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場直播,我發現了周杰倫的藝術好品味

2020-08-06     一夜美學

原標題:通過一場直播,我發現了周杰倫的藝術好品味

越來越多的明星都在直播,但最近周杰倫的直播還是讓人有些感慨,過去腦海中的回憶和現在交織到一起,青春閃回,時空交錯。這場直播開播 10 分鐘,觀看人數就突破了 4260 萬,在周董精彩的魔術表演之外,我們也對他身後不斷搶鏡的色彩斑斕的畫作產生了好奇。

01

周杰倫的「背後」是誰?

7 月 26 日,在台北的白石畫廊(whitestone-gallery),周杰倫進行了直播,當時畫廊里正展出的是 美國塗鴉藝術家 Todd James 的首個台灣個展。

這場展覽名為《Dreamer Believer》(夢想家·信徒),展出了 Todd James 的 26 幅作品,其中有 19 幅是因疫情隔離在家而最新創作的。

Todd James

也許 Todd James 的名字聽起來不太耳熟,出生於 1969 年的他其實是美國 80-90 年代街頭塗鴉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十幾歲的時候,他就以 REAS 的身份在紐約塗鴉界盡情展現,影響著那一代年輕人,驅動了當時的地下文化(Underground Culture)。

2000 年,Todd James 與巴里·麥吉(Barry McGee)、史蒂芬·鮑爾斯(Stephen Powers)合作舉辦展覽《街頭市集》(Street Market),他們用一條布滿塗鴉的紐約小巷進入了 2001 年威尼斯雙年展的美國館,巡迴到東京的帕爾科博物館(Parco Museum),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Todd James 的風格十分明顯,他的畫作線條多變,形狀隨意,色彩極其豐富,這三個特點加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顯得激烈又柔和,比起大部分的街頭塗鴉作品少了很多粗糙感。

在 Todd James 的作品裡,坦克、一個赤裸的女性形象、擬人化的戰鬥機是貫穿整個作品的主題,在觀者看來,這些意象具有著街頭塗鴉藝術家一貫愛呈現的政治色彩。

但 Todd James 本人其實並沒有過多的批判,他認為自己只是從時事、新聞中獲取信息,用自己的創作風格呈現,至於畫面究竟表達了什麼,是觀眾自己的事。他「不認為世事有確切的單一觀點,因為事物都沒有唯一的答案。」

這一次展覽的作品展現了不少私密空間,受困於室內的 Todd James 描繪了房間中的夢幻,不免讓人聯想到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作品。

02

周杰倫收藏的明星藝術家們

選擇在美術館裡直播,對於周杰倫的粉絲來說也不是太意外的事情,畢竟在他的 ins 中,除了家人、朋友,就是各種逛展、拍畫廊、與藝術家互動的分享。周杰倫熱愛藝術,尤其是當代藝術,對於藝術的欣賞品味也值得一提。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他還收藏過哪些藝術家的作品。

‍‍

Jean-Michel Basquiat

周杰倫家懸掛的 Jean-Michel Basquiat 的作品

這幅富有想像力的塗鴉作品來自一位被稱為「天才少年」的藝術家之手, Jean-Michel Basquiat(讓·米切爾·巴斯奎特)在他短暫的一生里留下了太多明星作品,美國的明星夫妻 Beyonce 和 Jay-Z、Swizz Beatz 和 Alicia Keys 都是巴斯奎特的「粉絲」。

1960 年巴斯奎特出生在布魯克林的一個中產家庭,從小就會說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被鼓勵接觸藝術的他 6 歲就註冊成為了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會員,8 歲便能閱讀《Gray 的解剖學》這種初級醫學著作。

天才通常是瘋狂的,巴斯奎特從 14 歲時開始離家出走,吸食迷幻藥,和兩個朋友 Al Diaz、Shannon Dawson 一起以 SAMO 自稱,在街頭、地鐵里「胡作非為」,從這裡開始塗鴉藝術的起點。

1979 年,SAMO 時代宣告結束,巴斯奎特被畫廊發現,在 80 年代逐漸走紅,他和當時的女友一起去義大利、美國辦展,當時也不過二十出頭。 1981 年的藝術論壇上他被譽為「天才兒童」(The Radiant Child),25 歲就成為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上最年輕的藝術家。

讓巴斯奎特更備受矚目的是他和安迪·沃霍爾之間亦師亦友、如父如子的親密關係,他們花大量的時間在一起繪畫、工作、參加活動,巴斯奎特甚至說服了安迪·沃霍爾重新拿起畫筆手繪。他們太過親密無間,外界也對兩人的關係多了很多曖昧的猜測。

加上成名後帶來的工作壓力,巴斯奎特開始瘋狂吸食毒品。人生脆弱之時,他的「救命稻草」安迪·沃霍爾又因心律失常離世,1988 年,巴斯奎特這位年僅 27 歲的天才藝術家因藥物過量猝死,追隨他的摯友而去。

巴斯奎特的名字雖不如安迪·沃霍爾之類的耳熟,但他標誌性的皇冠你很難不眼熟。這些皇冠沒有戴給皇室成員,而給了擁有突出成就而被忽視的黑人男運動員、音樂家和作家。

他的藝術家朋友 Francesco Clemente 說: 「巴斯奎特的皇冠上有三座山峰:詩人、音樂家和偉大的拳擊冠軍。」如果巴斯奎特能活到今年,或許也會是藝術界聲援反種族歧視運動的主導力量。

‍‍

Gerhard Richter

周杰倫與母親在 Gerhard Richter 作品前的合影

Gerhard Richter(格哈德·里希特)是說起德國當代藝術繞不開的一個名字,他也是最貴的在世藝術家之一。穿著簡約的格哈德·里希特更像是嚴謹的學者或醫生,只有看到他絢爛的抽象作品後,你才能意識到他內心的熱烈。

1932 年格哈德·里希特出生於德國,從德勒斯登藝術學院畢業後,他投入了火熱、激進的藝術浪潮中,後來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深造,並作為教授工作至退休。

31 歲的時候,格哈德·里希特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畫展。在 60 年代的創作中,他的作品最突出性的特徵是照相性的灰色及主題的不清晰性,他曾在採訪中解釋:「我也不是說,我想模仿一張照片,而是我想製造一張照片。我對照片就是一張曝光紙的那種看法不予理睬,這就是以其他方式製造照片,而不是製造像照片的繪畫。」

到了 70 年代,他又推翻了自己對灰色的喜愛,他認為自己的畫在當時越來越無個性,除了單灰色或顏色排列外,什麼都看不出來。「在畫了這麼多灰色後,我堅決做出拯救性的決策: 活下去,畫多色的畫,複雜而媚俗的畫。

後來他將大自然作為取色的畫板,開始創作異彩紛呈的抽象畫作,1972 年他帶著 48 幅根據名人照片而創作的系列肖像作品代表德國參加了第 36 屆威尼斯雙年展,一舉成名。

90 年代起,格哈德·里希特就擁有了百萬身價,此後的高拍賣價層出不窮。但他從來都沒有被讚賞、價值、獎項收買,哪怕成為了頂尖的大師,格哈德·里希特仍然是對自己的藝術保持懷疑態度的人。

‍‍

Philip Guston

作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Philip Guston(菲利普 · 加斯頓)以卡通畫作聞名,他也是抽象表現主義最知名的推動者之一。

他和另一大師傑克遜·波洛克都曾師從弗雷德里克·約翰·德·聖·馮·施萬科夫斯基,但是因為抗議學校在體育和藝術中更重視前者,又雙雙被開除,他基本上算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

1968 年以前,菲利普·加斯頓的風格都還是抽象的,這在當時是主流。直到 1970 年他以一組極其具象的作品展現了自己獨有的個性,因此震驚了藝術界。

菲利普·加斯頓從壁畫和早期具象作品中發現了不同的敘述方式,他從探索普通物品開始,創作出自己的詞彙。他畫作里的形象是完全卡通的,但絲毫不能治癒人心,這些戴著兜帽的人物怪異而荒謬,作為觀者,你還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躁鬱情緒。

這些具象作品首次展出時,曾遭到主流藝術界的拒絕,直到他 1980 年去世,都處在被誤解中,但年輕藝術家卻看到了作品裡的光芒,這讓他們興奮。

具象一定比抽象更來源於生活,也許當時的主流們選擇了蒙蔽雙眼,年輕人卻更能感受到世界的直接衝擊。菲利普 · 加斯頓說:「我認為一個畫家有兩個選擇:畫這個世界或者畫自己。而我覺得最好的作品,莫過於他畫自己的那些,我的意思是他親自畫自己的那些——在他所在的環境中,以及他身處的全部情境之下。」

‍‍

Georg Baselitz

Georg Baselitz(喬治·巴塞利茲)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藝術家之一,他最為出名的是他的顛倒手法,他會把自己創作的風景、動物以及人物肖像上下顛倒,強調畫作的個性。

在顛倒手法的作用下,巴塞利茲的作品變得抽象起來,配合強烈的色彩和粗獷的筆觸,他的作品獨特性更加明顯,巴塞利茲說:「我想繪畫對象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選擇沒有意義的東西……繪畫客體不表達任何東西,繪畫不是達到一個目的的手段,相反,繪畫是自發的。」

70 年代末期,巴塞利茲開始創作木雕作品,他的雕塑是並不精緻的,它們用斧頭或鋸子完成,巴塞利茲拒絕去打磨木雕,使其看起來十分粗糙。

90 年代後,這位隨心所欲的藝術家開始「回到過去」,重畫自己早期的作品,過去那些「張牙舞爪」的畫作在經過重新審視後有了更多思考,光線的加入使畫作明朗又深邃。

‍‍

Dana Schutz

Dana Schutz( 達納·舒茨)1976 年出生於美國,2002 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美術碩士學位後,她迅速成為紐約最受讚譽的年輕藝術家之一,次年就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和布拉格雙年展。

她的作品色調艷麗,充滿了臆想,仿佛在描繪一些世界末日的圖景。人物是支離破碎的,傳遞著詭異的氣息,如同一場噩夢的主角。

達納·舒茨的作品常被人評價為搖搖欲墜在「傳統與創新」的邊緣,她對當下所見的世界作出回應,從她看到的人和事,一個短語,或者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之間的關係中獲得信息,她解構又重塑,創作的內容連接有形與無形,又反覆抽離。

周杰倫在井田幸昌工作室里

周杰倫參觀 Eddie Martinez 的工作室

除了以上這些藝術家, KAWS 等炙手可熱的藝術明星也是周杰倫收藏夾里的一員,此外他還經常為Eddie Martinez(艾迪·馬丁內斯)、 Yukimasa Ida(井田幸昌)等年輕的藝術家站台。從這些藝術家的分量,也能看出周杰倫藝術審美的高度,應該是值得國內絕大部分明星看齊的。

你還知道哪些明星是藝術收藏家嗎?

來評論區安利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edHynMBd8y1i3sJen_9.html