正相關。

6.目前的交易規則非常適合新股的籌碼收集和操縱炒作。因為2014年兩市交易所又將單人單帳戶持倉上限占流通股的千分之一改為不超百分之一。

7.妖勢波動的錢(妖股)絕大多數人一定是賺不到的,因為莊家極其熟諳投資大眾的心理活動,都是反著做的,我們要只賺合乎邏輯走勢的錢。

8.中小型機會等大盤迴調,大型機會等大盤大幅暴跌。現在A股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全國性市場,平時撿漏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在大盤迴落、人氣低迷的時候才有可能拿到相對便宜的籌碼,特別是新股和重組股復牌。

9.很多股票上竄下跳,彈性十足,大眾注意力就會高,粉絲就會多,這些股中的很多主力莊家都喜歡和大盤走勢反著做,長此以往,除特大漲特大跌的大盤的日子其基本可以不理會大盤,反著人性做T+0的差價,籌碼基本不變多,不變少,每天可以搞到不少錢。

10.只要瘋子型和傻子型的資金市場占比達到一定的百分比,市場不亂漲都不可能,現在每周的兩融餘額和融資資金的交易占比百分率是證監會都十分重視和作為政策制定參考的依據。

11.股市和樓市一樣,表現都分化了。京滬深房價繼續高歌大漲,四五線城市卻哀鴻遍野。股市目前也是一樣,優質股表現亮眼,並且將繼續表現亮眼,因為優質好股這個資源是稀缺的!而所處夕陽行業的公司如果沒有大的徹底重組轉型,再大的上漲行情,它們的漲幅都可能是低微的。大型夕陽行業公司更甚。所以精選個股非常重要。

12.炒股者必須有思想!重邏輯!盤感對大多數人都是雙刃劍,錯的時候肯定是超過半數的,加上執行力的問題,完全按照盤感去做,多數人的結果都是失敗。只有按照因果邏輯關係去買賣,犯錯才會少,最終結果才可能圓滿。

13.在投機活動中,保守是褒義詞!而不是中性詞或者貶義詞!保守並不是去買保守的品種,而是讓自己的手法穩健、不要冒進,盡力把自己打造成保守型的投機者,至少對大多數人來講都是這樣!

14.股市投機和期貨投機一樣,都是給了操作者太多的自由,長線短線、倉位率、開倉的品種選擇、板塊選擇、平倉時間選擇、平倉百分比選擇、加減倉策略,大多數人都用不好這樣寬泛的自由!短線操作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要成功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歷練。

15.保持簡單的生活方式,節儉的生活習慣,讓利潤能轉化本金、並且儘量讓本金不要減少下去這點極其重要!如果奢侈生活,盈利很可能轉換成生活費用,無法積累。複利需要的是本金不變的基礎。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3j9m0BMH2_cNUgC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