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生活還是要做大爺大媽生意了」。
在福州,永輝生活悄悄開出聚焦強化民生生鮮品類的生鮮菜市店。面積在100-200平米之間,永輝雲創方面人士在回復《商業觀察家》時稱,永輝生活相關的「菜市」店調整,未來會在上海、福州市場推展。
《商業觀察家》注意到,永輝生活福州菜市新店不僅是在店招上附上了「生鮮菜市」的直觀定位,從店內商品和布局看,大幅增加了民生類生鮮商品和糧油米麵、乾貨、肉禽蛋等家庭「一日三餐」食材。
商品結構與店型陳列上,也都在強化社區場景,以及永輝的生鮮能力。
比如,增加大量散賣蔬菜、豬肉現切等業務,顯然就是要做大生鮮銷售額,強化社區場景。
整體來看,永輝生活生鮮菜市店與永輝Mini店似乎會有些趨同。但具體展開,可能還是會有些差異。《商業觀察家》認為,永輝生活菜市未來可能會更偏重社區場景內的生鮮便利店形態,店型面積可能不會太大,比永輝Mini要小,從永輝生活菜市首店情況看,其面積比永輝Mini小一倍左右。經營商品品項數也相對更少。
但調整後的永輝生活菜市店與錢大媽等相比,則似乎有了更多「重合」與「壓迫」。
從永輝生活菜市店的展現形態看,其在生鮮品項的豐富度等層面是超越錢大媽等既有生鮮便利店的。
一些市場人士則認為:「做生鮮菜市店,意味著永輝生活還是要做大媽生意了,之前想做年輕人模式,壓力比較大,客群規模也可能有限。因此,永輝生活菜市若能快速調整到位,有助於擴大用戶群,並減少門店虧損。」
永輝雲創方面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永輝生活生鮮菜市店的開業,不是說永輝生活未來(全部都)要開菜市,而是永輝生活開在社區周邊的社區店店型未來將更聚焦強化生鮮品類。
永輝生活業態有社區店、商圈CBD店等不同形態。據悉,永輝生活目前超460家門店中,絕大部分為貼近社區的店鋪。而永輝生活CBD店則仍走定位做一二線城市年輕白領、上班族、單身人士生活解決方案的形態。
此次,福州永輝生活門店率先做調整的背後,或許也是永輝雲創模式整體調整的開始。
接近永輝雲創相關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永輝雲創接下來將通過「城市合伙人」的模式,分區域開店。比如,與福州永輝生活門店調整相關的是,在管理模式上,永輝雲創上月6日新註冊成立了一家合夥公司——福建恩輝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恩輝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永輝雲創是控股大股東,持股40%,陳建華認繳持股26.5%,張天雲認繳持股20%,黃見興認繳持股4%,蔡林峰認繳持股3%,鄭文勝認繳持股2.5%,李紅俊和范立譚各持股2%。
目前,張豪擔任福建恩輝科技的董事長。永輝生活福州區區總陳建華任董事兼總經理。黃見興任董事,張仙鳳任監事。
永輝雲創此前一直在推行「合伙人」模式,但未從上市公司永輝超市剝離前,永輝超市和永輝雲創的「合伙人」模式都是要在除去上市公司運營成本後有利潤才能有分成。但誼品生鮮能全國快速拓店,驅動力就是沿用永輝超市創業早期實行的合伙人模式,即合伙人投錢開店,門店盈利即可以拿來分成,不用去平攤公司總部成本。
因此,門店盈利,就能立即分紅的「所見即所得」,很能激發合伙人的創業幹勁。這種「野路子」很適合「野蠻生長」,合規成本也不高。但在上市公司層面則很難操作。
其實,在過去,永輝生活的一些區域店打不過誼品生鮮等。「吃虧」主要也吃在這點上。
現在,永輝雲創從上市公司——永輝超市剝離,使得永輝雲創能落實「合伙人模式」去激發團隊。進而釋放經營主動性和靈活性。
一方面,背靠永輝超市過往經驗基礎的集團軍背景,再賦予個體經營靈活性和獨立性,會更接地氣。進而有可能會展現永輝過往的「便宜」優勢。
另一方面,「大永輝」的社區小業態「格局」可能就變成了:永輝Mini是「正規軍」,永輝生活成為了「野戰軍」。
從目前福建恩輝科技的主要高管人員構成來看,陳建華、黃見興等人均出自永輝生活福州區的高管。
據永輝雲創方面人士稱,永輝生活目前在福州有五六十家門店,多以社區店店型為主。福州區永輝生活已實現單城市盈利。
看上去,永輝雲創拉開了永輝生活的快速調整,福州永輝生活則是調整邁出的第一步。
文來源:商業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