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讀者問我,我在某個地區的房子不知道要不要賣了,還是說繼續持有?持有的話又擔心房子目前已在高點,未來幾年沒漲的話怎麼辦?尤其是現在樓市行情特別冷清。如果賣了又擔心還有一輪大漲的機會。尤其是這兩天降準的消息來了。所以,目前到底是要持有好呢,還是賣掉好呢?根據這兩個問題,我們來做下簡單的分析,看下樓市未來幾年還有沒有上漲的空間。
未來幾年,「房價」向上還是「向下」?
一、房地產對於國民經濟的定位。
對於定位的話,國家今年已經有過明確的表示。近日,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表明:負向效應超過正向效應的臨界房價收入比為9左右。2018年中國房價收入比為9.3,已經超過了臨界點,對經濟凈貢獻出現了由正轉負的拐點。意味著,房價持續上漲的局面對於國家的經濟起到了負面影響。因此,房地產的定位將有所改變。
二、居民槓桿率過高,房價收入比不匹配。
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居民槓桿率為51.5%,每年還在持續上漲。開始接近已開發國家,美國為79%、日本為58%的水平。要知道,槓桿率如果超過80%的話,很容易發生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房價收入比為8。一般而言,在已開發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的話,就可以視為泡沫區了。打個比方,目前一個打工家庭要在深圳買一套房,需要34.2年,在北京需要25.4年,廈門22.5年。因此,在居民槓桿率過高和房價收入比不匹配的情況下,國家一定會想辦法控制住,出台一系列政策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以免發生經濟危機。
圖片來源:國民經略
三、房價過快上漲,會擠壓實體經濟的發展。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房地產確實是拉動經濟最快的方法。但在經濟整體進入瓶頸期後,房價依舊過快上漲的話,就會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並且擠占消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房價上漲必然帶動租金上漲,租金一上漲的話,有多少中小型企業做的下去。而且老百姓為了購買一套房子,動用「6個錢包」,背負30年房貸,意味著接下來的生活水平一定會有所下降。
通過總結以上三個因素,我認為房價將會回歸理性,上漲的空間不大,甚至部分城市出現房價下跌。
對此,華夏經濟學家賈康在最近大會上表示:當下城鎮化已經走到一定階段了,當城鎮化超過70%後,房價一定是往下坡路走。通過他的話再結合當下的樓市,我覺得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城鎮化已經完成60%,接近於已開發國家,預計還有10年左右的時間就能走完,人口紅利將會減少。其次,住房供應平衡將被打破。以目前我國的房屋庫存,其實已經可以滿足一個家庭一間,只不過都在投資客手中。若空置稅真的來臨,手頭持有多套房產的人,將會拋出,那麼麼市場上將會供過於求。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房價快速上漲的時代已經過去,指望暴賺一筆就走的心態不可取。所以,手頭上若有多套房產的人,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建議及早賣掉,再拖拉下去的話,將會有價無市。
手頭只有1-2套且是在一二線城市的話,可以持有。從上文可知,房價在政府的調控下,會抑制上漲,但不會大跌。加上人口不斷往大城市去,這類城市的房子,具有保值功能,可以持有。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